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漫長飛行後,OSIRIS-REx探測器回家丨科技觀察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

美國宇航局太空艙帶回了可追溯到太陽系誕生時期的小行星樣本。

貝努小行星 (圖據NASA)

當地時間週日,一個載有小行星碎片的碟形太空艙,在美國猶他州的目標著陸點平安著陸,結束了一場為期7年、耗資40億美元的戲劇性的太空之旅。該小行星上載有2020年從小行星貝努上蒐集的岩石和土壤,很有可能含有關於太陽系誕生的線索。

太空艙重返地球

太空艙,特別是小型的返回艙重返地球有多難?至少要經曆5000度的高溫灼燒。

由於太空艙在被母艦OSIRIS-REx探測器釋放,進入大氣層之後,會因為大氣摩擦力產生巨大的熱量,最高可達到5000攝氏度,另外還有32倍重力的製動力。這極容易造成太空艙的墜毀,早在2004年就曾經發生過太空艙的墜毀事件,而且發生地就在此次太空艙預計降落的猶他州。

工作人員在對於返回的太空艙進行研究(圖據NASA)

不過,這一次,人類的運氣要好得多。太空艙的主降落傘雖然打開的時間與科學家計算的時間相差較遠,導致著陸時間早於預計的時間,但返回艙最終還是以 11 英里/小時的速度溫和著陸,將其收集的小行星岩石和土壤安全地帶到了地球。

“我確實有點擔心,”亞利桑那大學首席研究員但丁·勞雷塔 在著陸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道,他已經從事該項目近 20 年了。 “然後我聽說主降落傘打開了,我真的哭了。……我不是在做夢……降落傘是打開的,太空艙正在墜落,我們手中掌握了科學寶藏。”

工作人員在太空艙落地之後幾分鍾內就抵達了現場,記錄了太空艙的狀況,尋找任何可能導致內部原始樣本汙染的破裂跡象。

幸運的是,太空艙完好無損。 在工作人員進行仔細檢查之後,一架直升機將太空艙運送到一個臨時的空氣過濾“潔淨室”,開始拆卸,並準備週一將樣本運送到休斯敦約翰遜航天中心的一個更複雜的實驗室。

揭示地球的秘密

這些樣本是自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美國航天器返回地球的最大規模的外星物質集合,很可能是 45 億年前形成太陽及其行星的原材料。

勞雷塔早些時候表示:“我們要回到太陽系的黎明,我們正在尋找線索來解釋為什麼地球是一個宜居世界。” “生命是什麼?它是如何起源的?為什麼會發生在地球?這些物質也許代表了這些小行星在地球誕生之初帶來的那些物質。”

兩艘日本航天器分別於 2010 年和 2020 年從小行星帶回了少量樣本,而OSIRIS-REx探測行動則是NASA 執行的第一個此類任務。實際上,OSIRIS-REx探測行動是在2016年就開始的,NASA在當年的9月8日發送了飛船。為了到達貝努,飛船先是繞太陽飛行,然後於 2017 年 9 月 22 日加速重力輔助飛越地球,並且在2018年滑入貝努的軌道。經過廣泛的測繪以確定安全的樣本採集點後,OSIRIS-REx 探測器於 2020 年 10 月 20 日緩慢下降到貝努的地面, 11英呎長的機器人手臂採集了土壤和小岩石,然後經過了漫長的飛行,回到了地球。

在休斯敦進行初步分析後,美國宇航局將與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分享貝努的樣本。

“這是給世界的禮物,”勞雷塔說。 “我們在四大洲、16 個時區設有實驗室,有數百名研究人員、60 多個實驗室已準備好獲取這些材料,我們已準備好開始進行科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