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預製菜出海圖譜:足跡抵達六大洲,出海投資設廠成新趨勢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高慧超  喻淑琴 見習記者伍素文  新西蘭報導

隨著“廣東喊全球吃預製菜”的聲量愈來愈大,廣東預製菜身影正更加頻繁地出現在國際市場。進入2024年以來,廣東預製菜出海更是月月有突破。

2月,首批廣東“金牌年菜”實現出口,拉開了中國“年菜”進軍國際市場的序幕;4月,預製菜出口全產業鏈協同合作平台在廣東成立,將推進預製菜全產業鏈融合出海;5月,“2024廣東預製菜出海澳新商務投資考察團”正式啟程,預製菜開啟了從產品出海到投資出海的新徵程。

作為中國外貿出口第一省以及工業第一省,廣東發力預製菜出口具有天然優勢。

2023年,廣東預製菜產值突破700億元,增長超過25%,連續三年霸榜預製菜產業發展指數。2023年上半年廣東口岸出口預製菜160.5億元,增長10.3%。

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廣東預製菜已走進除南極洲外的全球六大洲,產品線不斷豐富,主要市場集中在北美、RCEP國家、歐盟和伊斯蘭國家。除了傳統的產品出海、項目出海外,廣東企業還開始探索在澳州、新西蘭等地設立設立海外生產或加工基地,並突破性探索構建預製菜“共享工廠”,進行全產業鏈的海外預製菜產業佈局。

RCEP成員國粵商聯盟執行主席、新西蘭粵商會會長汪家正看好廣東預製菜出海前景以及廣東企業海外投資的探索。他表示,以新西蘭為例,新西蘭市場的開放性與對高品質食品的需求,為廣東預製菜產業發展帶來了良好機遇。跨國合作能夠有力地整合資本、市場、品牌等各方資源,達成優勢互補,為廣東預製菜進一步拓展海外給予支撐。

澳州粵商會會長王國忠認為,預製菜出海也是一種文化傳播,打開了瞭解廣東文化的窗口。在建立起一定的產品認知後,廣東預製菜企業可進一步在海外創立品牌,從產品出海走向品牌出海,真正融入海外消費市場。

廣東預製菜海外“共享工廠”考察團來到新西蘭考察。喻淑琴供圖廣東預製菜海外“共享工廠”考察團來到新西蘭考察。喻淑琴供圖

北美與RCEP國家增長可期

從市場容量來看,廣東預製菜出海市場主要集中在全球四大地區。

廣州尚好菜有限公司總經理雷英、南沙雪印預製菜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煌等分析,廣東預製菜出海最大市場是包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在內的北美地區,這裏消費能力強,且華人華僑眾多,僅美國中餐市場規模就有約480億元;其次是RCEP國家,包括東南亞國家、日本、韓國、澳州、新西蘭等,這裏有超過2500萬華人生活;第三是歐盟,歐盟國家數量較多且標準不一,一般重點市場在德國、英國、法國等經濟體量較大的國家,以及擁有30多萬中資員工的塞爾維亞;第四是清真食品市場,該市場也不容小覷,主要包括中東、中亞和部分東南亞國家,受氣候影響,中東對預製菜等食品需求旺盛。預計未來全球中餐市場規模能達到10萬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幾年廣東對北美、RCEP國家出口預製菜增速十分可觀。據業內人士透露,近兩年來,受疫情影響,北美中餐廚師回國人數較多,且去年來北美經濟複蘇較快,中式預製菜在北美供不應求;此外,去年6月,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可互相實施關稅減讓,也有利於廣東預製菜出口。

此外,肇慶市振業水產冷凍有限公司還將加工水產品、魚副產品等遠銷非洲;江門市江帆水產製品廠有限公司企業90%的產品出口至我過港澳地區、東南亞及南美洲等市場。

目前,廣東預製菜出口已覆蓋除南極洲外的全球六大洲。以澳州和新西蘭作為跳板,打造預製菜海外“共享工廠”,將廣東預製菜拓展至全球,更成為廣東預製菜出海考察團此行共識。

廣州五粒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麥濤、廣州市悅盛金髮食品顏思穎、廣東拾福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鄭瑋、佛山市新雨潤食品有限公司梁嘉銘、廣州市天廚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高翔等認為,開拓海外市場,已成為預製菜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認真學習國際先進產品標準、生產模式和管理經驗,不僅能擴大企業業務規模,還能為我國預製菜產業提質升級提供參考和借鑒。

從出口產品來看,廣東預製菜出口預製菜品類正不斷豐富。

一方面,牛蛙、小龍蝦等中國特色美食產品出口火爆。2023年1—8月,汕頭市牛蛙出口值超7000萬元,同比增長超四成。

另一方面,單品美食也向著複雜的預製菜品轉變。2023年,廣東金湯酸菜魚等6種水產預製菜首次出口英國、韓國、新西蘭,冰鮮禽肉先後開拓東盟、非洲市場。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佛山市順德區出口預製菜約16億元,同比增長約17%,其中魚皮角、順德盆菜、佛跳牆等經典粵菜美食成為出口“先鋒隊”,涵蓋美國、澳州、日韓、東南亞等地。

