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護青少年用網?AI怎樣賦能網絡安全?專家有話說→

9月9日,作為2024國家網絡安全宣傳週的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場座談會和分論壇同步舉辦,圍繞人工智能使用、青少年網絡保護等熱點話題,來自高校、業界的專家學者、行業精英紛紛貢獻自己的真知灼見。

青少年網絡保護:要緊跟前沿技術完善保護策略

數據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的規模已經達到了1.93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了97.2%,基本實現全部觸網。聚焦對青少年網絡使用的引導,在青少年網絡保護分論壇上,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二級巡視員滕素芬表示,網絡技術快速迭代的當下,應當緊跟技術前沿去完善未成年網絡保護的策略。

她認為,一方面要順應數字社會發展的規律,不斷健全網絡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工作體系,築牢青少年網絡保護的法治防線;另一方面健全各類智能產品的市場準入機制,提升對新型的上網設備應用分發平台的監管力度,規製人工智能應用平台,落實未成年網絡保護責任。

在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佟麗華看來,在加強青少年網絡保護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網絡素養。因此他建議建立相關政策機制,在學校和家庭教育中積極培養青少年辨析數字信息、利用數字技術、預防數據風險等能力,幫助他們積極融入數字時代發展。

中央網信辦網絡綜合治理局二級巡視員楊嵩表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要堅持協同導向,構築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防線。“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離不開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共同發力。要加強部門聯動,進一步健全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統籌協調機制,實現全流程全環節保護。”

AI賦能網絡安全:前景光明但風險需防範

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越發火熱的當下,人工智能技術既是加強網絡治理的重要工具,也是未來網絡安全風險的一大來源。同日舉辦的人工智能賦能數字安全座談會探討了人工智能技術在數字安全領域的創新應用與未來發展路徑。

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與自動化學會會長、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謝勝利介紹了人工智能在光學檢測、智慧醫療、交通出行等方面的落地案例,他認為,人工智能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具有廣闊前景。但他也提出,人工智能也存在開發成本高、回報週期長、人機協同適應能力不足、數據和資源需求高、倫理爭議、數據依賴性等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理事長盧衛也在題為“人工智能的‘我能’和賦能”主旨演講中表達了相似觀點,他認為,人工智能在網絡安全的威脅檢測與預防、惡意軟件檢測、漏洞管理等方面,具備廣闊的使用前景,但是人工智能自身也存在諸多缺陷與風險。需要先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實現“我能”後,才能更好賦能網絡安全領域。

在座談會的互動環節,來自網絡安全企業的代表們,則分享了他們在人工智能賦能數據安全治理、技術創新、能力建設等方面的思考與實踐,並就人工智能在數字安全領域的應用場景、技術挑戰及未來趨勢等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大家普遍認為,網絡安全產業需要持續深化合作與交流,協同推進技術創新與人才培育,這樣才能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與繁榮昌盛提供堅實有力保障。

(來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