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經濟觀點 | 汽車設計教育如何培養出頂尖人才?專家:遵循“三實”原則,不要把設計師“工具化”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新能源、智能艙、毫米波雷達……汽車技術創新越來越熱鬧,但整車設計中的“致敬”似乎變得越來越多。那麼,汽車造型設計如何改變趨同現狀?

7月1日,在成都舉行的2024全球汽車創新設計營上,多位工業設計、美術設計領域專家就怎樣打造“高價值”的汽車設計分享觀點。在專家看來,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培養好設計人才、探索設計人才培養新模式將是助力中國汽車設計走向全球的重要舉措。“從真實用戶和場景出發,探索智能化時代下汽車設計教育新模式,產學研生態鏈攜手將探索出未來出行的無限可能。”

汽車造型設計是什麼?

本質是處理好科技和藝術的關係

“長得都差不多,主要看續航里程是否夠用,智能駕駛是不是好用,價格合適就可以‘衝’。”對不少消費者來說,汽車外觀正在失去“靈魂”;甚至擋住LOGO,業內人士都分辨不出具體車型。而像MINI COOPERCOOPER、甲殼蟲、桑塔納、卡宴等車型設計經典,又成了其長銷數十年的賣點。

對比之下,汽車設計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創新是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核心競爭力,而創新人才的培養更是中國汽車長期致勝的關鍵。”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陳政表示,中國汽車設計的升維需要產業端、學術端、跨界端積極聯動起來,挖掘全球審美的共性為中國設計注入全球活力。

事實上,汽車創新設計大環境正處在一個充滿變革與活力的時代,個性化、定製化需求推動著汽車創新設計不斷髮展。那麼,汽車設計到底是做什麼?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研究生部主任王政選認為,汽車已經從製造業完成了向科技業的華麗轉身,如今已橫跨了汽車工業的科技和藝術設計的美育,因此行業必須要有新的標準。

在湖北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李梁軍看來,汽車設計是人工與天工的關係,更本質上是設計師處理好理性與感性、藝術與科學關係的過程。

如何設計出“高價值”汽車?

應關注汽車對人類生活的意義

要麼是追求良好空氣動力學的轎跑車型,要麼就是借鑒吉普、越野的硬漢風格,跳出不斷套娃的圈子,汽車設計如何從人才培養上擺脫趨同的“窄胡同”?

多位專家表示,設計人才培養時應樹立產品思維和創新思維,讓設計者理解用戶和產業發展趨勢,在接受教育時就儘早和產業鏈接。

對此,汽車行業觀察人士王洪浩提出,設計相關人才培養可遵循“三實”的原則,即從實際的需求出發,積極地進行實踐,並運用真實的技術。

不過,汽車設計是一個系統工程,讓一個人成為全才顯然不現實。比較可行的方式,因材施教地培養人才,鼓勵其應用新技術,並讓其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

在多位專家看來,AI技術將是汽車設計未來的一個方向。

中國美術學院工業設計學院院長王昀認為,AI技術將給設計人才培養帶來更多藝術水平和編程水平的;但也應該注意避免出現“AI味”過重的設計。“這還是需要設計師個人提升審美能力。”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教授趙丹華則進一步建議,在AI大模型迭代設計師觀念的同時,還應時刻關注汽車對於人類生活的意義。

那麼,當汽車設計能力提升回歸到培養人的能力後,又應該如何做?專家認為,既要關注到心理學、社會學等設計外的知識,又要積極地把所學習內容轉化進產業。

“汽車設計本質是要做好學科交融和協同創新。”吉利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許燎源建議,設計人才教育可以先嚐試一些“無用之用”的訓練,把思想解放出來;同時,在設計中要讓人從工具回到主體,而不是把“人”工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