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的熱辣滾燙|貴州⇆廣東 跨「粵」山海,敢闖敢拚赴「黔」程

寫在前面:

同飲一江水,山海一家親。貴州與廣東協作曆時27載,淵源深厚,兩地的文化交流愈加頻繁,人員來往也愈加密切,越來越多的企業家來黔投資、赴粵發展,攜手共進,追夢共富。

一個是「貴漂」潘泉在貴州施展「魔法」讓一方水土保持美麗;一個是「粵漂」莫忠宇紮根佛山32年,專注童裝領域艱苦創業,將貴商之聲傳播得更廣更遠。當粵黔兩地企業家在第二故鄉創業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又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他鄉亦故鄉,今天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異鄉情。

貴州→廣東

廣東佛山頂尖嬰童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佛山市貴州省商會會長莫忠宇:他鄉亦是奮鬥熱土

32年前,隻身從貴州銅仁來到廣東佛山打拚的莫忠宇或許不會想到,自己會從做童裝生意起家,一路將工廠開到國外,還擔任了佛山市貴州省商會會長一職,凝聚了一大批到佛山發展的貴州同鄉。

「黔」與「粵」的結合碰撞,敢闖敢拚的奮進力量,一片廣闊天地就此開啟。

3月1日,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頂尖嬰童服飾有限公司辦公室里,莫忠宇將他與佛山的故事娓娓道來。

莫忠宇原是體制內的一名工作人員,1992年因工作調動從銅仁來到佛山。彼時,改革開放的成效開始顯現,百業興旺。在一次偶然參加的全國童裝博覽會上,莫忠宇嗅到商機,覺得童裝產業及母嬰用品的市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我當時參加的童裝博覽會規模非常大,從來沒見過那麼大的場面,很震撼。通過現場與參展商的交談,也讓我第一次深入瞭解童裝行業。當時自己也就20多歲,年輕氣盛,總覺得外面天高海闊,想去闖蕩一番。」莫忠宇說。

這一次的參展讓莫忠宇深受觸動,回到佛山後他反復思量,在經歷了一番掙扎後,終於做了一個重要決定——下海經商。這一年是1998年,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一個新的起點。從此,他和佛山的緣分緊緊相連。

「世界童裝看中國,中國童裝看佛山。」作為國內童裝產業的發源地,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佛山就誕生了國內最早一批童裝加工作坊及工廠,後來不斷髮展壯大,成為全國最大的童裝生產基地。

雖然有著良好的外部環境,但剛開始接觸童裝行業的莫忠宇還是有些摸不著頭腦。於是,聰明好學的他向在展會上結識的一位老闆「取經」,從零開始,服裝設計、選顏色材質、畫紙樣、印花、縫紉、熨燙、包裝……一步步打基礎,不斷積累經驗。

學有所成後,2000年他在佛山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個童裝生產加工廠。

「工廠規模不大,只有30多個工人,訂單量也不多,但對我而言意義重大,意味著在這條賽道上,我有了一席之地。」回憶起剛挖到第一桶金的場景,莫忠宇至今歷歷在目。

莫忠宇工作照。

商海沉浮,比的是速度,看的是誠信。

為了談合作搶訂單,莫忠宇一個月有20天在出差,全國各地到處跑,他自嘲道:「做生意就是要快準狠,不是在出差,就是在出差的路上,感覺自己就像個‘出差達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隨著簽訂的訂單越來越多,莫忠宇的童裝生意也越做越大。從最初的30個人,增長到500多個人,再到後來慢慢發展壯大,國內國外共有四個工廠,員工總數達4000餘人。

「在廣東佛山、惠州,江西南昌,孟加拉國都有我的工廠,生產的產品包括衝鋒衣、防曬服、裙子類、毛衣類、套裝類等等,年銷售額可以達到5億元(人民幣)。」莫忠宇說。

30餘載風雨兼程,莫忠宇的商業版圖不斷擴張,除了童裝公司,還成立了一家餐飲公司、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一家貿易公司,實現了人生事業「雙飛躍」。憑藉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商業傳奇。2023年5月,他還當選為佛山市貴州省商會會長。

「文化和經濟的繁榮,讓佛山這座城市充滿活力和無限發展的機遇,也吸引無數人前來追夢。如今,我們貴州商會的會員企業有近200家,儘管身在異鄉,但我們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根。」莫忠宇目光如炬。

關於未來打算,莫忠宇表示,將繼續用那份敢闖敢拚的精神,朝著新的目標進發,開拓更為廣闊的天地。「我將帶領佛山的貴州籍企業家抱團發展,凝聚貴人力量,樹立貴商形象,同時發揮商會牽線搭橋作用,將佛山的創新理念、先進產業、資金優勢和貴州的生態環境、物產資源、後發優勢融合起來,助力粵黔兩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廣東→貴州

遵義鵬凱環境釀酒廢水治理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潘泉:守護河流清如許

「大學時,我和同學來貴州遊玩,那時就被絕美的貴州山水景色所震驚,加上10年前參與過黔西南萬峰湖環境綜合整治,我對貴州的興趣更濃了,山清水秀的模樣讓我唸唸不忘。」

2月23日,提及貴州印象,遵義鵬凱環境釀酒廢水治理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潘泉讚譽滿滿,表示他如今的工作正是為了讓這方水土保持美麗。

潘泉(右)工作照。

來到貴州已有兩年時間,潘泉被人問得最多的話是:飲食習慣嗎?會不會有地域文化差異?對此,他也總是笑而不語。

「公司是廣州的,但我本人是四川的噻,從遵義坐高鐵到成都只要3小時就能到,地緣接近,連飲食語言文化都幾乎相同,這是我成功融入貴州的最大原因。」潘泉說,

這兩年,潘泉和他的團隊在遵義仁懷、習水、赤水、餘慶、桐梓等地,聚焦把白酒產業污水處理工廠建好、管好、用好,有時一天往返500多公里,從早忙到晚,他們卻覺得,值!

望著手中的清澈的樣品,潘泉露出笑容。

每每看到股股透亮的清水排出,心中也彷彿流出一股清泉,是舒暢、是安心、更是在貴州的最大收穫。

東西岸協作引進企業落地後,在深耕白酒廢水技術服務基礎上,潘泉讓鵬凱環境越發認識到貴州市場資源豐富、營商環境好,企業在這裏能很好地發展。而他理解的「東西岸協作」是把先進技術、管理方法留下來,把貴州優秀的人才培養好,這才是真正的愛上貴州、融入貴州。

展望2024,潘泉希望,能有更多本地優秀人才加入鵬凱環境的大家庭中,在環境治理過程中,做出更多技術創新。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覃淋 潘先萬 李洋

設計 聶婧文

編輯 劉娟

二審 李劼

三審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