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VivaTech看榮耀AI四層戰略:端側AI讓每個人都能用好AI

2024年被業界廣泛視為AI手機的“元年”,大量AI手機新品如雨後春筍般湧現。IDC分析師也預測,四年內,中國新一代AI手機將佔據半壁江山。

然而,儘管業內對AI手機市場前景抱有樂觀期待,但用戶卻對AI手機的功能體驗、安全性存在諸多疑問——當前手機接入雲側AI大模型並未帶來跨越式的體驗變革,反而加重了手機功耗,提高了對手機硬件配置的要求,而且雲側AI大模型在無形中收集和分析個人數據,使人們擔心AI技術的廣泛應用會導致個人隱私泄露。

5月22日,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趙明受邀出席第八屆“歐洲科技創新展覽會”(Viva Technology,以下簡稱VivaTech),首次面向海外市場發佈榮耀四層AI戰略架構,並與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Justin·卡塞爾(Justine Cassell)及CCS Insight首席分析師本·伍德(Ben Wood)就端雲協同、AI時代下的隱私保護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全面展現了AI手機的發展方向,以及帶來了關於未來AI手機的無限想像。

在主題演講環節,趙明詳細介紹了榮耀四層AI戰略架構,即第一層用AI使能跨系統、跨設備的融合;第二層用AI來重構單終端的操作系統,用AI強化對用戶意圖的識別和對資源的智能分配與調度;第三層為AI在端側的應用,如摳圖、拍照渲染、總結文檔等應用級AI;第四層為AI的端雲協同。據瞭解,榮耀在四層AI都有佈局和投入,但重點是在一二層。

事實上,一二層正是確保用戶隱私安全,提供個性化體驗的根基。據趙明透露,榮耀端側大模型的初始訓練,是在雲側運用通用數據完成。而在模型確定並置入手機後,關於用戶個人數據的學習都將會在端側,不會上傳到雲端。這就意味著,通過AI四層架構的跨OS層,榮耀AI設備不僅可以對不同設備的數據進行統一學習和訓練,獲得對用戶更完整的理解,還能保證數據不出端,讓個人數據庫真正屬於用戶。

在單機層,榮耀在操作系統中加入了平台級AI作為新內核,其可依據個人數據庫、位置與狀態等幫助OS精準識別用戶意圖,高效的分配和調度設備的資源,不僅包括性能資源的分配、功耗的個性化管理,還能提前預判用戶需求,主動調用應用服務,比如榮耀基於意圖識別的任意門功能,以及基於地理圍欄的YOYO智慧卡片功能。

此外,榮耀在一二層構建的核心能力,還將幫助用戶更好的用好雲側和垂直領域大模型。在趙明看來,用戶在與雲側大模型交互時,“會提問題”成為了一個核心技能,就像醫生在診斷患者的健康狀況時,會涉及很多專業術語,大眾難以精準描述,但未來基於一二層對用戶的學習,端側AI可以將用戶需求準確清晰的傳達給雲側大模型和垂域大模型,進而滿足用戶需求。“端側和雲側不是對立的,未來AI在端側和雲側應該是協同的。榮耀一直在思考如何通過端側和雲側AI的配合,更好地賦能人們的生活”,趙明表示。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VivaTech上,榮耀還宣佈未來海外旗艦機將搭載Google雲相關服務,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端雲協同體驗。

不難看出,榮耀的AI戰略始終以人為中心,出發點是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落腳點亦是面向用戶的AI普惠。在 AI 大模型能力持續提升,端側算力和優化推動技術不斷落地的今天,更為貼合用戶使用需求的架構,不僅能讓手機獲得差異化競爭優勢,而且還會逐漸形成新的生態鏈,引領生成式 AI 顛覆性創新,這或許才是 AI 手機不斷髮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