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潤16個跌停:年報“非標”成轉折,部分被凍結賬戶不足百元

“上午開板時間短,沒來得及賣,後悔中……”有投資者在網上表示。

5月27日,*ST中潤迎來連續第16個跌停,不過在上午開盤後,該個股有不到10分鍾的短暫開板時間,其間約5%左右的投資者成功出逃。

前一日晚間,該公司收到交易所年報問詢函,要求其對前期資產置換的關聯關係、股東變更以及年審會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等相關問題進行說明。

實際上,年報“非標”事件在二級市場已經發酵許久,年初至今*ST中潤的股價走勢也極具戲劇性。

一季度,受到國際金價大漲的帶動,公司基本面的風險被無視,股價在短時間內翻倍,並一度領漲整個黃金股。

直至4月末,在年報披露被會所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後,*ST中潤走勢陡轉直下,5月6日複盤至今連續跌停。

對於本報4月中旬進行黃金產業鏈梳理時曾經指出,“小市值公司的經營穩定性與公司質地存在顯著不足……這類公司內控治理方面也更為容易出現風險。”

在前期的現場檢查過程中,山東證監局便發現中潤資源存在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違規提供財務資助等問題。

不過,彼時根本無法想到*ST中潤會出現16個跌停,這還不一定就是結束。截至收盤,其跌停價位上依舊累積了37.7萬手的賣單。

從領漲到連續跌停

今年4月以前,*ST中潤成功搭上了金價上漲的東風。

根據年報,該公司旗下擁有斐濟瓦圖科拉金礦公司,後者最終產品為合質金,去年公司(礦業)銷售量為16937.56盎司,當期黃金產品營收占比接近85%。

上述較高的業務集中度,使得公司看起來“含金量”十足。加之今年2月初時公司總市值只有20億元出頭,屬於典型的小市值標的,最終被二級市場選擇成為了拉漲的重點個股。

據統計,2月14日(金價年內低點)至4月12日,申萬劃分的11只黃金股平均漲幅達57.5%,而同期中潤資源漲幅則達到143.2%,遠遠跑贏同業公司,漲幅位居首位。

事實上,在上述股價拉漲前,*ST中潤已經暴露出多項問題。

2月初,上市公司因未按規定披露關聯交易、違規提供財務資助,先後收到深交所的監管函、山東證監局的警示函。

3月9日更新的訴訟進展暨債務逾期的公告顯示,原計劃向債權人崔煒歸還的5000萬元也未成行,“公司正積極與法院溝通,盡快確定最終延期方案。”

彼時,公司逾期債務已達3.21億元(含其他訴訟案件小額債務568萬元),占公司2022年經審計淨資產的50%。

不過,由於當時資金處於拉漲的亢奮當中,暴露出的上述內控和債務問題被選擇性的忽略,*ST中潤股價由2月中旬的不足3元/股一路上漲至4月12日6.93元/股。

轉折,出現在2023年年報的披露上。

繼年報與一季報延期3天披露後,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對其2023年財務報表出具,帶有“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部分的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以及無法表示意見的內部控製審計報告。

加之最近三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淨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上市公司在4月30日停牌1天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其他風險警示情形,股票簡稱由“中潤資源”變更為“*ST中潤”。

上述“非標”意見和公司“帶帽”之後,*ST中潤從5月6日複牌後連續跌停,這一時間段里資金出逃機會寥寥。

5月20日,*ST中潤一度打開跌停,全天換手率達到25%。

直至今日早盤,再次有資金撬板成功,不過最終只維持了不到10分鍾時間,力度甚至不及5月20日。

減持、質押與債務

“公司股票連續跌停,還有股東減持,公司現在不主動增持增加投資者信心?”業績說明會有投資者如此發問。

上述減持,可能是指*ST中潤的二股東杭州彙成一號投資合夥企業,後者持有上市公司7.09%的股份,其減持也是謀劃已久。

去年7月,杭州彙成計劃在公告起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上市公司1%的股份。

不過,除了上述減持公告發佈後的兩個月股價有所反彈外,*ST中潤股價連續下跌到今年2月上旬,杭州彙成並無特別好的減持機會。

最終6個月的減持期限到期後,杭州彙成一股未減。

直至*ST中潤出現連續跌停,杭州彙成於5月11日再次謀劃減持,改為集中競價和/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減持數量也增加至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

相關數據顯示,杭州彙成宣佈二次減持後,*ST中潤在5月22日、23日分別出現三筆大宗交易,不過總額只有310萬元。

至於上述投資者所提及的“主動增持”,顯然也很難實現。

先看上市公司的主要股東。*ST中潤的控股股東寧波冉盛盛遠持股比例為25.08%,該部分股權於2016年12月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從上市公司前股東深圳南午北安資產管理公司處獲取。

彼時,每股轉讓價格高達9.69元/股,上市公司實際控製變更為自然人郭昌瑋。

一致行動人寧波冉盛盛昌持股比例為4.91%,其股份為2017年分兩次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渠道增持而來,而在當年*ST中潤的股價最低也超過7元/股。

需要指出的是,自郭昌瑋入主以來,上市公司總股本始終保持9.29億股,相關股東持股數量、比例無明顯變化,不存在被動稀釋的情況。

截至5月27日,*ST中潤最新價已經跌至2.13元/股,照此粗略估算控股股東寧波冉盛盛遠的持股虧損比例達到78%。

對於上述重要股東持股,交易所下發的問詢函也有關注“冉盛盛遠所持25.08%股權全部處於質押、凍結狀態……存在償債或平倉風險。冉盛盛遠及你公司實際控製人郭昌瑋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決、所負數額較大債務到期未清償的情況。”

並且要求公司說明,相關股份是否存在被平倉或司法強製執行的風險,核查並說明是否存在未披露的違規擔保或資金佔用。

另外一些細節,則可以看出當前上市公司的資金狀況。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ST中潤流動負債9.07億元,流動資產為2.29億元,流動負債高於流動資產6.78億元。

此外,近期公司銀行賬戶因多起小額訴訟被濟南中院凍結,其中多個賬戶凍結金額不足百元,比如在齊商銀行開立的一個賬戶僅被凍結56.7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已經如此困難,一干高管去年卻依舊拿著百萬年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