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抵禦外敵的“長城”何故對本土車企頻繁亮劍

長城汽車,如“長城”一般的企業

長城汽車可以說是我國汽車工業崛起路程上的重要成員,1996年,長城汽車推出了第一輛皮卡迪爾,開啟了長城汽車生產和銷售汽車產品的新紀元。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長城汽車不斷豐富產品線,成為市場上的佼佼者。1998年,長城汽車成功實現產品出口,走向世界舞台。在全球化市場中,長城汽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累計實現海外銷售60多萬輛,海外網絡覆蓋俄羅斯、南非、澳州、中東、非洲、南美、亞太等區域市場。同時,長城汽車在海外佈局全球研發和生產基地,先後在德國、日本、美國、印度、奧地利、韓國設立海外研發中心,構建以保定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的“七國十地”研發佈局,因地製宜開發新產品,一度成為國內燃油車時代的領軍者。

可以說,長城汽車真的如他的名字一樣,在我國整個汽車工業的發展曆程上,像一座萬里長城一樣抵禦著外資車企的入侵,甚至展開了反擊!

黃金時代,中國汽車行業按下“加速鍵”

隨著新能源時代的到來,中國的汽車工業彷彿按下了“加速鍵”,2020年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達到500萬輛,2022年2月突破1000萬輛,而邁上2000萬輛新台階,僅用了1年零5個月。中國汽車工業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蹄疾步穩,連續8年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第一。

黑馬誕生,比亞迪厚積薄發

2023年8月9日,比亞迪集團宣佈,其生產的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成為全球首家達成這一里程碑的車企。從0到100萬輛,用了13年;從100萬輛到300萬輛,用了1年半;從300萬輛到500萬輛,僅用9個月。臥薪嚐膽,厚積薄發。比亞迪的發展充滿韌性和後勁,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生動實踐,一度成為系能源時代最大的一匹黑馬。

短兵相接,兩個時代的“王者”

2023年5月25日,中國汽車業爆出大新聞,兩家國產汽車企業,先後發佈一紙聲明,將雙方的明爭暗鬥,齊齊亮相在公眾面前。

先出招的是長城汽車,亮出的聲明里說,早在一個月前,4月11日,長城汽車已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 PLUS DM-i、宋 PLUS DM-i採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汙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

迅速接招的比亞迪,在聲明里直接認定對方的舉報無效,稱長城送檢的車輛,送檢狀態檢不合行規,長城送檢的車輛在檢測時,里程僅為450-670公里,沒有完成3000公里磨合。反正就是,一方說,你違規我把你舉報了,等著看有關部門的調查結果;另一方說,你的舉報不成立,大家都不容易,小心我告你損害名譽。

但是長城為什麼要對比亞迪打響第一槍呢?相信看完下面這組數據大家心裡就會有個定論!“2015年,跨國汽車巨頭大眾汽車因“排放門”事件引發行業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大眾因“排放門”遭受的經濟損失高達300億歐元,30多名高管牽連其中。遭受巨額罰款的同時,大眾汽車還面臨車輛召回和品牌形象受損。”如果這一次,比亞迪也做實“高壓油箱”事件,以秦 PLUS DM-i、宋 PLUS DM-i的火爆的銷量,那對比亞迪雖不至於造成毀滅性打擊,但是也會讓比亞迪傷筋動骨,承受不小的損失!

綜合以上信息,我們不難看出長城汽車這一動作背後的目的!對於正在新能源市場狂飆突進的比亞迪來說,其發展節奏很有可能會因為此次事件發生改變,甚至出現停滯!而作為另一當事方的長城汽車,可以趁此機會加速追趕新能源市場的腳步!

在燃油車時代,長城汽車曾是銷量冠軍,而在新能源的大潮之下,比亞迪的領先優勢已經十分明顯。這次舉報事件歸根結底還是一場商業競爭的真實演繹,只不過整個過程顯得不是那麼的光彩,也意味著汽車行業兩個時代領軍者短兵相接正式開戰。

衝突升級,比亞迪淪為“自燃王”

2023年12月,繼長城舉報比亞迪事件之後,又一事件進入公眾視野,一張長城汽車4S店的宣傳展架曝光,展示了哈弗H6PHEV和比亞迪宋PLUS-DMI兩款插電混動車型的性能參數,並在電池方面指責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在2022年發生過43次自燃事件,稱其為”自燃王”。這一言論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也讓長城和比亞迪之間的競爭再次升溫!

公平競爭,良性發展才是中國車企該走的道路!

最後,作者認為,企業之間的商業競爭應該是公正、平等、理性的競爭,而不是通過貶低競爭對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企業需要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優勢來保持市場競爭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而這次長城汽車與比亞迪的事件中,長城的做法的確有些不太光彩,長城汽車本該如企業名字一樣,成為中國汽車工業的“萬里長城”,團結民族企業一起抵禦外資入侵市場,而不是成為我國新能源發展道路上的一道屏障。同時,在面對競爭時,我們應該保持理性和客觀的態度,為自己做出明智的選擇,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選擇。只有這樣,市場競爭才能蓬勃發展,我國的汽車工業才可以真正的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