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算產業如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專家:兼顧打造產業生態和深度協同範式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前沿計算技術可以如何賦能行業數智創新?
近日,在成都舉行的鯤鵬開發者創享日上,多位業內人士與專家圍繞開源計算產業賦能企業、高校開發者進行產業和教學創新分享觀點。在分析人士看來,國產開源計算技術已通過自主創新,極大地幫助了開發者降低遷移成本、簡化開發流程、提高原生開發效率。同時,一個繁榮的計算產業生態也能形成知識和技術的深度協同範式,從而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
數字智能時代,算力是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新型生產力。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誌國日前披露,目前我國已形成體系較完整、規模體量龐大、創新活躍的計算產業,2022年計算產業規模達2.6萬億元,近六年累計出貨超過2091萬台通用服務器,82萬台人工智能服務器,算力總規模全球第二。開源計算、邊緣計算、量子計算等新技術在計算機賽道中逐步落地與試驗,更給全行業更多的賦能。
在華為副總裁、ICT產品組合管理與解決方案部總裁馬海旭看來,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得益於開發者的支援。“每一位開發者都擁有‘用代碼改變世界’的力量,他們也是計算行業展翅翱翔的源動力。”
“國產開源計算在自主創新道路上的努力追求極致,已幫助開發者降低遷移成本、簡化開發流程、提高原生開發效率。”華為鯤鵬計算研發部部長劉林超以鯤鵬為例談到,今年,已經有200多家企業加入其踐行原生開發,150多傢伙伴完成了鯤鵬原生開發技術認證。他同時談到,在開發、編譯、調優等方面,相關技術已讓流水線和工具鏈更方便、更智能。
當越來越多的計算行業解決方案被應用在了國計民生行業上,圍繞如何提升計算行業整體規模和能力也變得十分重要。
綿陽師範學院副校長、四川省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王楊表示,一個繁榮的計算產業生態需要企業、高校等多方共建,才能支撐數智時代帶來的迅猛發展與挑戰。“校企應加強協作,互相支援、優勢互補、資源互用,形成知識和技術的深度協同範式,從而培育技術人才、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