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票房425.02億,24個關鍵詞勾勒當代年輕人精神處境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易弋力

回望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以425.02億票房落下帷幕,整體表現有亮點也有遺憾。影院觀眾數量減少、部分視效大片反響平平、受眾群體迎“老齡化”趨勢,電影市場面臨多重挑戰。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中國觀影觀眾平均年齡連續4年上漲,年度TOP10新片中僅《默殺》和《異形:奪命艦》兩部受眾年齡較年輕化,荷李活與港片觀眾結構固化……一系列信號指向同一結論:當前的電影內容,或許難以充分滿足年輕觀眾的需求。

當電影行業進入思變之年,立足於當下社會,這群最富活力與創造力的年輕人,也在重新思考他們所處的位置與迎向時代浪潮的姿態。他們有獨特的精神處境,有全新的人生態度,更有短視頻時代下,更難捕捉的、不斷變化的審美趨勢。當代年輕人在面臨什麼?感興趣什麼?思潮向何處流動?該如何理解這代年輕人?這不僅僅是當下文娛內容創作者,更是整個時代和社會面臨的新課題。

1月2日,貓眼研究院聯合玖久諮詢發佈了《2024年24個年輕人心態趨勢關鍵詞》(下文簡稱《趨勢》),梳理年輕人心態的變化,分析他們的品味偏好,剖析他們的情緒需求和精神文化訴求,為電影市場開拓更多年輕化內容提供受眾視角的洞察,挖掘市場潛力,助力行業前行。

解綁減負:生活讓人負重前行,他們選擇輕裝上路

《趨勢》中多個關鍵詞顯示,年輕人開始放下社會的壓力,選擇更符合自身需求的生活方式。他們不再盲目屈從於外界施加的壓力模具,而是毅然選擇打破常規,去追尋契合自身靈魂需求的生活節奏。

在情感方面,年輕人不斷根據現代感情需求提出不同的關係定義,比如“相對單身”“不做舔狗”等。人們不再糾結於感情,也不再恥於談論自己的情感需求,而是以開放的思想和新的角度處理親密關係。在電影和綜藝中,年輕群體開始熱衷於議論在情感中保持自我,“如何處理自我與他人的界限”成為社交平台上經常出現的話題。

重裝能量:尋找精神能量來源,為生活確定錨點

內卷社會,人們逐漸意識到,一味地在外界壓力中隨波逐流只會讓自己身心俱疲;相反地,笑對生活難題和內卷,才是驅散焦慮陰霾的良方。從《趨勢》中,能看到年輕人們正為生活按下暫停鍵,在社交媒體和日常生活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為自己“重裝能量”,填補活力。

從全紅嬋在巴黎奧運會上展示“痛包”,到《排球少年!!垃圾場決戰》大電影上映時的“痛包大聚會”,“萬物可痛”已經成為年輕群體消化情緒、表達自我的一種普遍方式。

主體覺醒:走出客體化困境,做人生唯一主角

在重補能量之後,是時候踏上新的旅程。《趨勢》中多個關鍵詞顯示,在釋放壓力、重塑能量的背後,年輕人們開始了更加堅定和清醒的自我表達。

借助科技的力量,年輕人把自己的想法輸入“AI造夢機”,用荒唐無厘頭的語言,詼諧而直接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在這個被層層包裝裹挾的社會中,他們選擇用“發瘋”的方式調侃自己的困境和難題,在抖音等短視頻平台“一本正經地說胡話”,用這樣的方式反擊著事事追求意義的社會。

建立主體意識的本質,是打破舊有話語體系。2024年,“母系視角”成為年輕人全新的思維方式,《好東西》《出走的決心》等電影討論了不同層面的女性議題,獲得口碑與票房的雙豐收。

在表達自己的方面,年輕人也徹底玩出了花。他們不再是生硬地直接輸出觀點,而是通過“全民火葬場”類型的“爽文”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用“人均演員”的方式扮演皇帝和小主,玩起了屬於成年人的解壓版“過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