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都上海|數字技術孕育出新業態,傳統業務痛點有了新解法

【編者按】數字化的出現,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城市數字化轉型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手段。2020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國際數字之都建設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國際數字之都”。

當下,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進展如何,已經取得了哪些成果,又經曆著怎樣的挑戰?在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指導下,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組織,澎湃科技推出“數都上海:上海國際數字之都建設深度調研”系列報導,聚焦數字基建、數字製造、數字農業、數字醫療、數字金融、數字出行、數字教育等10大領域,全方位展現上海在城市生產、生活不同場景中的數字化轉型。

·“五六年前,我們開始談供應鏈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延續至今,我們在此基礎上又開始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對於供應鏈管理的賦能。”同時,數字技術疊加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使得營銷環節更加高效,實現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

數字技術的發展不僅促使了在線新經濟等新商業模式的誕生與高速增長,也為傳統產業帶來新的生機。

數字技術的發展與革新不斷孕育出新型業態,他們將不斷迭代的數字技術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或形成新的商業模式,或為企業運營過程中長久存在痛點找到新的解決方案找到新的增長點。

上海一直鼓勵新型業態的發展,以在線新經濟為代表,2020年4月,上海在全國率先發佈《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公佈23條發展重點,正式打響在線新經濟上海品牌。三年多來,上海先後引進和打造了美團點評、字節跳動、拚多多、嗶哩嗶哩等20餘個國內外領軍企業總部和上下遊生態,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2022年,上海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實現營收5694.8億元,增長20.7%,總體保持高速增長態勢。

更重要的是,數字技術的發展不僅促使了在線新經濟等新商業模式的誕生與高速增長,也為傳統產業帶來新的生機:一批數字技術服務企業正在不斷迭代,展示出更強的商業價值,它們或為企業運營過程中長久存在的痛點找到新的解決方案,或為企業增長找到新的著力點。

為藥企量身定製AI內容官

要論今年科技圈最火的是什麼?那一定是人工智能,當大語言模型ChatGPT火遍全球後,其商業應用也陸續浮出水面,在企業運營中擔任新的角色。

位於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的微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下稱微軟實驗室)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長期困在“內容生成”需求的製藥企業打造了專屬的 “AI(人工智能)內容官”。

作為監管最為嚴苛、術語繁多的行業之一,製藥企業無論對內還是對外輸出的內容,均需要專業人員進行嚴格把關。不過有了“AI內容官”後,這類工作不僅可以更加順暢,還能衍生出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許多大型製藥企業務會涵蓋製藥、醫療設備、保健消費品等多個類別,內部的知識庫搭建是一項浩繁的工作,因為經曆多年積澱,資料數量龐大。且這些資料有的是以表格、圖片和 PDF 文本格式等形式存儲。微軟實驗室以計算機視覺接口及Azure表單識別器解析數據,再通過部署Azure機器學習和 Azure OpenAI 服務進行數據提取、挖掘和打標籤,幫助藥企快速搭建內部知識庫。

針對說明書、介紹冊、臨床手冊、服藥指南等內容生產工作,藥企常見的做法是聘請專業服務公司來創作這類信息素材,再由產品、研發、法務合規團隊聯合會審,這一流程不僅冗長,而且昂貴。微軟實驗室則基於GPT,以藥企原有的知識庫為訓練語料,為藥企打造專屬的內容生成應用,該應用會在內容上標註需要重點審核的部分,並添加索引,審核團隊可以直接看到以往文獻的會審記錄,從而更快做出判斷。

另外,很多跨國大企業都面臨著“資料沒處找”、“熟人問不到”的場景,對於新入職員工尤其如此。針對這一問題,微軟實驗室基於已經解析好的知識庫數據,集成 ChatGPT 可以為藥企打造“可對話的內部搜索引擎”。員工可以像使用搜索引擎一樣輸入問題,快速、精準地找到文檔段落。

更重要的是,在搭建知識庫、內容生成過程中,AI內容官可以基於病曆記錄、處方信息、臨床評分和量表等臨床數據,從中提取出療效、劑量、副作用等關鍵信息,為藥企的新藥研發和藥物安全評估提供重要的一手依據;通過從臨床數據中總結患者的治療偏好,可以幫助藥企製定針對性的市場推廣計劃。

微軟實驗室是微軟旨在助推企業在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其他前沿科技領域的解決方案及應用創新與產業化而設立的全球性聯合創新機構。微軟在全球共有五間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其中位於上海張江人工智能島的實驗室是目前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提供人工智能、物聯網、微軟 Azure 雲服務、Power Platform 等全棧式微軟技術,為企業提供定製化的技術支持。

為供應鏈提供由AI驅動的優化方案

作為一家全球服務企業,為企業提供供應鏈相關的服務是埃森哲的傳統業務之一,伴隨數字技術的發展,這項傳統業務有了不一樣的服務內容,由AI驅動的優化方案讓企業供應鏈不僅更具韌性,同時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源頭活水。