從貿易方式來看,業界分析,未來,預製菜出海OEM模式會更普遍,量大的預製菜採購都需要定製研發。廣東有著人力、原料、生產設備、配方等優勢,未來理想的模式是成為世界的中央廚房,買全球賣全球,接到海外訂單後,在廣東研發、生產,然後運輸到全世界。只要把握好研發和配方,就能夠將定價權抓在手裡。

廣東預製菜海外“共享工廠”考察團來到澳洲考察。

構建全鏈條出海生態

當前,廣東預製菜出海多以產品出海為主,由於外部環境存在不確定性,想要持久穩定地出海,則需要構建起更完善、更全鏈條的出海生態。

廣東預製菜出海產業聯盟相關負責人認為,隨著機會逐漸成熟,預製菜產業鏈走出去已提上日程。廣東正積極鼓勵並引導預製菜企業到境外建立基地,充分利用海外倉,通過貿易、投資等方式拓展國際市場,推進預製菜全產業鏈融合出海。

事實上,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有一些廣東預製菜企業,探索到距離廣東最近的東南亞國家投資設廠,利用當地更優惠的人工、地租成本等進行生產。

五六年前,為提升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廣東藍蝦海產品有限公司就在越南薄寮省投資明孝水產公司,建廠生產蝦仁系列產品。佛山市順德區屏榮食品發展有限公司也在越南、印尼等地建立了數家工廠。今年,屏榮食品在海外市場還有了新動作:加大在越南的投資力度,並進一步完善海內外供應鏈體系。

如今,伴隨著預製菜出口熱,廣東預製菜海外拓展又一次提速。

一方面,廣東預製菜企業開始在海外進行食品工業的全產業鏈佈局。去年12月,印尼海事與漁業部與恒興集團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在漁業領域進一步達成深度合作。恒興集團董事長陳丹表示:“恒興在印尼已經建有兩家飼料廠,目前正在佈局種苗和水產品加工業務,逐步完善印尼的水產產業鏈佈局。” 

另一方面,海外設廠從近到遠開始往中東、大洋洲等地拓展,廣東還在突破性探索構建預製菜“共享工廠”。

5月16日—24日,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下,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澳州粵商會、新西蘭粵商會等機構,組建廣東預製菜出海考察團,前往澳州和新西蘭,就預製菜海外“共享工廠”進行實地考察。

在澳洲,7組13家企業進行合作簽約。在新西蘭,中國駐奧克蘭總領事館以及來自廣東的預製菜出海商務考察團、新西蘭粵商會等多位企業代表也進行了座談交流,廣東恒興水產食品銷售有限公司、廣州五粒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廣州市悅盛金髮食品有限公司、佛山市新雨潤食品有限公司、廣東拾福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新界泵業(浙江)有限公司、廣東漫雲物聯科技有限公司、雲食界等8組企業當場達成合作協定,將共建中新“共享工廠”。

廣東預製菜出海考察團在澳州和新西蘭考察預製菜海外“共享工廠”。喻淑琴供圖廣東預製菜出海考察團在澳州和新西蘭考察預製菜海外“共享工廠”。喻淑琴供圖

出海考察團認為,此次考察中與澳新兩地協議的簽署,將搭建起預製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服務平台,開創廣東預製菜產業出海的新篇章。未來,希望能夠聯手更多優質資源,為中國與新西蘭、澳州預製菜產業鏈搭建起信息交流的橋樑和聯結紐帶。

新西蘭粵商會夏陽、黃鳳霞、陳劍鋒,澳州粵商會楊濤、蘇永堅、蔡掌熙等表示:“通過在新西蘭和澳州投資建設共享工廠,把產能往前移,對廣東預製菜企業降低物流成本和規避各種壁壘風險有幫助;同時,這場跨國合作將有力地整合各方資源,提高產能利用率,為中國預製菜進一步走向海外提供支撐。”

考察團中,從事智慧農業、智慧灌溉的考察團成員——電信李鵬、漫雲陳誌波、新界泵業盧建新等還認為,基於農業 AI 大模型與溯源、灌溉等優勢,對農企展開海外投資設廠同樣可以賦能。這也是廣東在全國成立首個農業AI實驗室的主要原因。農業AI大模型能處理和分析土壤類型、作物生長、氣候變化、供需信息等與農業相關的複雜數據,從而提供精準建議,幫助農企在海外進行更為科學、有效的決策管理、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

在廣東省粵菜發展促進會執行副會長、全國(東莞)預製菜大菜技術文件編定及評審專家餘永文看來,以下這幾種情況值得預製菜企業重點考慮出海投資設廠:一是食品加工產業中依賴人工操作的工藝環節,可以考慮到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設廠生產;二是“清真預製品”等這類對生產條件要求複雜的產品,可以考慮到伊斯蘭國家設廠;三是針對某些與中國具有較多進出口壁壘的國家,也可考慮到該國設廠,以規避相關貿易壁壘;四是針對某些優質農產品原產國,可以考慮在該國設廠進行農產品加工,充分利用其原料優勢。

指導|鄧紅輝古國真丁青雲

統 籌|李振 荷焱 譚婷

記 者|高慧超  喻淑琴  伍素文(見習)

視 頻| 肖航 章啟良 林鵬

設 計| 陳珊 程冰雨 王依玲 

實習生| 盧秀穎 張夢琦 盧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