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城丨今年,株洲城市會有這些變化

株洲晚報融媒體記者/李軍

正式啟動至少5個「城中村」改造;

完成鑫盛路與早禾路新建工程等13個重點項目;

6月前開展一次城市體檢,推進大小田心、董家塅等片區的城市更新……

近日,全市住房城鄉建設和城市管理工作會議召開,會上透露的相關規劃,將在今年「刷新」城市面貌,影響你我生活。

過去一年,株洲的城市品質持續提升,透過規劃看今年,哪些變化會是你期待的?

通堵點、「活經絡」,連通促暢通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能直觀反映城市品質的提升。

回首2023年,株洲持續「舒筋活絡」,交通更為通暢,產業片區的協同越發緊密。

去年8月28日,株洲首座雙層跨江大橋——清水塘大橋歷經4年建成通車,迅速成為全城矚目的「顯眼包」。這道「赤色彩虹」是連通天元區與石峰區的新動脈,顯著改善了清水塘片區和市區的交通,也成為清水塘產業新城、軌道科技城、栗雨工業園及武廣新城協同發展的重要橋樑。

▲2023年8月28日,清水塘大橋建成通車。記者/劉震 攝▲2023年8月28日,清水塘大橋建成通車。記者/劉震 攝

去年9月底,千億大道對接淥楓大道通車,連接起淥口區漉浦廣場和蘆淞區航空城片區,打造了「株淥融城」的重要道路,促進了產業片區的開發。

數據顯示,2023年株洲實施市政基礎設施項目374項,完工105項,其中清水塘大橋、千億大道、淥楓大道、石峰大橋東西匝道等一批城區重點交通要道項目完工,讓城市暢通行動縱深推進。

縱覽2024年的規劃,我市將大力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打通交通堵點、拉通「斷頭路」,讓市民的交通出行更暢通。

規劃顯示,今年我市住建部門將完成鑫盛路與早禾路新建工程等13個重點項目建設,完成響田大橋拓寬改造、新文化路、藏龍路C段等重點項目;推動南塘路、響合路、規劃148路等一批「半拉子工程」完工。同時,建設人行天橋6處,拉通城區未貫通道路6條。

若規劃如期完成,以下場景就將出現:

——響田大橋拓寬改造後,拉通整個中環線,滿足雙向六車道的通行要求,顯著緩解響田大道東西交通擁堵;新文化路的完工,在新華路與東環線之間增添一條新通道;響合路的拉通,有效破解附近小區近6000名居民的出行難題……

雖然只是部分圖景,但也足夠令人遐想了。

「保交樓」、提品質,安居更宜居

房子,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之一。2023年,株洲化風險,也重情懷,切實築牢這塊幸福基石。

去年,我市聚焦風險化解,創新方式推進「保交樓」,66個房地產風險項目去年累計交付房屋30580套,托起30580個家庭的「安居夢」。府院聯動經驗還被央視《今日說法》節目關注,於今年3月6日在其兩會特別節目中向全國推介。

展望2024年,我市計劃加快恒大、綠地等56個保交樓專項借款項目的化解進度,確保完成房屋交付31255套,交付率達95%以上。

「新房子」交得了,老舊小區要住著好。

2023年,我市完成老舊小區改造項目220個,老舊小區生活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群眾獲得感不斷提升。今年,將繼續實施三年行動計劃,確保去年開工的178個改造項目全面完工,並新開工322個改造項目。

▲老舊小區改造後,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 (資料圖)▲老舊小區改造後,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 (資料圖)

今年,我市也將加強既有房屋安全管理,穩步推進房屋養老、體檢、保險三項制度改革試點。比如,加快株洲市城鎮既有房屋安全評價體系和監管平台建設,力爭6月底前完成;建立危舊房屋「一房一檔」,精準製定改造計劃,加強跟蹤銷號管理,實施城市危舊房改造項目5個105套。

城市更新行動也在2023年得到深入實施。去年,田心軌道交通科技城城市更新加快推進,中車株機廠前區改造等項目如期完工。

今年,我市將建立健全城市體檢工作機制,6月前開展一次城市體檢。同時,推進大小田心、董家塅、鳳凰航空城、清水塘、楓溪、金山、南洲等片區城市更新,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以人為本,產城融合,我市還將發力「城中村」改造,並確立了「小目標」——全力爭取納入國家「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城市和項目範圍,推動城區至少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正式啟動,探索該項工作的「株洲模式」。

持續打造「會呼吸」的製造名城

如何打造「會呼吸」的製造名城?

2023年,我市住建系統緊扣這一目標,系統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全年實施相關項目121個。

同時,持續改善城鄉環境:城區雨汙分流改造累計完成管網錯混接改造2796處、缺陷修復7067處;新建城市供水管網16.08公里、排水管網22.227公里、供氣管網48.83公里,城市供水、供氣、生活污水處理能力有效提升。

新的一年,我市海綿城市建設將系統化全域化推進,力爭完成《株洲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立法工作,出台《株洲市海綿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完成相關項目58個。

雨汙分流項目建設將在今年加快實施。計劃完成老株洲工學院片區污水管道改造工程,沿王塔衝路污水干管新建工程、株董路雨汙分流項目、陳埠港流域市級機關、企事業單位小區管網混錯接改造及海綿化改造等項目要竣工。

白石港、楓溪港等七大流域市政管網錯混接改造877處、缺陷修復5660處;天元區、荷塘區、蘆淞區徐家港、鑿石港、陳埠港、建寧港流域雨汙分流改造任務,也計劃今年完成。

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市今年計劃新建供水管網13公里、改造28公里,新建城鎮燃氣管網2.2公里、庭院改造14.65公里、立管113公里,新建生活污水管網34公里、改造36公里。同時,加快群豐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和楓溪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並投入試運行,新增污水處理能力35萬噸每天。

今年,我市將探索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管養新模式。推行污水處理付費模式改革,變按量付費為「按效付費」,將污水處理廠進水汙染物濃度、汙染物削減量和汙泥無害化處理率等指標納入考核範圍,實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2個百分點。

此外,我市還將推動綠色建築發展,推進「綠色建造、淺層地熱能建築規模化應用試點城市」建設,確保全市新增綠色建築竣工面積佔比不低於80%、中心城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築面積佔新建建築面積佔比不低於70%。

【記者手記】

久久為功換來「可感可及」

細讀今年的城市建設規劃,聯繫此前的點滴改變,記者感受到的是一種綿綿用勁、久久為功的定力。

從「保交樓」,到城市更新,再到海綿城市建設等,每項工作都可謂「持久戰」,複雜而艱難不說,還無既定經驗可循。辯證來看,這剛好又是創新成事,幹出「株洲經驗」的契機。「保交樓」的府院聯動經驗,就是這麼摸索出來的。

城市建設牽涉各方利益,項目實施曠日持久,但只要心繫百姓冷暖,保持強大定力,日積跬步的努力終將化作可感可及的認同。

編輯: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