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核酸檢測、防控限流、線下授課,十問京版新冠「乙類乙管」方案

經過三年抗疫,新冠將於1月8日正式實施「乙類乙管」。

今日(1月6日),北京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第433場新聞發佈會,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治工作總方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監測預警工作方案等多個文件,明確「乙類乙管」後的各類防治舉措。

記者注意到,對於核酸檢測、線下授課、抗病毒藥物儲備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文件中均進行了明確。

關注1

核酸檢測還做嗎?

社區(村)居民根據需要「願檢盡檢」,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

學校、幼兒園不再開展全員核酸篩查,師生員工出入校門和校園公共區域無須提供核酸證明。非疫情流行時,校外人員進校不再查驗核酸證明。疫情流行或嚴重時,學校可查驗校外人員核酸證明。

對醫療機構收治的有發熱和呼吸道感染症狀的門急診患者、具有重症高風險的住院患者、有症狀的醫務人員,根據鑒別診斷需要,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按照醫保規定報銷。

疫情流行期間,對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集半場所的工作人員和被照護人員定期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

對社區(村)65歲及以上老年人、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嚴重糖尿病患者等重症高風險的社區(村)居民、3歲及以下嬰幼兒,出現發熱等症狀後及時指導開展抗原檢測,或前往社區(村)設置的便民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

外來人員進入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脆弱人群聚集場所等,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並現場開展抗原檢測。

按照「數量合理、佈局優化」原則,鼓勵醫院和第三方檢測機構,主要依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在各街(鎮)設置3-5個便民核酸采樣點,並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動態調整。

此外,按照「願檢盡檢」原則,核酸檢測實行單人單管,取消混管檢測。保障零售藥店、藥品網絡銷售企業等抗原檢測試劑充足供應。

關注2

社會面還會限流嗎?

根據疫情風險評估,結合首都疫情防控實際需要,以區為單位,分級分類實施社會面疫情防控響應措施。

非疫情流行時,原則上不採取限流措施,積極開展疫苗接種,落實個人防護、保持人際距離、加強通風消毒、健康監測、抗原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措施。陽性感染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不提倡帶病工作學習。

疫情流行時,患有基礎病老人、孕婦、兒童儘量減少人員聚集並避免前往人員密集、通風不良場所,密切監測個人健康狀況,出現相關症狀時及時開展核酸或抗原檢測。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等重點機構限制聚集性活動,原則上實施封閉管理,定期開展核酸或抗原檢測;根據疫情風險,涉疫中小學或學前教育機構短期內可採取臨時停課措施;根據區域疫情形勢和居民意願,適當控制農村集市、廟會、文藝演出等聚集性活動規模和頻次;重要活動時查驗參加人員核酸或抗原檢測陰性證明。

疫情流行嚴重時,經報請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後,相關區可採取從嚴管理重點機構,集體單位採取彈性工作製;控制大型活動及聚集性活動;控制營業場所、餐飲場所人流數量,保障生活供應前提下,適當縮短營業時間;降低社會面流動性;嚴格高校校園管理等防控措施,並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進行動態調整。

關注3

學校會因疫取消線下教學嗎?

非疫情流行時,學校、幼兒園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

疫情流行時,高校校園內可實施分區管理;中小學校、幼兒園採取嚴格的封閉管理,根據疫情風險,涉疫中小學或幼兒園短期內可採取線上教學或臨時關停。

疫情流行嚴重時,控制大型活動及聚集性活動,嚴格高校校園管理。疫情解除後,要及時恢復正常教育教學。

學校、幼兒園發生疫情後,及時採取減少人際接觸措施,延緩疫情發展速度。高校可實施線上教學、調整教學安排等措施,提醒與感染者共同居住、學習、工作的師生員工做好症狀監測。中小學校以班級為單位,由學校所在區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提出並實施防控措施。幼兒園可採取臨時關停措施。

關注4

抗病毒藥物哪能買到?

分級做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中藥、對症治療藥物、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藥物的供應保障。動態加強市級儲備中針對新冠病毒感染的實物儲備、藥品產能儲備及轄區藥品儲備力度,並做好需求統籌調度。

各醫療機構動態監控相關產品庫存情況,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按照三個月的日常使用量動態準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中藥、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藥物、解熱和止咳等對症治療藥物。

藥品零售企業在經營範圍內提升解熱、止咳、抗生素和抗病毒等藥物的採購,增加庫存量,提供便民售藥服務,緩解醫療衛生機構供藥壓力和門診壓力。

關注5

如果病毒變異嚴重,還會開展防控嗎?

