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隊》影版、劇版、原著「找不同」丨圖數館

《三大隊》無疑是2023年冬天影視市場最火熱的IP。

作為短篇紀實文學《請轉告局長,三大隊任務完成了》的系列影視化作品,12月15日電影《三大隊》率先上映。該片由陳思誠監製,戴墨執導,張冀編劇,張譯領銜主演。該片幾乎真實還原了原著絕大部分情節,講述了刑偵隊長程兵帶領三大隊辦理一起惡性案件的過程中導致嫌犯之一意外死亡,三大隊被判入獄,但程兵始終沒有放棄對正義的堅守,出獄後仍以普通人身份持續多年追蹤在逃嫌犯。截至今日,該片票房已破5億,豆瓣評分7.8。

電影《三大隊》劇照。

電影熱度持續,12月21日,電視劇版《三大隊》也在愛奇藝無縫銜接播出。該劇由《獵罪圖鑒》的導演邢鍵鈞導演及編劇,秦昊領銜主演。由7000餘字的短篇文學改編為24集的電視劇,劇版對《三大隊》進行了大量改動和擴充。無論是案發時間、犯罪嫌疑人身份、追兇時間以及追兇過程等都更強調命運感,主要講述程兵等三大隊成員歷經命運改變後,作為普通人堅持追查命案真相,最終活出內心的一口氣。該劇上線一週站內熱度飆升至9000,豆瓣評分7.4。但大刀闊斧的改編、電影播出在前等,都導致劇版在多番比較下口碑良莠不齊。

電視劇《三大隊》劇照。

據悉,影版、劇版《三大隊》都由萬達影視參與出品,開機時間僅相隔兩個月左右,是業內「影劇聯動」開發最密切的一次嘗試。新京報記者梳理了《三大隊》影版、劇版和原著之間的情節差異。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不同受眾也對「三大隊」,對「程兵」的選擇與命運,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想像。但兩版《三大隊》引起的討論背後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影劇同期開發」存在怎樣的優勢與風險?我們該如何理性客觀地審視影、劇相差甚異的改編方式?

設計/新京報張瑤

「影劇聯動」益處多

《三大隊》並非業內第一部影劇同期開發或影劇聯動的樣例。過往就有影劇同期開發且播出時間較接近的,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年電視劇版在1月底播出,而電影版則在8月上映。另外大多數是明顯存在開發先後的,比如《愛很美味》,2021年劇版成為口碑黑馬後,出品方決定開啟同名電影項目,直到2023年才與觀眾見面。而今,越來越多IP像《三大隊》一樣,正在同時進行影、劇開發,且幾乎同一時間拍攝,播出時間也實現重疊。

究其原因,口碑和票房之外,「影劇聯動」模式為出品方帶來的益處遠大於風險。一方面,優質IP是市場的稀缺資源,供不應求。過去很多出品方都會一味囤積IP以便滿足電影、電視多方開發。但真正孵化一個IP的週期是漫長的,結果往往是,要麼一些IP存在誤判——開發雞肋,不開發浪費;或者一些IP多年未開發成功,其內容早已過時,導致資源浪費,投入也打了水漂。但「影劇聯動」可以讓出品方在優質IP上「一魚多吃」,同時開發影、劇兩個項目,縮減週期的同時,也可最大程度挖掘IP內容價值,降低公司在項目選擇上的風險。另一方面,降本增效的市場環境讓出品方更加謹慎,「影劇聯動」前一個版本先問世,經過市場檢驗並持續發酵了一段時間熱度後,都可以順理成章地為另一版本帶來觀眾基礎、天然的曝光度和討論熱度,同時也可延長前作的長尾效應。出品方可一舉多得減輕營銷宣傳的成本和壓力。

電影版和電視版《三大隊》分別由張譯(上)和秦昊(下)飾演程兵。

前作口碑普遍優於後作

雖然「影劇聯動」已成為市場普遍認可的開發模式,但弔詭的是,絕大部分IP似乎都是前作口碑優於後作,無論前作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電影版在楊洋、劉亦菲的加持下票房破5億,但豆瓣評分僅4.0,與半年前劇版引起的轟動效應相距頗遠。《愛很美味》的影版在故事上無縫銜接劇版,並邀請到原班人馬拍攝,但卻被劇粉評價「避開觀眾的所有期待」,直言劇情為了短時間製造大量戲劇性,堆砌矛盾衝突,卻丟失了劇版對於女性議題和社會話題的深入討論。目前《三大隊》的影、劇兩版相繼播出,相差甚遠的劇情也是觀眾爭議最多的地方。

