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研究:近 9 成剖腹產嬰兒於1歲前曾生病,學者倡持續母乳餵哺

飲用剖腹產嬰兒專研配方可減少生病次數,提升近3倍「抗病力」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4年5月24日 – 在香港,大約每五個初生嬰兒便有兩個經剖腹分娩。香港理工大學 (理大)獲達能紐迪希亞 (Danone Nutricia) 委託,針對剖腹產嬰兒的餵哺方式與健康成長需要進行長期研究。最新發現,近9成剖腹產嬰兒於1歲前曾生病,而且次數較多。研究比較剖腹產嬰兒持續12個月飲用不同的配方奶粉,發現飲用剖腹產嬰兒專研配方可減少生病次數,提升近3倍「抗病力」。

理大研究:近 9 成剖腹產嬰兒於1歲前曾生病,學者倡持續母乳餵哺

理大指出,母乳是最好且最適合為嬰兒提供包括益生菌等所需營養的來源。益生菌可以協助嬰兒建立有良好的腸道微生態,增強免疫力,減少生病機會。理大未來食品研究院副院長及副教授、食品科學與營養學系副系主任邱家琪博士表示:「本計劃是香港首項真實世界觀察性研究,了解本地剖腹產嬰兒餵哺方式與腸道微生態發展的關係。香港是亞洲區內剖腹分娩率最高的地方之一,我們希望通過持續研究,為剖腹產嬰兒的父母帶來具價值的參考,幫助嬰兒及早建立良好的腸道微生態,增強免疫力。」

研究發現,剖腹產嬰兒在出生後首兩星期內飲用剖腹產嬰兒專研配方,腸道內的益菌種類較飲用一般配方奶粉為多。腸道微生態失衡有機會影響免疫力建立,令嬰孩較易生病。研究亦發現剖腹產嬰兒持續飲用專研配方奶粉達十二個月,可提升抗病力近3倍。數據顯示,飲用專研配方的嬰兒未曾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腸道疾病及敏感的比率,都較飲用一般配方奶粉為高;而期內因病需服用抗生素的比率亦比較低。

兒科專科嚴秀泳醫生表示:「有研究指出,對比順產嬰兒, 剖腹產嬰兒的感染和生病機會相對較大。剖腹產嬰兒在出生過程中未有接觸母親產道,較少接觸產道益菌,以致腸道微生態容易出現失衡,害菌比例較高,而益菌比例較少,有可能較易感染疾病,並較多出現敏感和呼吸道問題,例如哮喘,或其他腸道問題包括腹瀉及便秘等。所以若能夠為剖腹產嬰兒提升和持續補充腸道益菌,便有機會增強剖腹產嬰兒的免疫力,減少生病次數。」

「母乳能提供最好及最適合嬰兒的營養和益生菌,但若然母乳不足,父母可以考慮選用含有產道同類益菌種及益生元的專研配方, 能為剖腹產嬰兒補充益菌,有研究顯示,有助減少生病和出現敏感機會。研究亦指出,即使是一歲以上的剖腹產嬰兒,補充益生菌及益生元也能增加腸道微生態平衡, 或有助他們建立長遠的免疫保護。每個嬰兒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有不同的需要,建議詢問醫生的意見選擇餵食方法。」嚴醫生補充。

理大自2021年起,開展本地首項針對不同分娩及餵哺方式與嬰兒健康成長需要的全面研究,項目目前進入第三階段。首階段發現初生剖腹產嬰兒腸道內幾乎不存在雙歧桿菌 —— 一種可協助嬰幼兒建立良好免疫力以及保持腸道健康的益生菌種。第二階段發現就補充剖腹產嬰兒腸道益菌效果方面,不同配方奶粉差異高達 40 倍。第三階段追蹤剖腹產嬰兒出生後12個月的成長狀況,發現有較大機會生病。飲用剖腹產專研益生至親組合配方較飲用一般配方,可減少生病次數,並提升近3倍「抗病力」。

#「抗病力」是指減少生病次數

Hashtag: #達能紐迪希亞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