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山西重要考古發現對外公佈,霍州窯等6項入選

新京報訊(記者張建林)近日,2023年度山西重要考古發現對外公佈。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6個考古項目從21個參選項目中脫穎而出,最後成功入選,其中包括晉城沁水八里坪新石器時代遺址、運城夏縣轅村新石器至夏商時期遺址、運城平陸良莊夏時期遺址、運城聞喜上郭-邱家莊東周遺址、大同平城區鐵牛里北魏遺址、臨汾霍州陳村金元明瓷窯址。

據介紹,沁水縣八里坪遺址發現廟二晚期三重環壕聚落和核心建築基址,填補了該階段龍山時代早期聚落的空白,為瞭解晉南與晉東南之間的文化關係打開了一扇窗口。

夏縣轅村遺址是距離鹽池最近、規模最大的仰韶時代中期環壕聚落,為瞭解仰韶中期鹽湖附近生業提供了重要材料。遺址內發現的隨葬青銅器和玉器兩座早商墓葬,為探索晉南地區夏商時期文化和社會關係補充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平陸縣良莊遺址發現二裡頭時期銅煉渣和銅工具,並出土一批典型的二裡頭類型陶器,為探索中條山南北文化歸屬、揭示早期冶金工業完整鏈條提供了新的重要柱蠆式。

聞喜縣上郭-邱家莊遺址確認了面積達40萬平方米的上郭古城,發現晉國中晚期「公墓」和「邦墓」,給上郭古城即為「古曲沃」的觀點提供了更加鑿實的證據,出土千餘件春秋早期陶範,完善了晉國鑄銅工業的發展史。

大同市鐵牛里北魏遺址發現了廊房、佛塔等寺院基址,出土保存較好的泥塑佛教造像頭像殘件230餘件,為北魏天宮寺位置提供了線索。

大同平城區鐵牛里北魏遺址出土的泥塑佛教造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大同平城區鐵牛里北魏遺址出土的泥塑佛教造像。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圖

霍州市陳村瓷窯址不僅發現一批製作精美的金元時期瓷器和元代獨特的支燒工藝,還確認了北方地區明代一套完整的窯廠製燒遺蹟,為相應階段北方地區民窯體系研究提供了重要標尺。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介紹,這些考古項目類型多樣、成果突出、時段豐富。此外,團隊學科方向也呈現多元化,年齡結構趨向年輕化。

山西有著獨特的考古資源稟賦,是豐富中國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和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陣地。據悉,近年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與國內十餘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了戰略協議,在人才培養和科研項目方面共同推進山西考古發展。

編輯 陳靜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