劇版《愛很美味》收穫正面評價。

實際上在內容創作方面,「影劇聯動」存在口碑跌落風險是可以預見的。電影和電視劇的受眾有所差異,不同的藝術形式決定其戲劇結構也截然不同。電影由於時長局限性,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劇情的跌宕起伏、人物命運的高低轉折,以極具戲劇張力和矛盾衝突的設計,追求讓觀眾每一刻都保持緊張感。而電視劇更注重「細水流長」。創作者有充足篇幅展開每一個人物的故事,以多線程敘事結構深入展現人物的命運、成長、變化 ,其更強調通過一步步鋪陳讓觀眾慢慢沉浸在劇情之中,理解創作者的表情達意。

以《三大隊》為例。原著雖有近乎完整的故事線,但細節不多,無論是電影版和電視劇版都需進行內容擴充,只是「少」與「多」的區別。影版編劇張冀曾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談及改編原則。他表示,現實主義不是照搬,而是要保持虛構創作的能力,只是這種虛構並非「無實之虛」,而是「有實之虛」。比如原紀實文學中程兵為了追兇到多地工作,但每份工作都做到了極致——他在貴州當送水工的那9個月,水站的桶裝水銷量漲了50%。而電影沒有呈現這一部分,而是改編為:為了追兇,三大隊成員中的馬振坤在長沙開了個夜市攤,結果比在老家生意都好。比如電影版中王二勇喜歡玩俄羅斯方塊遊戲機、鏡子後面的恐怖人臉,這些細節都成為程兵最終抓住王二勇的關鍵線索,但卻都是編劇虛構的擴充。在他看來,這些細節是屬於追兇電影中常見的類型片設置。

電影版《三大隊》程兵和戰友們追兇。

而對於劇版而言,電影版的擴充方式其實是難以支撐體量的。因此我們看到,電視劇用了更大筆墨描寫程兵的婚姻關係、與女兒的關係,試圖用這些填白讓他的落魄、內疚更為極致;劇版也並未如原著和影版一樣,讓程兵出獄後直接追兇,而是讓他去洗車行工作,且用了長達四集去講述他如何被入獄磨平了棱角。同時,劇版為了對程兵追兇執念的進一步加深挖掘,試圖讓人物命運更加豐滿,在第10集之後再次對原作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編和擴充:程兵不再只是默默地以普通人身份尋找線索,而是走上一條充斥著跌宕凶險的追兇之路,路途中編劇還增加了他和其他犯罪分子鬥智鬥勇的戲劇化想像……

電視劇版《三大隊》追兇追到了海外。

電視劇版《三大隊》增加了程兵的前妻再婚生子的情節。

新京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沒看過影版的觀眾認為劇版是「還不錯的類型劇」;而看過影版的觀眾則認為電視劇太拖遝且「魔改」,影版才是對紀實文學的尊重與還原。不同受眾對「三大隊」、「程兵」的選擇與命運有著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想像。但在「影劇聯動」中,我們很難避免觀眾「先入為主」帶來的思維定式。這種「超前期待」可以讓作品獲得更高的關注度,但也更容易陷入兩部作品口碑參差的尷尬境地。

可例證的是,今年電影《涉過憤怒的海》在尺度、話題、演技等方面都獲得大量認可和討論的情況下,劇版甚至剛剛宣佈開發就遭到了觀眾質疑:一部分人認為劇版很難達到電影的尺度,一部分則以影版標準來提議演員和導演的人選。但當我們跳脫出來審視,兩者都是依據原小說改編,若先開發的劇版後開發影版,觀眾是否就會話鋒一轉,用劇版來審視影版呢?影版是否就會變成「口碑較差」的那個?

據悉,當下市場還有許多優質IP亟待進行「影劇聯動」的考驗。例如今年的爆款劇《狂飆》即將開發電影版,口碑之作《消失的她》《去有風的地方》等也正在規劃短劇版。如何讓「影劇聯動」能保持一致的製作水準和質量口碑,是後續市場在挖掘IP內容價值時需要重點考量的。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