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解題專場開講 張朝陽解山東、湖南卷壓軸大題

封面新聞記者 吳雨佳

6月21日,《張朝陽的物理課》舉辦高考物理解題專場,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現場解析2024年高考物理壓軸題,直言這兩道“難上熱搜”的大題難度達到物理競賽水平。

他強調物理是大學基礎教育,學好物理可以算所有東西,在就業方面也可以轉編程、化學、工程、材料等方向,還能在互聯網做“科普播主”。他還建議報高考誌願時不用顧慮城市,要優先選擇好學校,對未來擇業有幫助。

今年多地高考物理題因難度係數太大沖上熱搜。此次物理課,張朝陽挑選了網傳兩道最難的高考物理壓軸題,分別出自山東卷和湖南卷。直播中,他沒有一上來就推導計算,而是對題目進行抽絲剝繭,解析題目考察的物理原理和概念,引導聽眾運用合理想像掌握解題思路。

其中,山東卷物理大題考察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規律,張朝陽先是將題目轉化為幾何問題,然後從牛頓定律的微分形式求解電荷的軌跡方程;湖南卷則通過兩個金屬球的多次碰撞考察動量守恒定律,他用“軟綿綿”來形容金屬球的非彈性碰撞,巧妙歸納碰撞規律,最後順利解出正確答案。

張朝陽坦言這兩道大題第三問的難度已經達到物理競賽水平,確實比較燒腦,考生們在緊張的情況下做不出來完全可以理解。

對此,他特別提示高中生不要逼著去做這麼難的題目,對自信心的打擊太大,要循序漸進做一些基本的計算,千萬不要讓好奇心熄滅。

隨著高考成績即將出爐,家長學生們更加迫切關注報誌願、選專業話題。針對高考生關於選城市還是選學校的困惑,張朝陽傾向於推薦學生去一個品牌好的學校,因為品牌認知很重要,一所好學校對未來擇業有幫助。他認為,當下互聯網十分發達,即使在偏遠城市也能隨時隨地上網,身處“宇宙中心”。

要不要選物理專業?物理專業以後好就業嗎?在張朝陽看來,物理是大學基礎教育,學好物理可以算天下所有的東西,比如化學鍵的強度就可以用量子力學來計算;在就業方面,學好物理後可以轉編程、化學、工程、材料等方向,也適合在互聯網做“科普播主”。

有家長對於孩子學習偏科的情況束手無策。張朝陽表示,其實所有學科的邏輯推理和基本認知是相通的,人的智力對於不同學科的思考差別很小,很多時候認為某方面不行可能是歷史遭遇帶來的負面影響,比如課堂上答錯問題出醜帶來心理陰影,只要擺脫了經曆枷鎖和自我限制,也能變得特別擅長。

回憶起自己當年高考後與同班同學一起游泳的經曆,他還提倡高考結束後要多享受豐富的三維世界,去做一些平常喜歡而沒有時間做的事情,增加對世界的感知,比如去爬長城、逛頤和園。進入大學後,要規劃好學習、社團活動、社會實踐以及鍛鍊、飲食等各方面的時間,去認真地生活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