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香港的N個理由 | 專訪VILLEPIN藝廊主理人潘雅德:「韌性」令香港強大

【橙訊】2020年3月,當全球都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殺得措手不及之時,一家新藝廊在中環荷里活道悄然開幕,它是由法國前首相多米尼克・德維爾潘(Dominique de Villepin)與其子潘雅德(Arthur de Villepin)聯合創辦的VILLEPIN。

事實上,早在2019年9月,藝廊就已基本作好開張準備:創始人們確定了藝廊的方向和策展思路,聯絡好首次展出的藝術品,相關團隊人員也已準備就緒……結果在疫情衝擊下,大大小小的展覽都取消了,就連每年定期與香港觀眾見面的巴薩爾藝術展都宣佈暫時停止現場活動,整個城市陷入恐慌情緒。

「我們認為,恰恰是在這個充斥著恐懼和謠言的時刻,我們才更需要藝術」,潘雅德說。「因為此時人們互相缺乏信任和理解,而藝術的使命,就是幫助我們以更美好的眼光看待世界。」

潘雅德  圖:橙新聞

藝術是文化之間的橋樑

VILLEPIN舉辦的第一個展覽名為「友誼與融合」,展出趙無極從1950年代至2000年代初的罕見畫作。趙無極是維爾潘家族的密友,完美地代表了融合的象徵——無極在中文中的意思是「沒有限制」,他表示藝術家接受了不同的文化身份,而這一主題下傳達的訊息,也正是2020年的社會中需要的力量。

在VILLEPIN過往的不少展覽中,都能看到主理人對時下現狀的反思。去年6至10月舉辦的「諸相非相?」展覽,深入探討藝術家眼中人臉的重要性。踏入科技時代後,人臉躲藏在面具背後,疫情下人們的臉更是長期被口罩覆蓋,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解讀對方的情緒,如何和他人溝通?展覽試圖研究在「人類面孔喪失」的情況下,人類對世界、對他人的看法將如何改變。

「人們總是問我,為甚麼這些畫價值連城,能夠觸動這麼多人,哪怕這些藝術家來自截然不同的地域?我認為這就是藝術的價值——無論跨越多遠的時間和距離,藝術創造了一種可以感動許多人的語言,是文化和時間的橋梁。」潘雅德說。

「韌性」令香港強大

事實上,縱觀潘雅德本人的成長經歷,就會發現他本人正是一個「跨越地域和文化」的存在。由於父親工作的關係,潘雅德出生於美國,在印度成長,其後去法國完成學業,大學畢業後在英國學習了一段時間,又來到香港。

「我覺得我的身份狀態非常適合香港,因為這裏是一個大熔爐,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潘雅德進一步解釋:「定義我們的,並不是我們的故鄉,而是我們都身處同一個地方,有類似的處境。更進一步定義我們的是我們想去的地方、正在進行的項目及對未來的熱情。」

潘雅德喜歡香港的原因,是他認為此地充滿活力、熱情和動力。「在香港,你每天都能迎接新的機會。而對講英文的人士而言,在香港生活也很便利。」在潘雅德眼中,令香港與眾不同的一點,是它的「韌性」:「無論哪場危機影響到它,它都能保持堅韌強大的狀態,並總會找到前進的方向。」

讓藝術超越商業化

普通人走入華麗畫廊總容易怯場,擔憂自己沒有藝術基礎知識,「看不懂」當中的深意。潘雅德笑:「我也從沒學過藝術研究……我的藝術研究就是生活本身。我的姐姐和媽媽是藝術家,父親是收藏家,他們不會教我如何品鑒藝術,告訴我甚麼好,甚麼不好,而是讓我培養自己的眼光。」

潘雅德認為,藝術是反直覺的,是感性而非理性。如果有人問他「該如何學習欣賞藝術品」,他會希望對方首先去除自己從教育中學習到的東西,用自己的內心感受、和藝術品產生共鳴。「藝術是關於自我理解的,藝術作品最終會反映出你是誰。」

「我認為一個藝術家早上醒來,思考的會是如何創造,如何看待世界。藝術幫助你從藝術家的角度看生活,他們提出的問題會幫助你過好自己的生活」,潘雅德說。他堅信,在如今的社會發展階段,文化會比金錢更強大。

誠然他也發現,在香港,文化起初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一門生意,然而人們漸漸意識到,市場不僅是出售、購買藝術品的平台,參與者還需要一步步提升對當中內容的認識,讓藝術家在這裏成長,增強創造更多文化活動和項目的能力,讓人們生活在藝術之中。

在潘雅德眼中,香港近年來已經漸漸成為將藝術超越商業化的平台,不少大型博覽會、藝術展、拍賣行都積極開發香港市場,本地也落成了不少新的博物館,出售、儲存、修復、保險等各相關單位良性互動,共同維繫這個日益成熟的藝術品市場。他認為,香港可以在此基礎上,從價值增值的平台轉變為價值創造的平台,成為可以獨立輸出觀點和態度之地,藝術家們可以在此進行創作和獲得切實的成長,而不僅僅是出售作品。

從西方國家的角度來看,潘雅德承認不少人對香港存在誤解,擔心香港的未來不受控制,也會過分簡化香港複雜的處境。在他個人眼中,「香港永遠不可能做到完美,但也不會變得更糟。」他認為香港中西交匯的特色和優秀的溝通管理能力,讓它完全能勝任「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職責。

「我去過亞洲很多地方,但香港是我毫無疑問的最愛。我喜歡這裡的原因是,香港不只是生活在它過往的資源和傳承中,而總是向前看——人們總是在談論新的項目、全新建設的大灣區、新的聯繫、北部城市、填海土地、明日之地……」他希望自己和VILLEPIN也能在當中出一份力,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合作,向更多人展示來自香港視角的獨特世界觀。

圖:橙新聞

圖:VILLEPIN網站、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