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近年來肝病年輕化趨勢明顯,護肝人群畫像也愈發多元
封面新聞記者 付文超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京東健康正式對外發佈了《2025科學護肝消費洞察報告》,並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閆傑講解了肝病防治知識。報告顯示,近年來,久坐、熬夜、外賣頻次高和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疊加肥胖人群比例上升,導致肝病年輕化趨勢明顯,護肝人群的畫像也愈發多元。

其中,肝病患者群體佔比最高(35%),以中老年男性為主,但依從性較低;而“養肝先鋒”(22.6%)多為高線城市年輕女性,關注抗疲勞和皮膚狀態;“解酒達人”(21.1%)和“熬夜常客”(13.3%)則分別對應商務應酬人群和打工人、學生群體;此外,“慢病守護者”(8%)因長期服藥需警惕藥物性肝損傷。
儘管護肝需求旺盛,但消費者普遍面臨信息混亂的困擾——47.5%的人難以判斷產品效果,保健品的滿意度僅69.6%。在此背景下,線上渠道和互聯網醫療的崛起,正為解決這些問題帶來更多幫助。
面對這一現狀,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閆傑表示,肝病防治要堅持“早篩查、早干預、早治療”的準則。他指出,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疾病早期往往無症狀,建議40歲以上人群每1-2年進行一次肝功能檢查,而肥胖、長期飲酒或慢性病患者等高危群體則需每年篩查。對於脂肪肝患者,減重5%-10%可顯著改善病情;酒精性肝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則是徹底戒酒;乙肝、丙肝患者則需在醫生指導下規範抗病毒治療,以實現臨床治癒。
在日常生活中,閆傑主任進一步提出了護肝具體的行動指南。他強調,長期熬夜會抑製肝臟修復功能,建議儘量在23:00前入睡;亂吃藥是傷肝的隱形殺手,慢性病患者需定期監測肝功能,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或某些中草藥;飲酒需適度,男性每日酒精攝入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每週至少安排一天“戒酒日”;飲食方面應減少高脂、高糖、油炸食品,增加膳食纖維(如燕麥、綠葉菜)和優質蛋白(如魚、豆製品);此外,需警惕“以形補形”的誤區,動物肝臟等食療效果有限,科學護肝需關注營養素的合理搭配,例如維生素B族和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