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萬龍:新質生產力正在改變農業

在許多人固有的印象之外,今天的農業正在發生夢幻一般的變化,利用人工智能的精準育種,操控無人機在空中噴藥,駕駛大器械在平原上縱橫……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開展新質生產力。作為第一產業,農業產業中的新質生產力如何體現,又如何進一步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新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他表示,「在新的科技革命中,新質生產力正在快速改變農業的產業模式,在未來,還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新京報資料圖片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新京報資料圖片

農業不再是人們想像的模樣

現代農業是什麼樣的?當許多人對農業的印象,還停留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時,農業早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儘管新質生產力是一個新的概念,但事實上,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推進,農業的生產方式、產業模式,都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有國外學者認為,現代農業科技將有五大突破點,多學科交叉和系統方法、傳感技術、數據科學和信息科學、基因組學和精準育種、微生物組學。這些領域,看起來和土地上耕作的農業相距甚遠,但事實上,它們正在深刻地改變著現代農業。」

種業是農業的芯片,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利器,而生物、信息等技術的發展的應用,正在徹底改變育種模式,「過去育種,主要靠育種家對育種材料進行表型觀察,通過育種家的經驗、勞動和堅守,看看地裡哪一株長得好,把它選出來,繼續培育。這種方式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時間,一個品種的育成,往往要10年乃至更久,有時候還需要一點兒運氣。」林萬龍說,「但現在,隨著生物學的發展,我們對生物基因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再通過數字技術甚至人工智能,可以進行精準組合和匹配,然後再拿到田間驗證,這種以分子設計為依託,採用基於基因組選擇模型的表型預測,以及基因組定向改造技術,實現育種定製和智能決策的育種方式,可以成為精準育種,甚至可以是定製育種,我們需要抗旱的,就定製化地去培育抗旱的,需要耐冷的,就去精準培育耐冷的品種。」

這樣的場景,曾經只出現人人們的夢想中,但如今,已經成為現實,林萬龍說,「在動植物的育種中,大量的新技術正在快速應用,改變了傳統的育種模式,讓育種變得更精準、更快速,比如一個糧食作物新品種,過去需要10年才有可能育成,現在只需要3到5年。我們還有植物工廠,還可以繼續縮短植物育種的時間,在大田中,可能一年只能種1代或者2代,但在植物工廠,可以繁衍5、6代,選育的時間自然更短了。」

有智慧的農田是什麼樣的

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速,在各個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算力正在成為新的生產力,那麼在傳統的農田中,人工智能是否有用武之地呢?

「智能化恰恰是農業發展的未來之一。」林萬龍說,無論種植業還是養殖業,智慧化生產方式,其實都已經在現實中落地。儘管完全無人的智慧農場、智慧牧場仍然很少,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確實已經出現。

在農田中遍設傳感器,每一株作物都在全天候的監控之下,水、肥、溫度的變化,病蟲害的發生……都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內,反映到後台,根據設置好的程序,自動補充水肥,調控溫度,無人機自動飛出,噴藥防治……

當人臉識別尚未普及的時候,在牧場中,豬臉識別技術和設備就已經開始運用,智慧化設備,可以精準識別每一頭牲畜,知道它是否進食、喝水,瞭解它的健康狀況……

「智能化的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已經非常廣泛,比如在奶牛、羊、豬的養殖中,已經有了很好的設備,比如監測動物的傳感器,可以實時採集動物的數據,這些已經不是實驗室的研究項目,而是市場上銷售的產品。」林萬龍說,「還有農場中,後台控制的除草機、植保無人機等。事實上,在整個農業生產中,從育秧到收割,每一個環節,都有智能化的設備,可以實現完全無人化管理。而且,這些技術和設備,正在快速地發展和提升,在不遠的將來,就可能真正普及到農業生產中,那時候的農業生產,將和現在完全不同。」

農業工廠里的未來農業場景

農業和工廠,兩個看似沒有關聯的概念,在現代農業技術的支撐下,正在互相融合。

當前,植物工廠技術發展迅速,在蔬菜生產、作物育種等多種領域發揮作用,林萬龍介紹,「植物工廠技術當前已經很成熟,並且在許多方面都有應用,許多人覺得植物工廠只能種植一些小型葉菜,但其實,水稻、玉米這樣的大田作物,也可以在植物工廠中種植,比如水稻,原本需要120天的生長期,在植物工廠里,只需要60天左右。農業生產中,有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一個是環境,典型的如天氣,常說農業靠天吃飯,就是因為它受天氣影響很大,第二個是植物自身的生長規律。而在植物工廠中,我們可以為植物營造最適合的環境,讓它完全發揮自身的潛力,長得更快、更好。」

動物也是工廠,在我國,高樓養豬已普遍出現,最高的達到26層,且已投入生產,「高樓養豬融彙了多個領域的技術成果,不只是把豬搬到了樓上。事實上,裡面有工程學、數學、信息科學、環境科學等諸多領域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如在豬場中,已經可以實現機器人巡檢,不需要人觀察,既可以減少勞動投入,也能有效減少病菌侵入,效率也更高。」

