新經濟觀察 | ESG成發展“必選項”,企業如何算好綠色減碳“經濟賬”

封面新聞記者 雷強

近年來,資源回收再利用成為了科技製造企業ESG戰略的重要落點。在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背景下,勇於承擔責任、敢於創新創變的科技製造業,積極擁抱ESG理念,付諸實際行動,並在ESG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為保護生態環境、履行社會責任、提高治理水平的踐行者。

回顧2023年,國內外ESG信披相關的政策文件陸續出台,尤其是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發佈的首批可持續披露準則格外受到業界關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企業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中,ESG整合、影響力投資等策略也成為了各大頭部企業探索的重點。

4月29日,TCL科技公佈了2023年ESG報告,首次披露ESG治理架構。根據報告,TCL科技旗下19家公司通過ISO14001體系認證,6家獲得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5家獲得省級綠色工廠認證。

在踐行ESG探索中,企業如何平衡企業社會效益和自身利益?目前,各大頭部企業正積極推進碳排放數字化的落地,未來碳排放數字化會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帶著系列問題,封面新聞走訪了TCL華星武漢製造基地,尋找企業ESG探索取得實效的案例。

如何實現全鏈條綠色減碳?

設計、製造、報廢同向發力

走進TCL華星武漢製造基地,這裏分佈著TCL華星的t3、t5和t4工廠。其中,t4 是OLED柔性產線,規劃做到4.5萬片/月,主要聚焦高端、柔性、摺疊的手機屏。

據介紹,前不久,小米SU7車載的16.1吋中控生態屏就由TCL華星獨供。去年,該基地的t4產線剛獲批了國家級綠色工廠。

“現在三個廠區,設計年光伏發電量大概是3300萬度電。此外,通過能源管理系統對能源進行精細化管控。目前,整個基地年化節約用電量4800萬度,經濟效益接近3000萬。”據TCL華星武漢製造基地副總經理陳暉介紹,在碳管理方面,武漢TCL華星基地積極推動清潔能源使用,尤其是在供電光伏方面,累計也投了1.3億元左右,整個武漢基地所有廠區的廠房做了全面光伏的鋪設。

顯示屏幕製造,又是如何與減碳聯繫在一起的?

據TCL華星副總裁竇燕介紹,在產品設計上,通過模組減重、IC減量,以及提高可再生材料比重等多種手段,實現設計減碳。在生產製造上,利用數智化技術,縮短工藝流程,改良生產設備,擴大光伏發電規模等實現生產減碳。在產品報廢上,參與回收拆解,實現資源再利用。從產品設計到生產,到最後的回收,實現全鏈條的減碳。

陳暉告訴記者,除了在生產環節去降低能耗以外,在基地內,還有很多廠內的自循環,包括水和液體。去年,通過自循環系統,基地固廢回收率達到了92%,基本實現了無廢工廠目標。

以水循環為例,陳暉說:“整個生產用水量巨大,主要是基板在清潔過程中用水非常多。我們整個武漢製造基地光水處理方面投了10億元左右,設計年回收量達到3800萬立方米,據換算,三年即可回收一個東湖,每年大概是1億元的經濟效益。”

如何讓ESG成為核心競爭力?

讓外溢化成本調整為企業內化

一家以實體制造為主的企業,為何不惜砸下重金,要在綠色、資源循環上下大力氣?在社會效益和企業利益兩端,如何做到平衡?

“ESG是商業文明進化到現在必須考量的一個問題。”在竇燕看來,過去發展產生的成本,有一些是通過外溢化的方式,讓環境吸收承擔了。今天要把外溢化的成本調整為讓企業內化,要更多考量環境、政府、消費者的訴求。

“目前看ESG確實給企業帶來了一些成本,但是作為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產業,特別是在氣候如此大變化的情況下,要有更高、更遠的考量,這是大企業或者鏈主企業的責任,持續牽引產業轉型升級。”竇燕說。

2024年,距離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提出ESG已經20年了,在推廣ESG理念及原則的20年里,關於ESG的聲音中從來都不缺少爭議,然而隨著ESG概念的普及和落地,不難發現,近年來ESG在爭議中越來越火熱,越來越成為企業的“必選項”。

竇燕表示,ESG不應是企業的負擔,而要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來體現。推行ESG對企業本身是有好處的。能源消耗是一項重要成本,通過節能減排,每年至少實現3%~4%的能源成本降低。而且設計低功耗的環保產品,消費者也願意買單。“從市場準入看,無論在歐洲還是美國,顯示產業必須接受全球化的標準,中國證監會已經把ESG作為上市企業未來的強製性披露要求。”

竇燕坦言,要把ESG看作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工具,也是差異化競爭力的來源。在當下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為綠色產品付費。因此,這不是企業負擔,而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的話來說,綠色發展在今天已經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談及碳排放數字化未來發展方向,竇燕表示,從過去的經驗看,數智化對於製造業減碳是有標誌性的作用。很多東西只有量測了,分析它的異常,才能針對性做減碳。“碳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透明,我們希望推動碳資產的市場交易定價,從機制上激勵這方面創新的企業,使他們能從市場上得到交易變現的機會。很多企業已經在內部做碳交易定價,未來希望在外部也可以進行碳交易定價。隨著中國雙碳工作的深入推進,相信這裏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商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