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勢力”不安分的一季報:理想減速零跑掉隊小鵬翻身 還剩蔚來戰戰兢兢

2024北京車展上,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向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抱怨”道:“高端純電太難賣了,沒有補能網絡的話很難推。”李斌則回應稱:“所以我們做得還是不錯的吧。”並表示“可以考慮換電”。

在這次對話發生20餘天之後,李想在理想2024年一季度財報溝通會上宣佈,今年不會發佈純電SUV產品,將改期至明年上半年。這意味著理想今年的賣車重點仍然是消費者已然熟悉的幾款增程式產品,首款純電車型MEGA失利帶來的虧損也在一定程度上宣告著理想進軍純電路線的初步嚐試並不盡如人意。

去年銷量一路高歌的理想汽車,今年的增長節奏有所放緩,降價、MEGA失利餘波等連鎖反應讓理想汽車穩健的財務狀況有所承壓,一季度經營利潤和自由現金流均轉負。

業績發佈後的第二日(5月21日),理想汽車港股股價低開低走,當日跌幅19.27%,創近一年來股價新低。

除了理想汽車外,近日零跑汽車、小鵬汽車也先後披露了2024年一季度業績報告,二者營收均實現同比增長,但仍未擺脫虧損。而另一家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則尚未發佈2024年一季度業績。

價格戰下,零跑汽車繼2023年首度實現全年毛利率轉正後,今年第一季度毛利率再度跌回負數;小鵬汽車在曆經2023年持續的組織和效率調整後,一季度效果有所顯現,時隔一年多毛利率首次回歸兩位數。

需要注意的是,對於融合了科技和製造的新造車行業而言,一邊在尋找並實踐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渠道變革,一邊也在淘汰賽中經曆著未知的挑戰,關鍵在於如何直面週期,並形成更強的體系能力。

規模決定能否扭虧

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分別交付8.04萬輛、2.18萬輛和3.34萬輛新車,同比分別增長52.9%、19.7%和217.9%,環比分別下降38.1%、63.7%和39.6%。

按照理想汽車的規劃,3月份L系列產品換代和MEGA上市,多款產品助力下其月銷量將恢復至巔峰時期的5萬輛,但換代後的L系列產品性價比不高,且純電車型MEGA節奏混亂。此後,理想汽車將年銷80萬輛的目標下調至56萬輛~64萬輛。

小鵬汽車的季度交付量則遠低於理想、問界等品牌的單月銷量。從具體車型來看,一季度交付的新車中,X9占比超過36%,曾經的銷量支柱P7i下滑明顯。小米SU7上市後,對小鵬P7i帶來了直接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小鵬汽車今年已多次對旗下車型調價,小鵬G6起售價降至18.99萬元、小鵬P7i起售價降低1.5萬元,小鵬G9限時減免至高2萬元,一年多時間內小鵬G9下降了6.6萬元。

然而一系列的降價未能明顯提振銷量。有小鵬汽車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進店客流量不少,但多數消費者仍在觀望對比。

交付量的同環比態勢在營收上體現得更為明顯,一季度理想汽車、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6億元、65.5億元和34.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6.4%、62.3%和141.7%,環比分別下降38.6%、49.8%和33.9%。

淨利潤方面,理想汽車經營利潤虧損高達5.85億元,結束了連續四個季度的經營盈利,但基於其10.69億元的利息及投資收益,理想汽車歸母淨利潤為5.91億元,但仍然同比下滑36.7%。

而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仍未逃脫虧損。其中,小鵬汽車第一季度錄得淨虧損13.7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23.4億元的虧損額同比收窄41.5%;零跑汽車淨虧損為10.13億元,去年同期為11.33億元,上一季度則為9.55億元。

毛利率方面,理想汽車為20.6%,與去年第四季度的23.5%相比減少了2.9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健康水平。理想汽車方面表示,毛利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一季度定價策略變化導致平均售價降低。

受開年價格戰蔓延以及舊款去庫存需求的影響,理想汽車一季度在終端市場針對2023款全系車型降價3.3萬元~3.8萬元不等,此外推出價格更低的AIR版本進一步降低了購車門檻。

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則處在毛利修復期。

其中,小鵬汽車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2.9%,同環比均提升,這是小鵬汽車時隔一年多來毛利率首次回到兩位數。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財報電話會上表示,X9高成交價帶動了毛利率增長,未來還將持續豐富高端產品線。

此外,小鵬汽車與大眾汽車集團在平台和軟件上的合作已初見成效,第一季度其他業務的毛利率從此前的38%攀升至54%。“2024年一季度平台軟件收入為1億多元。同時,與大眾達成的電子電氣架構合作,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計入收入。”在電話會議上,小鵬汽車管理層透露了與大眾汽車集團的戰略合作,帶來的當期收益。

零跑汽車方面,受對舊款車型促銷以及銷量下降導致單車製造成本上升的影響,繼2023年首度實現全年毛利率轉正後,今年第一季度零跑汽車毛利率再度跌回負數,為-1.4%,雖然較2023年一季度的-7.8%有所改善,但不及2023年第四季度的6.7%。比亞迪今年2月發起的價格戰對產品集中在10萬元~20萬元區間的零跑汽車帶來了直接衝擊,3月零跑汽車推出的2024款全系車型相比老款車型降價幅度在1萬元~3.2萬元不等。