“五六年前,我們開始談供應鏈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延續至今,我們在此基礎上又開始關注人工智能技術對於供應鏈管理的賦能。”埃森哲大中華區戰略與諮詢董事總經理潘崢向澎湃科技介紹說,利用數據分析和精準預測,埃森哲幫助企業打造更加韌性、可盈利且可持續的供應鏈。

以打造韌性供應鏈為例,“在經曆了三年疫情後,企業都普遍意識到韌性供應鏈的重要性,即供應鏈能夠具備一定的彈性。” 潘崢表示,企業供應鏈韌性的增強需要完成五大環節的工作,首先是基於整體戰略和渠道/品類的特徵構建供應鏈數字化的願景、轉型藍圖和未來細分化運營的模式;其次是通過物流優化、流程和工具自動化等協助科學、精準決策;再次是跨渠道的庫存管理和履約模式提升以及智慧物流,最後是將用戶需求與製造連接,實現消費者需求洞察分析和機器人自動化所驅動的快速響應與執行。在這些改造的過程中,離不開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持。

以庫存管理為例,“假如客戶的產品有1萬個sku(庫存單位),我們會把曆史銷售數據、銷售渠道錄入到系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預測未來的銷售走向,從而更加精確地計算補貨的節奏,從而取代以往工作人員靠經驗、手工計算和拍腦袋來決定。” 潘崢解釋說,“賣什麼產品,通過怎樣的渠道,以及客戶需求是什麼,我們會利用AI技術進行計劃評估,幫助客戶建立一些智能化的需求和供應計劃,只有當你有了更準確的需求預測後,才能更好地及時響應需求。”同樣在物流的運輸路徑優化上,由於運輸車輛的發車計劃、行駛路徑,都涉及到運營,利用AI技術設計的系統模型就可以計算出更加高效的運輸路徑。

埃森哲在為某公司進行了數字化供應鏈管理的優化後,該公司的預測準確率提升了10%-15%,存貨周轉天數下降了5%-10%,交付期減少了10%-15%,按時交付率提升了10%以上。

數字營銷為出海企業打響中國品牌

數字技術的發展不僅讓傳統商業模式更新換代、效率提升,同時也讓有心之人開拓了新的商業藍海。

十年前,當臉書來中國尋找合作夥伴時,觸發了資深市場營銷人沈晨崗做數字營銷的念頭。伴隨全球電子商務的發展,飛書深諾憑藉多家國際頭部數字媒體的中國廣告代理資質,借助其所積累的海量數據分析,以及AI技術的應用,幫助中國企業提升在海外市場的品牌聲量並提升銷量。飛書深諾也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跨境數字化營銷服務商。

飛書深諾在誕生之日起便根植了數字基因,“因為我們服務的是中國企業的海外電商業務,投放的是數字媒體,自然會產生很多數據,伴隨著數據的日積月累,我們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進行更精準的投放。比如我們擁有整個出海手機行業的完整數據,可以相當精準地為用戶畫像並定位,這使得整個營銷環節從一開始就能對市場和用戶有更為清晰的洞察,投放更準”,沈晨崗向澎湃科技介紹說,“數字媒體的投放價格是實時變化的,當客戶的預算非常大時,即便是一個小的決策偏差也會產生很大的損失。為此我們也在把一些決策模型交給系統,設定好相應的參數後,系統可以自主決策是加大預算還是減少預算,實現智能決策。”

數字技術疊加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使得營銷環節更加高效,實現了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沈晨崗舉例說,“按照傳統方式製作一張高品質海報至少需要3-5天的時間,但是有了AI(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製作時間最短可以縮至1小時,在數字媒體上,一個廣告素材的壽命可能只有幾小時。運用數字技術,我們做到了一週為一家企業生成上千條短視頻,根據廣告投放的效果進行實時調整。以前的廣告投放渠道是比較單一的,比如說我們投一個電視台廣告,光廣告製作就得花好幾個月,但現在我們製作數字視頻廣告,一幅真人實拍的照片,在經過AI的換膚、改變姿態、自動匹配口型之後,就可以根據不同目標國家的語言、審美習慣等,生成多個版本的數字廣告進行投放。以前拍一個視頻可能要花幾百萬元,現在做一個視頻的成本可能就幾百元。”

成本大幅下降,數量大幅上升,使得客戶可以實現投放的快速迭代,“在數字消費市場,大家的注意力和耐心是有限的,一個內容如果不能快速抓住眼球可能就被劃過去了,所以我們需要應用大量的數據分析,提高投放的成功率,同時一旦效果不好,就要快速更換。”

在幫助一款AR眼鏡拓展海外市場時,飛書深諾通過洞察競品和用戶喜好,借助數據建模和優化投放媒介,以及AI技術精簡全流程成本,實現海量測試素材快速生產,使得這款眼鏡的品牌知名度提升了3.7個百分點,用戶購買意願提升了1.7個百分點。

