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劉守英:因地製宜持續推動城鄉要素雙向流動 構建城鄉融合都市圈體系

2月18日,廣東省委、省政府在深圳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此次龍年廣東第一會聚焦產業與科技互促雙強主題,勾勒出新一年的發展藍圖。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作為廣東智庫專家代表,向與會者展示了他對廣東未來發展的深度思考。

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百千萬工程”劍指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最突出短板,重點關注強化縣域高質量發展的牽引作用、輻射效應,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劉守英強調了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性,提出城鄉融合是都市圈的基本方向,而完善城市體系,推動農業產業革命是推動廣東省縣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劉守英建議,廣東實施“百千萬工程”一定要因地製宜走好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率先從高度城市化的階段轉向城鄉融合階段,應以城鄉融合破除單向城市化思維,持續推動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構建完善都市圈體系,並將縣鎮村納入都市圈統一規劃體系,促進城市和鄉村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劉守英。資料圖劉守英。資料圖

以城鄉融合的思維推進城鄉都市圈建設

南財對話:廣東該如何破解當前區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

劉守英:過去廣東城鄉區域差距拉大,是傳統經濟分工模式的結果。近二十年來,廣東一直在致力解決珠三角和非珠三角地區的不協調問題,下一個階段廣東也需要重新對不同發展區域進行定位。

廣東的“百千萬工程”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因為廣東的發展階段很特殊,大灣區是高度城市化的區域,與城市化水平相對較低地區的高質量發展是不一樣的。

如在2023年中國工業百強區中,廣東、江蘇均占21席,並列全國第一,深圳龍崗連續6年位居工業百強區榜首,珠三角城市群的經濟聚集度居國內各大城市群首位。同時,2023年廣東共有112個鎮上榜全國千強鎮。

因此,一方面,廣東的“百千萬工程”一定要在灣區經濟的大格局下,在城鄉融合的階段上,謀求全方位的高質量發展。我們不能把“百千萬工程”僅僅等同於項目工程,它更是一種發展理念。

另一方面,廣東“百千萬工程”一定要並行考慮城市和鄉村兩個空間,考慮到廣東各區域差別大的省情,珠三角與非珠三角地區應該是有不同的標準,這才是典型的高質量融合形態,才能形成村鎮縣(區)的整個城市連續體。

比如現在珠三角、非珠三角地區的高質量建設,最關鍵的是處在一個如何找準定位、因地製宜發展的階段。我覺得現在廣東各地方政府,尤其是區縣鎮政府一定要頭腦清醒,把自己的定位找準再去謀局,找到自己新的發展定位,這一點至關重要。

像珠三角地區要瞄準世界,發展先進製造業,通過產業轉型與迭代升級,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製造業區域,而不能停留在過去靠土地租金、勞動密集、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上。

而對於非珠三角地區而言,過去珠三角以出口為導向的傳統產業,或許並不都能適應非珠地區的經濟形態,部分產業轉移後反而可能陡增要素成本。

在區域產業轉移過程中,未來非珠三角地區或許會在當地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轉移與擴展,但最終轉移的產業能否在當地順俐落地生根,還是要取決於當地的主導產業和市場環境,這些新的產業一定是在現有的市場需求下新長出來的果實,而非簡單移花接木的結果。

以文化振興為例,當前非珠地區倡導的文化振興,不是敲鑼打鼓弄幾個文旅項目就能搞定的,文化振興最終還是要落腳到當地人文環境如何有效賦能地方經濟發展問題上。因此,在“百千萬工程”協調發展的過程中,不能簡單只是政府資源的調配,更要注重本身營商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創造。

南財對話:如何讓資源要素更公平有序地流動,進一步完善都市圈結構下的城市體系?

劉守英:當前,廣東發展空間實際上是城市和鄉村相結合、城鄉平衡的發展模式,但支撐貢獻不足、內部聯繫較弱、區域發展不平衡始終是城鄉融合發展的困難所在,當前距離全域建設“大都市—中心城市—縣鎮村”的城鄉空間連續體還有一定距離。

目前廣東已進入城鄉融合階段,要破除單向城市化思維,關鍵在於增加城鄉連續體系的融合度、可連接性和要素流動。在此基礎上,要完善都市圈結構下的城市體系,一是要有走在全球創新前列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市,二是有星羅棋布的強大的鎮域,三是要有強大的、富裕的鄉村。

特大城市、中心城市如廣深應進一步提高空間和人口聚集度,提高效率,對標國際大都市的經濟密度和創新能力。次中心城市如佛莞中珠等則需強化公共服務功能,承載新增人口城市化。

同時,專業鎮應突出經濟功能,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成為城市體系的重要節點。外圍縣和涉農鎮則應成為城鄉融合的主要樞紐,聚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各類新業態。

而村則需要重構鄉村系統,打破碎片化格局,成為城鄉連續體的一環,吸引城市元素下鄉,推進嶺南傳統文化複興。

下一步,廣東應以城鄉融合的思維推進城鄉都市圈建設,破除單向城市化思維,構建完善都市圈體系,並將縣鎮村納入都市圈統一規劃體系,包括土地利用體系和公共設施投入體系等,以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構建成體系農業產業鏈

南財對話:在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應該如何保護農民的市民權利和財產權利?

劉守英: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各地還要重點考慮本地與外地的人才融合問題,形成開放包容的人才環境,能讓外地人才能在廣東落得下、能紮根,在廣東下一輪城鄉融合中發揮關鍵作用,大家能夠在同一片藍天待遇下共享發展成果。

一方面,要注重保護農民的城市權利,培育外來人口的“城市圈”,讓進城農民真正在其就業地、工作地實現市民化,實現平等就業和平等分享公共服務,包括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當“農二代”融入城市後,“農三代”自然就在城市生活了,這樣就利於農民市民化的穩步推進。

另一方面,要注重保護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利,通過深化縣鎮村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釋放縣鎮村發展活力、潛能。通過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來推進要素下鄉、創造價值。同時,繼續深化宅基地和農村建設用地的改革,推進從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到統一的土地權利體系、土地利益分配體系和規劃體系的建設,進一步推進城鄉融合和鄉村振興。

南財對話:當前應該如何推動以要素重組升級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革命?

劉守英:鎮域經濟的發達是縣域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產業興則鎮域興,在專業鎮基礎上,珠三角地區形成一批工農“雙強”的縣域經濟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千億元、農業總產值接近或超過100億元。依託強大製造業支撐、超8000萬人口的巨型消費市場需求,未來珠三角縣域農業總產值平均可達300~500億元。

高度發達的科技、高效率的要素組合和勞動生產率,以及有獨特競爭力的產品是農業現代化的標誌。

在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過程中,要推動以要素重組升級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革命,通過提高單位土地的報酬,構建形成包括基地、生產、加工、運輸和市場等成體系的農業產業鏈,持續推動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提高農業產業競爭力。同時,推動建立一縣一業的產業體系,發展精緻農業道路,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率,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

(作者:程浩,喻淑琴,鄭瑋,實習生陳聰,程冰雨 編輯: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