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佈“人工智能+高等教育”首批典型案例 涉及英語、物理、編程等學科教育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近日,教育部發佈通知,公佈首批18個“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典型應用場景案例,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18所高校的人工智能實踐案例入選。根據名單,這些案例既有英語、物理、編程等學科教育,也有傳統文化、智慧實驗室等素質教育內容,還涉及了智慧教學系統、學業預警等智慧教育實踐。

據測算,在AI迎來技術突破和快速發展的時代趨勢下,國內“AI+教育”市場空間超6000億元。其中,預計由AI技術引導的新一輪數字教育改革將帶動每年4800億G端投資。在通用人工智能背景下,“大模型+教育”除了影響學校教育之外,也正在讓“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教育願景成為現實。

在國內,“大模型+教育”正在改變學習形態。以北京郵電大學的入圍案例“‘碼上’大模型賦能的智能教學應用平台”為例,該平台將訊飛星火大模型為基礎賦能編程教育,旨在解決編程教育中,師資不足、教師能力良莠不齊的痛點。

該項目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今年4月,學校已基於該平台開設了107門課程,建班118個,能為學生提出的80%以上等初級編程問題提供更高質量和準確率的輔導,顯著減輕教師的輔導工作壓力。

如今,隨著“大模型+教育”新風口打開,迎來BAT、科大訊飛、聯想等科技各家廠商的重點關注。“教育是一個AI能夠為之帶來巨大變革的行業,個性化和智能交互是這場變革的兩個主要驅動力。”業內人士表示,通過AI技術,大規模因材施教成為可能,智能交互則拓展了每個人能夠獲得更高效的練習的機會。同時,AI在推動其他行業變革的過程中,也將給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個角色帶來更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