效能提升需全鏈路數字化協同

無論是數字供應鏈還是數字營銷,看似企業營運中的某一個環節,但是要想使用數字化手段提升這一環節的效能,需要企業全鏈路數字化的支持。

“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事實上是企業全鏈路的數字化轉型,它需要與產品研發、生產等不同部門協同,如果企業要開發一款新的產品,需要與供應商溝通,看看對方有什麼新產品、新技術能在新品開發中被利用,在研發階段就要考慮到製造環節的精益性。”潘崢強調,埃森哲在為企業提供數字化供應鏈優化服務的過程中,會更強調要往前延伸至產品設計環節,同時也要往後延伸,深入到企業售後服務的環節。

這一觀點同樣被沈晨崗所認可。“營銷是直接跟經營的效益和產品銷售結果完全掛鉤的,是企業價值創造閉環的最後一個環節,所以它是一個非常注重商業和結構邏輯的一個環節。”沈晨崗認為,數字化營銷效能提升的背後是企業一連串數字化能力的體現,要提升企業的數字營銷能力,就需要提升全面升級企業各個環節的數字化能力,包括數字化支付、物資物流、用戶體驗的數字化反饋等。

“比如我們在數字媒體上投放了廣告,企業就需要有線上門店,企業要有能力管理這個線上門店,消費者在線上門店下單後,緊接著觸發的是企業整個後端的數字鏈條,對企業的綜合運營能力要求極高,包括生產能力能否跟得上,物流能否跟得上,如果前端營銷做得很好,但消費者下單後卻不能及時拿到自己購買的商品,那麼最終也看不到效果。”沈晨崗認為企業要能夠形成其在電商領域的競爭力,其關鍵也在於“企業通過市場營銷獲得客戶需求的信息後,如何運用好這些數據驅動企業內部的運營”,“任何一個環節的數字化能力不夠,都可能會成為業務發展的瓶頸。”

企業數字化轉型關鍵在人才

在沈晨崗看來,電商是中國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在全球打響品牌知名度的一個重要路徑,“以前一個品牌要進軍國際市場,就需要去各個市場找合作建分公司開線下店,但現在通過線上營銷和銷售,品牌可以更快地觸達當地市場。”沈晨崗認為中國企業若能全面提升數字化能力,可以將品牌更好地實現國際化,擴大全球競爭力,“中國在電子商務領域是領先的,目前在中國,超過40%的社會零售額是通過電商來完成的,但在美國這一比例僅為15%-20%。”

但沈晨崗也認為,中國企業即便通過具備彎道超車可能的電商渠道出海,仍然存在很多挑戰,即便是在國內市場已經取得成功的新一代科技企業,在海外落地時仍會捉襟見肘,“最重要的是對當地市場的認知,以及企業內部管理和協同能力,提升數字化能力也不僅僅是技術的全面提升,還涉及到管理理念和業務流程的再造。”

中國企業在通過數字化走向海外市場過程中一大挑戰是國際化人才的缺乏。當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時,需要更多復合型人才,要懂營銷、懂技術、懂數據分析、懂市場,有能力管理不同職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潘崢也認為人的因素是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之一。她介紹說,企業要進行數字化轉型有三個關鍵環節,首先是目標明確,要針對哪個業務價值去提升,不是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接下來是有沒有數據,最後是組織和人,而這三個環節中最難解決的是人的問題。

所謂數據,是指在特定的應用場景下應該有哪些數據,很多時候有可能因為企業的數據質量不高,導致算出來的結果不準確;還有很多企業研發系統用的是一套數據系統,製造部門用的是另一套系統,部門之間的數據首先得打通,但這些都是技術上可以解決的問題。

但人的問題需要花點時間,譬如原先是人來決策,現在用人工智能輔助分析決策,人要有能力來判定系統的決策,這對人的要求很高。此外,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工作流程、工作習慣都會發生變化,需要重新梳理運營模式,跨部門協同變得更加重要,“數字化轉型在企業落地的效果好不好,最終還是看人的思維轉變,組織運作模式的轉變。”

就上海而言,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上海有人才優勢,有很多復合型的人才,國際化人才;從大數據應用方面來說,上海也是屬於一線的人才高地。”沈晨崗說。

近年來,上海一直瞄準全球產業競爭前沿,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著眼構建“高精尖缺人才-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技能人才”雁陣格局。

一方面實施了高層次海外人才引進計劃,主動尋聘潛在人選,“一人一案”推動人才引進;充分賦予企業人才自主認定權,通過清單化管理,指導企業引進產業急需的海外“高精尖缺”人才;在推動重特大產業項目落地同時,及時跟進人才落戶、安居等配套服務,幫助產業項目實體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高質量人才。

另一方面堅持自主培養這一人才來源的主渠道,實施了“產業菁英”高層次人才培養、三大先導產業人才培養、重點產業領域人才獎勵、卓越工程師培養、產業高技能人才培養五大專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