工廠中,不只有種植和養殖,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人工合成食物已經成為現實,動物蛋白、植物蛋白、澱粉合成等技術,正在走出實驗室,走進工廠。「比如2021年,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發了新的人工澱粉合成途徑。該方法合成澱粉的效率約為玉米澱粉合成的8.5倍,理論上1 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應器中,每年澱粉生產量相當於約5畝玉米地。」

一個基於大食物觀的未來農業,正在漸漸成型,而這也將逐漸改變人類的膳食營養狀況,林萬龍說,「基於植物工廠、植物細胞工廠、動物細胞工廠、微生物細胞工廠、化學合成等新型生產模式,利用基因編輯、細胞培養、代謝調控、重組加工等技術,開發多元化、個性化的營養健康未來食品,是農業發展的趨勢之一。在這樣的趨勢下,未來的食品將是多元化的,有滿足生存需求的,更有滿足人們健康需求的,舉例來說,針對特殊群體的特殊農作物,如適合高血糖患者的大米、小麥,如今已經有很多品種。甚至未來還有可能出現基於健康大數據的營養定製,可以滿足每個人個性化的需求。」

改變人類健康的未來農業

作為第一產業,農業在許多方面,發揮著普通人並不瞭解的作用,如生態發展,種植業減排固碳、養殖業減汙降碳、漁業減排增彙、可再生能源代替等,都在未來的生態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

「隨著減肥節水等一系列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綠色作物生產,綠色種養循環,綠色產品產業等,最終都在影響著綠色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維護。」林萬龍說,「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火熱的生物製造技術,也和農業息息相關,生物製造是以微生物細胞或以酶蛋白為催化劑,進行化學品合成、或以生物質為原料,轉化合成能源化學品與材料,促使能源與化學品脫離石油化學工業路線的新模式。生物製造技術的發展,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製造業的生產模式。如利用生物+醫藥、生物+化工、生物+能源、生物+輕工等全新生產方式,誕生出了一大批全新產品,如重組蛋白藥物、生物航空煤油、生物降解塑料等等,生物製造被認為具有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潛力,未來前景十分廣闊。據預測,全球生物製造產值接近30萬億美元。」

同時,農業還和人類的健康息息相關,林萬龍介紹,比如人獸共患病的防治,一直都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工作,許多給人類健康帶來嚴重風險的疾病,最初都是從動物身上傳播而來的,所以我們國家這些年一直在推動關口前移、人病獸防等工作,同時通過科研攻關,在疾病防治、檢疫等各個環節,加強人獸共患病的預防。

現代生物學和醫學的發展,也讓農業更多參與到人類健康的保護中,林萬龍介紹,「比如我們在涿州的基地,養了很多豬,這些豬不是為了生產肉食,也不是為了研發養殖技術,而是用於開展人類發育和疾病研究等,我們有一個豬規模化基因編輯平台,可以進行器官移植等各方面的研究,在心血管領域,人類和豬有非常高的接近性,世界上已經有將豬的心臟移植給人的成功案例,豬也是人類疾病研究中的典型模式生物之一,所以這方面的未來非常廣闊。」

新質生產力需要新的人才

上窮碧落下黃泉,科技創新驅動的新質生產力提升,正在全方位地改變著傳統的農業模式,也正在把科幻變成現實。

但農業的未來遠不止於此。林萬龍說,「我國是農業大國,但還不是農業強國,和世界上的農業強國相比,我們在許多方面都有差距,緊靠傳統生產力的提高,很難真正縮短這些差距,只有推動新質生產力的提升,才能更快實現農業強國建設、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目標。」

怎樣才提升農業領域的新質生產力?林萬龍認為,人才培養是最重要的基礎之一。

「提升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人才是關鍵,但未來需要怎樣的人才?首先要考慮的是,人才培養要瞄準什麼樣的業態,是新業態還是傳統業態?人才培養要緊盯怎樣的科技,是前沿科技還是常規科技?我們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是領軍的創新人才,還是普通的人才?答案很簡單,我們需要瞄準新的業態,盯緊前沿科技,培養領軍的創新人才。」林萬龍說。

如何培養這樣的人才,林萬龍表示,「我們當前正在嘗試許多新的方法,我們強化招生宣傳,在生源上要提高質量,創新培養模式,比如中國農業大學開創的科技小院,讓學生在一線的生產中學習和實踐,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在生產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專業佈局和升級改造中,不再局限於那些傳統的涉農學科,而是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重構農科專業的新體系,比如農業智能裝備工程、獸醫公共衛生、生物智能科學與工程、全球治理髮展等,這些專業結合了農業科學、信息科學、醫學、工程科學等諸多領域,目的是培養真正跨學科的創新人才,當未來他們投身於農業,必然會改變農業的模樣,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提升提供巨大的動力。」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