北京嚴格落實國家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要求,並密切關注國內外疫情變化趨勢和病毒變異情況,對於出現具有公共衛生學意義新型變異株的重點國家入境人員和國內地區人員,經報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同意後適時採取臨時性防控措施。

關注6

疫情監測還繼續嗎?

「乙類乙管」之後,北京仍將開展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監測。通過多源、多渠道收集和監測分析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相關數據,瞭解掌握北京市疫情流行水平、發展規律和病毒變異情況。

開展市民核酸和抗原檢測監測。通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信息系統和抗原檢測信息平台,收集、彙總社區(村)居民自願核酸和抗原檢測、重點行業及重點機構人群核酸篩查檢測、醫療機構就診人員核酸檢測等數據結果,動態分析和監測各類人群感染水平及變化趨勢。

開展醫療機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監測。通過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開展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診斷和網絡報告,監測和分析研判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變化趨勢。基於現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哨點監測醫療機構,每日監測和動態分析門(急)診就診人數、具有急性發熱呼吸道症狀人數以及住院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人數。

開展社區感染水平監測。隨機抽取北京市社區(村)居民,開展全部家庭成員的社區(村)人員感染水平調查。動態開展居民感染情況網絡問卷調查。

開展入境人員核酸檢測監測。與北京海關共同建立入境人員核酸檢測監測機制,定期採集一定有發熱等新冠樣症狀且抗原陽性入境人員樣本進行核酸檢測和基因測序,動態分析入境人員新冠病毒陽性情況和病毒毒株變異情況。

開展新冠病毒病原學監測。依託全市哨點醫院監測、聚集性和暴發疫情監測,開展新冠病毒病原學監測及變異株監測,實時掌握各人群病毒陽性率、變異株構成及變化趨勢。

基於多維度監測數據開展定性分析,實時監控疫情發展態勢、疫情高峰及波及範圍。在定性分析基礎上,綜合考慮疫情流行強度、嚴重程度和醫療資源佔用等因素,建立完善專家風險研判機制,提出疫情風險分級建議,實現分域定量預警。

關注7

今後感染了去哪裡治療?

未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輕型病例,採取居家自我照護;

以肺炎為主要表現的重型、危重型病例,原則上在定點醫院集中治療;

普通型病例、高齡合併嚴重基礎疾病但病情穩定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以基礎疾病為主的重型、危重型病例,以及基礎疾病超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救治能力的,血液透析、孕產婦、腫瘤放化療等患者,在各二、三級醫院治療。

各區要根據患者基礎疾病、專科疾病及醫療機構收治能力情況,加強轄區醫療資源統籌力度,及時分流收治;對於超出遠郊區三級醫院收治能力的,可通過城鄉醫院對口支援關係申請幫扶醫院等方式,予以會診及轉診。鼓勵通過遠程醫療、互聯網醫療等方式,為患者提供線上服務,提高服務效率。

關注8

新冠救治如何支付?

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實施分級分類收治並適時調整醫療保障政策。

對醫療機構收治的有發熱和呼吸道感染症狀的門急診患者、具有重症高風險的住院患者、有症狀的醫務人員,根據鑒別診斷需要,開展抗原或核酸檢測,按照醫保規定報銷。

保障重點人群醫療健康服務。經醫生診斷後,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氧氣相關服務,按醫保規定報銷。

關注9

疫苗還會「更新」嗎?

方案指出,加快廣譜大分子抗體藥物、小分子口服新冠藥物的研發,推進應對變異株、防感染疫苗的研究應用,並在京逐步形成規模化生產。保障納入緊急使用的新型疫苗穩定供應,支持企業做好生產設備、上下遊原輔材料預儲預置,服務加快擴產項目建設。穩定解熱鎮痛類藥物生產供應,安排專人強化服務保障,協調保障外埠關鍵原料供應。

關注10

疫情仍在流行,養老院怎麼辦?

養老院入院人員必須查驗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現場抗原檢測陰性結果。

工作人員每週開展2次全員核酸檢測,在院老年人每週開展2次核酸或抗原檢測,工作人員與老年人的檢測隔日交替開展;在封閉管理期間,工作人員每天開展1次核酸檢測,在院老年人每週開展2次核酸或抗原檢測。

養老機構內如發現陽性感染者,應在各區衛生健康、疾控部門專業人員上門評估指導下,按照「一院一策」原則,立即調整人員分區及密度,落實轉移居住、分級分類診治及終末消毒等措施,並立即開展全員核酸或抗原檢測,後續根據檢測結果和風險評估情況確定核酸檢測頻次。建立完善院內感染者轉運機制,明確養老機構就診定點二三級醫院,與其建立救治綠色通道機制,對機構內感染人員第一時間隔離、轉運和優先救治。

編輯 劉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