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高研院 | 流量紅利見頂 你要靠《人心紅利》| 封面天天見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傳承40餘年的國產老品牌,如何突破消費者心中的“還行”印象,強勢歸來。只在小資人群中流行的新興品牌,如何破界獲客。業界排名靠後的品牌,如何逆轉市場“老大”的優勢……從2019年開始,人口紅利逐漸結束,流量成本持續上升,“天花板效應”凸顯。產能過剩、存量博弈,在消費者主權時代,可以預見,一場品牌大決戰即將開始。而其種種問題背後,更多的是品牌問題、人心問題。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這也正是江南春寫就本書的原因所在。

在江南春看來,從2019年開始,中國兩個紅利結束了:人口紅利結束了,很多行業進入存量博弈;流量紅利結束了,流量成本持續上升,流量天花板來時出現。由此可見,一個品牌回歸的大時代正在開啟,紅利見頂,品牌決戰。

新的品牌決戰時代,流量不靠譜,人心更靠譜,流量是品牌贏得人心的結果,所有有流量的平台,都是品牌贏得了消費者的人心。人口紅利已經結束,人心紅利正在打開;流量紅利已經結束,IP個人品牌紅利正在打開。如果想要贏得流量,IP才是持續免費的流量。

GMV = 流量 X轉化率 X客單價 X複購率,這是基本公式,但在電商領域,流量運營(精準分發、流量窪地,私域裂變)很重要,企業能否真正賺錢取決於品牌自帶流量的比例,品牌才是持續免費的流量。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做的是建立信任!第二是創造交易溢價。如果拚流量,到最後流量一定會越來越貴,貴到基本賺不到錢為止。那麼要怎麼做才能突圍,江南春給出了三點:1. 與別的相比,優勢點2. 與別的相比,差異點3. 與別的相比,解決了用戶什麼痛點找同行的弱點,強化自己的強點。同時,老大:打防禦戰老二:打進攻戰老三:打遊擊戰,守住自己,守得住小山頭。老四:打側翼戰。

在書中,江南春告訴我們,第一個打入消費者心智中的叫作:第一;如果你的同行,很佛系,你就有贏的機會。第一:你是誰?有何差異?何以見得?它要解決這個認知問題。第二:社交種草;第三:流量收割。而打了廣告不起作用的原因主要有:1. 品牌定位不對,需要說出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理由2. 量不夠,沒有打透。打不透就進入不了消費者的心智3. 社交種草不利。人家看了很好,去網上搜索,惡評如潮。4. 流量收割點太小,就是打了之後,接不住。要靠複購,靠產品的品質,形成口碑。

在江南春眼裡,好廣告的標準應該是:產品優勢點競爭對手的差異點消費者痛點三點合一;檢驗是否是好廣告的方法則是:顧客認,銷售用,對手恨。普世價值。找不到廣告語有三個方法:逼死老闆、尋找銷冠、訪談忠實顧客、訪談銷冠。

“每個階段都有人抓住不同的紅利,紅利要不要抓?有紅利一定要抓,而且看到紅利要往「死」里打。因為紅利週期是非常短的,你要一猛子紮下去之後把紅利吃透。這是對的,因為你會迎來超長的增長。但是在紅利超長增長的時候,不要忘記要固化消費者認知。最怕你在紅利當中很陶醉,忘記了紅利一定會過去。”在書中,江南春這樣寫到:“有些人說,紅利過去了,我可以找下一波紅利。其實你可以發覺,人生不是說每一次紅利你都能賭對的,你總有一浪沒跟上。最重要的是,在紅利當中保持清醒。一邊把紅利搶透,另外一邊又知道,我在流量紅利之中,我怎麼把品牌建設起來,固化起來。”

在“紅利見頂、品牌決戰”的消費者主權時代,以及後疫情時代品牌博弈的大背景下,江南春將其17載總結出的品牌引爆之法傾囊相授,在書中你可以學到一個國產老品牌在存量市場中“搏殺”勝出的方法、一個原本不可能全國大賣的產品超越國際巨頭的秘訣、一個後來者趕超行業開創者的撒手鐧……書中更包含營銷突圍底層邏輯。相信本書會給你帶來啟發,在充滿機遇的中國市場找到行業破局之路,製勝下一個十年。

作者簡介:江南春,是分眾傳媒創始人兼董事長。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於1992年加入廣告業,後在2003年創建了分眾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