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涪州”,尋找荔枝道起點

採訪團在重慶市涪陵區百勝鎮尋覓荔枝道遺存。

重慶市涪陵區地方誌研究室主任周烽介紹荔枝道相關藝術雕塑。

重慶市涪陵區百勝鎮回龍村村委會主任湯建明帶領採訪團成員尋找荔枝道。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喻言 肖洋 羅軒 重慶攝影報導

自唐朝以後,荔枝道成為曆代各朝通往四川、重慶的交通要道、貿易通道。特別是明清時期,更是成為眾多商賈入川的必經之路。

作為古蜀道系統中的重要一員,荔枝道如今是怎樣的面貌?日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尋路蜀道”大型人文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重慶市涪陵區(唐代稱涪州),尋找荔枝道的起點。

沿著曆史故事尋找古道

重慶境內的荔枝道道路本體,如今是什麼狀況?9月底,採訪團在涪陵區百勝鎮回龍村村委會主任湯建明及幾位村民的帶領下,和涪陵區經濟作物發展中心的幾位專家一起,在重慶市涪陵區百勝鎮叢林鄉與長壽區交界處的山林中,尋覓荔枝道。

進入深山大概1個小時後,採訪團首先找到一座石橋,這是以往百勝鎮居民到長壽區雲集鎮趕集的必經之路。作為此次尋找荔枝道的“領路人”,湯建明說,這條路是他從小到大趕集的“近道”,被當地村民認為是運送荔枝的必經之路。

初秋的山林幽穀,霧氣蒸騰,荒草叢生。湯建明介紹,這裏離給楊貴妃送的荔枝的產地——荔枝園大約20公里,現在已很少有人經過。

沿著銅岩溪向北繼續前行20多分鍾,眼前出現了一個個條狀的厚重、古舊、帶著年深日久馬蹄行走痕跡的石板,靜靜地躺在穿山而過的溪水旁。“這是一段古道!”一行人都很激動,有人還忍不住用手摸了摸石板。剛下過雨的山中,石板、石梯上泛出青苔的顏色,細膩光滑。石板之間長出鬱鬱蔥蔥的植物幼苗。

“這段石板路是我們發現保存得很完好的一段古道。從這裏繼續向下走,就可以到長壽區雲集鎮。”湯建明指著地上的青石階梯說,住在附近的老人都知道,這條“近道”是以前給楊貴妃運送荔枝的路,但隨著老人們的離世,年輕人對這條路的記憶越來越少。

這段隱藏在大山深處的荔枝道,平時人跡罕至,偶爾也會遇到外面的探訪者。重慶市涪陵區地方誌研究室主任、涪陵區作協主席周烽這些年接待過幾撥人,“這條古道現在很少有人來找了。七八年前有過一次,四五年前也有過一次,你們是第三批。”

涪州荔枝園留名已久

在《涪州圖徑》《太平寰宇記》《輿地紀勝》《方輿勝覽》《蜀中廣記》等曆史文獻中,除了對涪陵荔枝有記載外,還都提到一個叫“荔枝園”的地方。這個園子,被判斷是為了讓楊貴妃能吃上好的荔枝而建,又名“妃子園”。

對於這個荔枝園的具體方位,南宋王象之在《輿地紀勝·夔州路·涪州》中記載,“妃子園在(涪)州之西,去城十五里,荔枝百餘株,顆肥肉肥,唐楊妃所喜。”南宋詩人範成大在《吳船錄》中也寫道:“自眉嘉至此,皆產荔枝。唐以涪州任貢,楊太真所嗜,去州數里,有妃子園。”

由於這些文獻的存在和流傳,很多人相信,唐代天寶年間(公元742年-756年),那些產自涪州、然後被快馬加鞭送往長安給楊貴妃吃的貢果荔枝,來源之處,“荔枝園”是重點點位。千百年來,無數涪陵當地或外地到涪陵的文人學者,對涪陵荔枝園及荔枝道進行吟誦和書寫,留下了許多濃墨重彩的詩章。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楊貴妃隨唐玄宗逃離長安,在馬嵬坡香消玉殞後,“涪人懲荔枝之害,芟夷不遺種。”涪陵荔枝園逐漸冷寂而荒廢。時光更迭,曆經歲月滄桑,荔枝園逐漸消失在曆史深處。但荔枝園這個名字,卻成為一個文化符號,一直流傳下來。

在涪陵尋路蜀道期間,採訪團在周烽的帶領下,來到位於長江南岸的涪陵江南濱江公園。這裏屬於鬧市區,公園緊挨著繁忙的馬路和高高聳立的樓盤。在公園里可以看到一座刻有“荔圃春風”字樣、高近10米的牌坊和四組生動展示快馬加鞭驛吏運送荔枝的雕塑。牌坊上有主聯: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次聯:古道通古都,江流毓江城。

據周烽介紹,“荔圃春風”以牌坊為主體,輔以“種荔枝、采荔枝、運荔枝、品荔枝”雕塑群表現荔枝道的起點和種植、採摘、運送、分享荔枝等全過程,再現唐代涪州的曆史盛景。這個景點於今年6月揭幕,是涪陵區最新打造的一座城市文化地標,也是涪陵打造的濱江文化旅遊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相關文獻資料可以判斷,這裏屬於唐代荔枝園原址所在的片區。這裏算是荔枝古道的起點。”走在長江南岸,周烽眺望著江面,手指著北岸說:“當年貢京的荔枝,就是從這裏渡江,前往重慶市長壽區、墊江縣、梁平區,四川省大竹縣、達州市……”

