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法國談AI:中國AI與西方的最大區別在於應用

新浪科技訊 5月23日上午消息,在法國巴黎舉辦的“歐洲科技創新展覽會”(Viva Technology)主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與陽獅集團監事會主席莫里斯•列維對談時表示,中國AI與西方的最大區別在於應用,中國有數百個基礎模型,但人們越來越多地在討論什麼是AI時代的超級應用。他介紹說,應用驅動了中國AI的快速發展。

“很多人都在關注GPT-5的發佈時間,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哪些應用可以充分利用大語言模型的所有能力。”李彥宏表示,在中國,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互聯網大廠,都在努力尋找PMF(產品市場契合度),致力於探索最能發揮生成式AI能力、能被數十億人使用的應用形態。

他舉例說,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大量DAU達到數億、乃至十億的超級應用;但在人工智能時代,無論是美國、歐洲還是中國,超過1億日活的超級應用都尚未誕生。“超級應用最可能的形態是什麼?是一個聊天機器人、還是Copilot,目前還不確定。”

李彥宏介紹,自去年上線至今,文心一言的累計用戶已經達到2億,每天都有數千萬用戶在使用百度搜索、百度文庫等應用的AI功能。隨著這些用戶的快速增長,全新的AI應用形式會逐漸成型,成為超過1億DAU的超級應用,“未來與我們今天看到的大不相同。”

在李彥宏看來,關注應用並非是忽視基礎模型的發展,與之相反,AI應用與基礎大模型的發展相輔相成。

“應用的進步,可以推動基礎模型的創新,也有助於加快從互聯網時代向人工智能時代的轉變。”他以百度搜索、直播電商數字人等應用舉例說,應用端獲取真實的用戶需求和問題後,可以持續反饋模型,並由此推進基礎模型的技術迭代。

在基礎模型的數據訓練方面,李彥宏表示,超級應用誕生後,還可以促進大量數據生成,為大模型提供更加充沛的訓練數據。“有人說,隨著模型參數越來越大,我們很快就會用完所有現存的數據,但我認為,當超級應用誕生時,數據會大量生成,所以我並不擔心。”(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