研發投入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和零跑汽車分別為30億元、13.5億元和5.2億元。

此外,截至3月31日,理想手握989億元現金儲備,手中“餘糧”最多,小鵬和零跑的現金儲備分別為414億元和175.84億元。

不難發現,烈火烹油般的價格戰下,為了賣出更多的車,今年一季度理想、小鵬和零跑三家企業均進行了價格下調。價格戰下,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和售價購買青睞的車型,但價格戰持續加劇會惡化整車廠和供應商的生存環境。長期來看,規模效應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價格戰帶來的利潤下滑,優勝劣汰效應愈發明顯。

有汽車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儘管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兩旺、形勢大好,但盈利率和營收水平面臨困難,可能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影響。“目前是靠降低利潤率賣車,持續一到兩個季度還行,不能太久,否則會對行業和車企造成損害。”他呼籲,行業不能只看產銷量,也要關注利潤率,以確保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技術研發和進步。

二季度前景幾何?

一季度並不完美的財務數據讓車企們將更多的重心放在二季度上。

理想汽車給出的二季度收入和銷量預期均低於市場估計,其營收預計為299億元至314億元,低於市場預估的386.3億元;交付量預計為10.5萬至11萬輛,低於市場預估的13.07萬輛。

今年4月理想汽車交付量為2.58萬輛。若按照交付指引的最低數來算,接下來兩個月理想汽車的月均交付量要達到近4萬輛。

理想將拉動二季度營收增長的重任寄託在上市不久的L6上,這是理想首款起售價低於25萬元的產品,也是理想汽車今年關鍵的走量產品。官方數據顯示,自4月18日上市以來,理想L6已經鎖單3.4萬輛,6月產能將突破2萬輛。

不過低毛利車型L6以及罕見的全系車型官降下,理想汽車的單車價格將繼續下行,毛利率能否維持在20%以上,需要打個問號。

二季度,小鵬汽車營業收入預計約為75億元~83億元,同比上升48.1%~63.9%;交付量預計約為2.9萬輛~3.2萬輛,同比上升25.0%~37.9%。若按照這一指引的最高值計算,小鵬汽車上半年預計交付5.38萬輛,僅能完成28萬輛年銷目標的20%,挑戰不可謂不大。

小鵬主力車型集中的20萬元~30萬元價格區間已高度內卷,銷量增速有限,其將提振銷量和拓寬細分市場的任務寄託在全新品牌MONA上,價格區間定在15萬元~20萬元,首款產品為緊湊型純電轎車,將於6月亮相,今年三季度上市並交付。

財報會上,何小鵬不止一次強調了不會像以前一樣僅僅著眼於銷量增長,而是要在這麼“卷”的市場中,追求長期的規模和利潤。

此前一天,何小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天在這個市場上賣得好的不代表能力強,賣得中等也不代表能力弱。我覺得要看一個中長線,因為汽車不是一個短期能夠見分曉的事情,汽車一個月賣1萬輛、2萬輛,能活到全明星賽嗎?都活不到。”

零跑汽車並未公開其二季度交付指引,但其確定了2024年將實現25萬輛~30萬輛的年銷目標,今年前4個月僅完成目標的20%。

“2024年零跑汽車的目標是能夠實現5%~10%的毛利率,2024年我們還會有一定的虧損,但希望能維持正向的經營性現金流。隨著銷量的增長和毛利的提升,希望2025年可以達到全公司的盈利目標。”零跑創始人、董事長、CEO朱江明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想要賺錢,除了要關注在市場中的份額和規模,組織內部也要隨著規模的增長而進行調整。

4月理想汽車內部發佈全員公告,宣佈開啟矩陣型組織2.0升級,同時進行多個部門組織架構調整。這是2022年底理想汽車啟動矩陣型組織升級後內部最大的一次調整。

李想在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強調,這次組織調整最大的變化,是成立質量運營的專門團隊,讓業務專注於高質量的決策和提升執行效率。“組織的升級調整,一般要在12個月到24個月看到一個真實的結果。這一次組織升級的結果,會在2025年看得更清晰。”

小鵬汽車從2023年初便對高管團隊、組織架構、營銷渠道等進行改革,並持續降本增效。何小鵬也表示,儘管二季度仍然面臨車市的諸多挑戰,但隨著內部組織變革等成果的落地,預計從10月份開始,小鵬汽車會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在銷量、利潤率、現金流、AI智能駕駛等方面取得突破。

價格戰未有偃旗息鼓之意的當下,理想汽車亟需找回穩健的運營節奏,小鵬汽車需要依靠MONA品牌和智駕能力重振銷量,零跑汽車則期望在“低價高配”的打法下扭虧為盈。一旦經營節奏踩錯、銷量出現危機、規模無法突破,市場給他們的時間和試錯機會便不多了。

(作者:宋豆豆 編輯:張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