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談》觀點丨減重務必一次成功,避免多次反彈、惡性循環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每逢佳節胖三斤」,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你胖了幾斤?在減肥的路上,很多大基數體重人群除營養干預外,手術、藥物等手段也必不可少。在最新一期的新京報《健談》直播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減重及代謝外科主任醫師張鵬就給大家講講這些「不常見」的減重方式。

肥胖新定義:過度脂肪堆積引起的慢性疾病

「開春後,減重門診的患者確實有所增多,一方面,經過一個春節假期的快樂生活,營養比較好,有些營養過剩,另一方面,受影視明星賈玲影響,想複製她的減重方式。」張鵬表示,人們以前認為肥胖是一個健康問題,近些年則意識到其實是一個疾病問題,「國際上對肥胖新的定義為過度脂肪堆積所引起的慢性疾病。賈玲的減重方式細節並未披露,大家要避免盲目模仿。」

「肥胖可能帶來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張鵬指出,如代謝紊亂,胰島素抵抗、2型糖尿病,肥胖還會帶來高脂血症、脂肪肝、多囊卵巢綜合徵、月經不調、男性雄激素過低、尿酸代謝異常等,頸部脂肪過多導致人們呼吸道不通暢發生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腹部脂肪過多,壓迫消化道引起胃食管反流、壓力性尿失禁等問題;體重壓力過大導致骨關節炎等。此外,難治性高血壓也與肥胖有關。

有研究發現,至少有13種腫瘤與肥胖密切相關,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從大數據看,肥胖人群,尤其是中重度肥胖人群平均壽命與正常人的壽命相比至少縮短10年。

張鵬建議,BMI在24-28之間的超重人群,應強化生活方式干預,例如,正常情況下,人們每日需要1800-2200千卡,超重人群建議將每日攝入熱卡控制在1400千卡以內,健康運動的生活方式要求每週運動5次,每次30分鐘,超重人群的運動量需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加1.5-2倍。

BMI大於等於28為肥胖症,屬於疾病,需要進行醫學治療。可通過醫學營養治療、藥物治療或其他方法進行減重。如果BMI超過32.5,此時人們的多餘體重在正常體重的基礎上超過40斤,用常規的方式很難使體重回歸到正常水平,可以考慮使用減重手術的方法,使體重快速達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狀態。如果BMI超過40,此時人們的多餘體重在正常體重的基礎上超過100斤左右,就需要積極進行手術干預。如果BMI超過50,極重度肥胖人群,此類人群除積極進行減重手術外,還要做好手術後依然肥胖,需再次手術的心理準備。

手術減重、藥物減重要去醫院諮詢專科醫生

俗話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減重更是如此。張鵬強調,減重務必一次成功,避免進入減重-反彈-再減重-再反彈的惡性循環狀態。

張鵬指出,減重手術的要求為實際體重比正常體重上限多20公斤以上,BMI超過32.5以及BMI超過27.5且發生代謝紊亂的人群,尤其是2型糖尿病、脂肪型肝炎等人群。手術減重不僅可以有效減重,使體重回歸或者接近正常狀態,長期維持效果也優於其他各種減重方式,對於肥胖人群所合併的代謝疾病,術後獲得緩解的機率也較高。

最新研究發現,5年以內的2型糖尿病,通過減重代謝手術,2型糖尿病完全緩解的機率超過95%;2型糖尿病病程為5-10年,完全緩解的機率降至85%;2型糖尿病病程為10-15年,完全緩解的機率降至70%-75%;2型糖尿病病程超過15年,通過手術緩解的機率降為60%左右。

此類人群通過手術的方式,儘早干預,可以使自己的血糖、血脂、脂肪型肝炎、多囊卵巢綜合徵、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問題有更高機率恢復到正常。

很多人對手術都有恐懼感,張鵬希望肥胖人群先從樹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看是否能達到好的效果,再決定是否手術。減重手術後並不是萬事大吉,健康生活方式包括營養、運動的管理依舊是非常重要的。

全球已有多種減重藥物獲批,如減少脂肪在腸道吸收的酯酶抑製劑,奧利司他之類,抑制中樞食慾的藥物、抑制胃排空的藥物。我國已獲批的減重藥物有兩類,一類為酯酶抑製劑,奧利司他,大量臨床觀察發現,酯酶抑製劑的平均減重效果是3%-5%的減重;一類為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受體激動劑藥物,該藥單純減重在中國人群中的減重量平均為6%-12%。

張鵬指出,減重藥物是用於疾病治療,適用對象包括BMI超過28的肥胖症患者,以及BMI超過25的合併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使用減重藥物一定要把握適應症,需要前往醫院諮詢專科醫生瞭解自己是否需要使用相關藥物,並進行用藥前的檢查,如果不進行專科評估直接用藥可能對人體存在潛在的健康危害。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