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自動駕駛獨角獸赴港上市!希迪智駕提交招股書,24年上半年營收2.59億元

昨天,希迪智駕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擬於港交所主板上市。

這家公司是由有著「大疆教父」之稱的李澤湘一手孵化。與很多自動駕駛公司不同,希迪智駕沒有選擇乘用車切入,反而選擇卡車領域作為切入口。如今,希迪智駕已經成為中國第二大自動駕駛商用車技術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自動駕駛挖礦公司。

過去三年,公司收入分別為7738.5萬元、3105.6萬元、1.33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0.9%。

2024年上半年營收為2.59億元,上年同期的營收為4514萬元。

透過招股書,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自動駕駛獨角獸到底長什麼樣。

/ 01 /

聚焦商用車場景

希迪智駕衝擊自動駕駛卡車第一股

從收入結構看,希迪智駕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自動駕駛、V2X和高性能感知。

其中,自動駕駛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從2021年到2023年,自動駕駛的收入從680.3萬增長到7441.8萬,收入佔比從8.8%提升至56.1%。今年上半年,自動駕駛收入為1.5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89.83%。

與很多自動駕駛公司撲在無人乘用車不同,希迪智駕把更多商業化精力放在了商用車場景。

從邏輯上講,自動駕駛在商用車領域的邏輯與乘用車有很大不同。具體來說,安全作業、節省成本是自動駕駛技術進入商用車應用場景中的兩大剛需。

目前,希迪智駕主要切入礦山和園區物流等封閉場景。之所以選擇封閉場景,原因是封閉場景中的道路條件、行駛路線、區域範圍等相對固定,自動駕駛能夠更快落地。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預計到2025年自動駕駛就能在封閉場景實現大規模商業化。

目前,希迪智駕研發了一個專注用於礦場挖掘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叫元礦山。這是公司自動駕駛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根據公司此前介紹,元礦山能夠從挖掘機裝載、礦產運輸、破碎站卸載到停車場充電一整套流程全部實現了無人化。

無人化車輛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全部在調度中心完成。過去需要20到30人規模的傳統礦場,現在只需要2到3個運營人員。

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累計交付了123輛自動駕駛礦卡,並收到320輛自動駕駛礦卡及206 套獨立自動駕駛卡車系統的指示性訂單。從價格上看,2023年,中國自動駕駛礦卡的平均價格約為每輛250萬元,而國際市場每輛的價格超過500萬元。

除了自動駕駛礦卡外,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另一大業務是物流車,主要供給工業及物流園區等,在封閉及半封閉環境中,可實現從一個裝載點到另一個裝載點的「端到端」自動駕駛,也可以適應物流場景的特定需求,例如貨物裝載要求、工業園區內複雜的導航條件等等。

如果按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算,希迪智駕不僅是中國第二大自動駕駛商用車技術公司,也是中國最大的自動駕駛礦卡公司,公司在自動駕駛商用車領域和自動駕駛礦卡場景的市佔率分別為8.2%和36.5%。

長期來看,全球自動駕駛商用車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根據公司招股書,2023年全球自動駕駛商用車規模為59億元,到2030年這個市場的規模將達到16158億元。其中,自動駕駛礦卡行業的市場規模也將從4億元增長到248億元。

/ 02 /

商業化或仍面臨壓力

雖然按希迪智駕的說法,自動駕駛在商用車領域落地的進度更迅速,但從業績來看,希迪智駕的商業化仍然面臨不小壓力。

與絕大多數自動駕駛公司一樣,雖然營收增長迅速,但希迪智駕仍然處於虧損。2021-2023年,公司經調整利潤分別為-1.14億元、-1.69億元和-1.38億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經調整利潤為-0.5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顯示,公司自動駕駛商業車有兩種銷售方式:賣產品和車隊運營。顧名思義,前者就是賣自動駕駛商用車,只賣產品,不負責後續運營。

理論上說,這一銷售策略的毛利率會相對高。但從招股書看,雖然自動駕駛收入逐年增長,但該業務的毛利率卻在逐年下降。

2021年到2023年,自動駕駛的收入從680.3萬增長到7441.8萬,但毛利率卻從22.5%下降到19.5%。今年上半年,自動駕駛收入大漲近8倍,但毛利率提升有限,僅從去年同期的15.6%提升到16.1%。

類似的情況,也同樣出現在V2X業務上。過去三年,V2X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34.1%、33.5%和17.7%。

此前,在公司管理層曾披露,客戶開拓方向上,希迪智駕更傾向於選擇小型礦山。

原因是,大型礦山車隊規模成百上千,付費能力強,但現實中很難實現全部無人化,導致無人駕駛在驗證連續運行上有難度;小型礦山的特點則是車隊規模小,付費能力弱,但也正因車隊規模小更容易實現全部無人化。

但從增長邏輯上看,希迪智駕收入增長更多依賴於單個客戶價值提升。這一點在自動駕駛業務開拓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過去三年,公司自動駕駛的客戶數量分別為14個、8個以及12個,起伏很大。同期,自動駕駛業務的平均客戶價值則從48.6萬元、350萬元和620萬元。到2024年上半年,這一數字增長到3901萬元。

這一趨勢也反映到了客戶集中度上。過去三年,公司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佔比數別為82.9%、78.4%、31.2%。到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又回升至58.9%。

雖然公司商業化面臨壓力,但考慮到自動駕駛仍然是一個新興行業,落地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出現毛利率波動或者較低或者,完全能夠理解。後續,業務規模增長能否帶來規模效應,進而推動盈利能力提升值得關注。

文/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