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高研院 |《銀髮經濟學》老齡時代的商業社會 | 封面天天見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日前,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 “大力發展銀髮經濟,促進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當前我國老齡化進程呈現出加快的態勢,發展銀髮經濟不僅關乎當今的老年人以及未來的我們的生活質量和福祉,也能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業機遇,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想要抓住銀髮經濟的機遇,我們應該怎麼做?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在他的新書《銀髮經濟學》中,為我們提供了新思路。
那麼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銀髮族是指的哪個年齡段的人群?
大前研一給出的解釋是——銀髮族並不同於“上了年紀的人”,他們會使用智能手機、社交網絡。不願意承認自己老、生活獨立。其中的一部分還有相當的社會參與能力與消費能力,大前研一稱之為“活力銀髮族”,但能否成為“活力銀髮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在“前銀髮族”的時代選擇。
大前研一認為,面對80歲的漫長人生,40歲是決定普通人能否成為“活力銀髮族”的重要分水嶺,對銀髮經濟的認識,將影響人生後半程的生活質量。
公開數據顯示,在日本總人口數不斷減少的背景下,2022 年日本 65 歲以上人口超過 3600 萬人,創歷史新高,老齡化率(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 29.1%,居世界第一。
國民壽命增長,高齡健康老年人數量增多,可喜可賀,但這確實增加了勞動年齡人口的負擔,從而成為經濟增長的枷鎖。然而,對於歐美各國以及其他東亞國家來說,老齡化引發的社會問題日趨嚴峻。由此可見,日本在老齡化社會方面屬於“問題發達國家”。
然而,在大前研一看來,如果換一個思路看待超級老齡化社會問題,就能發現我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能從中尋找到巨大的商機。
在大前研一眼中,首先,“生活”領域包含了各種業務,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現在的銀髮族大都在一家公司工作,一直幹到退休然而退休後還想繼續工作,所以會尋求就業援助;緊接著年輕時購買的住宅逐漸老化,問題頻出,所以也會產生搬家、裝修、移居援助等需求;孩子們搬出去獨自生活,家裡經濟條件更加寬裕,他們會在吃飯時偶爾奢侈一下,也會漸漸開始在休閑、娛樂、健身、旅遊、金融等方面消費。
接著,來看看醫療、藥品相關領域。隨著年齡的增長,銀髮族的身體漸漸出現許多小毛病,因此,他們十分關注與保持健康、治療疾病相關的市場。因此,醫療用品、醫療藥品、診斷器械,甚至複健方面的商品和服務都蘊含著極大的商機,除此之外,照護領域也尤為重要。照護本身與醫療護理相關,不過這裏說的照護指的是家政服務、照護機構、照護食品、照護用品等更加貼近生活的內容。最後是臨終領域,也就是所謂的“終活”、生前葬禮、墓地等市場。
書中有一個觀點很重要:商家不能從“賺錢”的角度出發:應該優先考慮“如何讓老年顧客滿意”,營造讓老年人放心消費的環境。
許多公司認為,銀髮經濟始於照護場景,其實並非如此。從葬禮場景倒推,發現還有很多銀髮經濟的“空白空間”等待著被發掘。
經濟學者管清友在推薦中寫道:從護理到陪伴,從金融到消費,處處彰顯銀髮經濟的巨大潛力。可以說,把握銀髮經濟是實現人口與經濟高質量聯動的關鍵,更是擴內需、促銷費的重要抓手,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銀髮經濟的前瞻視角,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