唐代巴蜀地區盛產荔枝

西南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藍勇教授曾對曆史上巴蜀地區荔枝種植和分佈進行過細緻考察:唐宋時期,北緯31度以南的成都、重慶、宜賓、瀘州、涪陵、樂山、萬州和雅安等地的河穀地帶均有荔枝種植記載。其中,宜賓、瀘州、樂山和涪陵四地產量最大,質量最好。藍勇認為,荔枝的生長需要基本的熱量條件,曆史氣候研究表明,唐代是中國的一個暖期,氣候比現在溫暖,因此唐代四川盆地內大面積的荔枝分佈,恰好是當時荔枝生長的北界。

中國地理學會曆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四川大學曆史地理研究所所長李勇先表示,天寶年間,巴蜀地區給京城貢荔枝的種植地,很可能不止一處。除了涪州荔枝園,涪州樂溫縣(今重慶市長壽區)和瀘州市合江縣也是兩個常被提到的地方。

在《唐代交通圖考》中,曆史學家嚴耕望提到,“涪州荔枝之佳者產於州治西北一百一十里之樂溫縣。縣在樂溫山北三四十里溶溪水(今龍溪河)西岸,約今萬順場、葛蘭場地區,奉貢所資蓋出於此。”荔枝佳品,或與地氣有關。相關材料記錄,樂溫縣因樂溫山得名,樂溫山“地氣常溫、禾稼早熟”。成書於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記》中記載,涪陵地區,唐宋時為“涪州”,其下樂溫“縣地頗產荔枝,其味尤勝諸嶺”。

唐代詩人杜甫在《解悶十二首》中寫道:“憶過瀘戎摘荔枝,青峰隱映石逶迤。京中舊見無顏色,紅顆酸甜只自知。”其中,瀘戎指今瀘州、宜賓一帶。合江自古為瀘州轄地。聞名遐邇的合江宋代石刻中,有一塊宋代墓葬中的《侍女圖》,圖上清楚地雕刻有荔枝裝飾圖案,這是唐代合江盛產荔枝的實證。

合江的貢京荔枝由驛站快馬運到城東史壩水驛,由史壩的驛船走水路下運到涪州起岸,轉由陸路驛站以驛馬經荔枝道、子午道晝夜兼程送到京師長安。

荔枝已不是涪陵主要經濟作物

從唐至今,時間的車輪已駛過1000多年。由於城市發展等原因,涪陵市區已很少有大片荔枝樹的身影。但在涪陵的部分沿江鄉鎮,仍種植有荔枝。

南沱鎮睦和村是涪陵區規模種植荔枝的地方之一。“從2000年開始,我們就引進了多個荔枝品種,包括大丁香、紅繡球、妃子笑、絳沙蘭、黛綠等。現在每年7月左右,有200多畝荔枝樹可以掛果。”睦和村一村民說。

同行的重慶市涪陵區經濟作物發展中心農藝師毛英傑站在睦和村一處荔枝園邊說,睦和村是涪陵區種植荔枝最多的一個村子。種植的荔枝樹大概400畝,都是2000年以後培育的優良品種,果實7月成熟。“當下,荔枝已不是涪陵的主要經濟作物,總體種植規模不算大,整個涪陵區大約有1700多畝。涪陵區果樹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柑橘,有20.5萬畝。”他說。

現居成都的重慶涪陵籍詩人、作家李永才2022年11月在媒體上公開發表的文章《尋蹤探跡荔枝園》中寫道,20世紀60年代,涪陵重建荔枝園,從1962年至1980年,從四川合江地區引進3萬餘株荔枝苗,或因氣候及水土差異,僅成活300餘株。進入21世紀,為挖掘唐代荔枝園曆史文化,涪陵又在距城區西南6公里的大梁山規劃建設荔枝園景區,以仿唐代建築為主,建有荔枝樓、荔枝亭、荔枝碑林和貴妃祠等,栽種荔枝幼苗3萬餘株及一些優良荔枝樹。直到2000年前後,在涪陵沉寂多年的荔枝,彷彿從一場大夢中醒來,又重新煥發了生機。長江沿岸遍種荔枝,尤其是位於長江南岸下遊30公里處的南沱鎮睦和村,更適合荔枝生長。

荔枝已成涪陵的一張名片

如今,荔枝道道路本體在重慶涪陵已不再承擔交通功能,荔枝也不是當地的主要經濟作物,但荔枝道所衍生的相關傳說卻在這座江城的文脈中流淌。荔枝希望小學、荔枝街道、荔圃路、荔圃春風……涪陵市區這些與荔枝相關的地名,也在無聲印證著這座江城與那段曆史的深厚淵源。

“驛傳荔枝”成為後世很多文人諷喻的對象,也讓荔枝道在被外界初步瞭解時,容易產生認知偏差。周烽說:“不管荔枝道或者荔枝道的前身最初為何被打通、修整,但從曆史客觀上來說,荔枝道的存在,積極意義不容忽視。就本地而言,至少能證明兩件事,第一,唐代涪州物產豐富;第二,在唐代,重慶和關中地區就有地理上的溝通和聯繫。”

一條荔枝道,巴蜀一家親。在尋訪荔枝道起點的過程中,採訪團成員們也深深感受到川渝之間深厚的曆史聯結。如今兩地正大力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荔枝道作為文化遺產的現代價值發揮方面,雙方同心協力,一定會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