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萬龍:越是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越需要耕讀教育

仲春二月,萬物復甦,從南到北的大地上,漸漸多了農人春耕忙碌的身影。剛剛返校的農學生們,也走進田野,在村莊和土地中,開啟新的課程。

但對更多人來說,農業勞動,正在不斷遠離日常生活,而農業本身,也在經歷著現代化的快速轉變。在未來,傳統的農業勞動還重要嗎?千百年傳承的耕讀教育,是否還能給現代人帶來新的感悟?近日,新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他表示,「在城市化、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時代,和農業勞動相關的教育,反而更加重要,年青人需要在勞動中,懂得農業這個人類生存之本的重要性,也需要在實踐中,學會尊重勞動和勞動者。」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受訪者供圖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林萬龍。受訪者供圖

耕讀教育,不只是繼承傳統

新京報:耕讀傳家,是傳統社會崇尚的生活方式,在現代社會,參與農業勞動還有意義嗎,傳統的耕讀教育,和現代勞動教育有何關係?

林萬龍:兩者有關,但又不完全重覆和相同。傳統的耕讀教育中,包含了勞動教育的一部分內容,但又有不同,它還有讀的部分,勞動教育更多指的是耕讀教育中的耕。從這個意義上說,耕讀教育更接近於涉農高校的培養模式,比如中國農業大學及各個地方的涉農高校。但值得注意的是,現代的耕讀教育,繼承了傳統,但不完全和傳統一樣。

新京報:兩者有何區別?

林萬龍:傳統的耕讀文化,更傾向於與知識分子個人品格的養成,是一種培養和陶冶個人修養的途徑。古人說出則仕入則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都是這個意思,就如陶淵明一樣,出仕就治理一方,歸隱時南山種豆,是一種個人的生活方式、處事態度。但現代的耕讀教育不止如此,更是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為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才。所以我認為,現代耕讀教育,既是對優秀傳統的繼承,同時又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新的內容。耕讀教育的目的,不但要培育個人修養超群的人才,還要讓人才培養和時代的脈搏相一致。這個時代的脈搏,就是整個社會奔向現代化的潮流。現代化是多方面的,農業的現代化,毫無疑問是現代化重要的部分,沒有農業的現代化,社會的現代化也不會完全實現。

體驗艱辛,也瞭解現代科技

新京報:耕讀教育中,傳統和現代之間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林萬龍:從繼承傳統的角度看,耕讀教育,需要走進田間地頭,傳統文化中,一直都非常重視農業勞動,古人說「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君子?」新時代的耕讀教育,或者勞動教育,精神內核是一脈相承的,就是讓我們一定要去實踐,從勞動當中體驗真知,從勞動當中去體現個人的價值,包括個人的成就感。同時,它還要有時代的特徵,我們需要去田間地頭,感受農業耕作的那種艱辛,但也要瞭解,今天的農業,早已經有大量的科技成果在應用,今天的農業是現代農業,凝聚了無數科技結晶,比如精準育種、全程機械化管理等,比如我們有一座涿州基地,在那裡,既可以進行傳統的耕作體驗,也有大型的拖拉機、植保無人機可以體驗,這些現代農業的生產方式,同樣會給人帶來巨大的震撼,讓我們明白,現代農業的模樣,早已經和想像中不一樣了。

新京報:如果參與現代農業生產,可能沒有艱辛的勞動,這樣的勞動也可以嗎?

林萬龍:許多人對農業的艱辛,可能還停留在風吹日曬、灰塵滿面、汗流浹背這些印象中,覺得這樣才是艱辛,但實際上,追求尖端科技的突破,同樣是非常艱辛的,比如育種,過去覺得育種辛苦,是因為育種要年複一年、日複一日地在田間勞動、觀察、篩選,但現在育種已經到了精準育種的時代,科學家們通過生物學技術,去瞭解、鑒定無窮無盡的基因,去探索不同組合的結果,這同樣是非常艱辛的。事實上,在任何領域,攀登科學的高峰,都是異常艱辛的。所以現在的耕讀教育,既要去田間勞動,瞭解無數勞動者的真實生活,理解和尊重勞動,同時也要瞭解農業的發展,建立勇攀科技高峰的信念。

選擇農業,就是選擇了未來

新京報:現代社會中,農業勞動距離很多人的日常生活其實很遠,對他們來說,耕讀教育有何意義?

林萬龍:如果真的瞭解了傳統耕作的艱辛,瞭解了現代農業的瑰麗,就會發現,農業其實是一個朝陽產業,是一個大有可為的產業,我們身處於這樣的現代農業當中,如果能夠參與到其中,不僅對個人的職業發展是有益的,同樣也能參與到農業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當中。

新京報:無論是鄉村振興,還是現代農業的發展,都需要更多的人才,如果面對年青人,你會用怎樣的方式鼓勵他們選擇農業?

林萬龍:確實有很多人不瞭解農業學科,我們在招生的時候,經常有家長覺得農業很苦,不想讓孩子學這個,尤其是農村的家長,總是想,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學走出鄉村,難道是為了未來回去種田嗎?其實並不是這樣,選擇學農,實際上選擇的是從事現代農業、甚至是未來農業的一個機會。比如育種,現代育種不只是在田里選育,而是要學習很多尖端的生物學、信息技術,甚至要用到人工智能技術,去精準育種,當然,最終要到田間去實踐、去驗證,所以現代農業是一個集合了各種尖端科技、同時又有一定的田間勞動的行業。在這個領域中,一個好的品種,一個更好的設備,改變的都是千千萬萬人的生活,可以為國家的農業強國建設,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貢獻。

知農愛農,所有人都應學習

新京報:在涉農高校,目前耕讀教育的情況如何?

林萬龍:從數據上看,我們全國新農科建設中心2022年有一個調研,當時有超過60%的涉農高校,在學校層面製定了專門的耕讀教育實施方案。80%以上的高校將耕讀教育明確納入培養方案,並將課程教材一體化建設作為推進耕讀教育實施的重要抓手,已建成36門耕讀教育相關國家級一流課程。如我所在的中國農業大學,推出的「大國三農」系列精品開放課程,選課學校累計達240多所,選課網絡點擊量突破700萬。從特點上看,我們有三個特點,知農愛農的情懷培養、強農興農的能力訓練、學農為農的實踐行動。

新京報:怎樣理解這三個特點?

林萬龍:舉例來說,最初興起於中國農業大學的科技小院,即是承載這三個特點的載體之一。我們的學生,在入學之前,首先要去科技小院中,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瞭解真實的農業生產、真實的農民生活,發現農業生產中的問題,然後回到學校,帶著問題,學習理論課程,掌握現代農業的知識和技能,最後又回到科技小院,把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一方面驗證所學,一方面在實踐中解決問題。這個過程中,知農、愛農、強農、興農、學農、為農,就都有了。

新京報:對非涉農高校的學生,甚至是中小學生來說,耕讀教育又有何重要性?

林萬龍:中國是農業大國,但不是農業強國,而且人口眾多,糧食和基本農產品的供應,從來都是一個國家戰略的問題,也是事關所有人生存的問題。這決定了我們所有人,都需要瞭解農業的模樣,瞭解這個保障我們生存的行業。而要瞭解這個行業,就需要更好的耕讀教育,需要既能夠繼承優秀傳統、又能夠瞭解現代農業的教育。一方面,它具有所有勞動教育共同的目標,讓我們能夠體驗勞動的艱辛,進而尊重勞動和勞動者,尊重科技工作者。另一方面,也更加理解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的重要性,不管未來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為這個國家的現代化做出貢獻,為數億農民擺脫艱辛的體力勞動做出貢獻,也為14億人的生存做出貢獻。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