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韻彙丨春分至,燕歸來,最是一年春好時

「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香港時間3月20日11時06分將迎來春分節氣。

春分這天,陽光幾乎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晝夜平分。古人以「立春」到「立夏」為春季,「春分」為「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因此,「春分」在古代又稱「日中」或「日夜分」。

春分三候

初候:生命初生的靈韻

春分初候「元鳥至」。元鳥,即燕子,古時也稱玄鳥。在中國的黃河流域,當燕子飛回,春分時節便到了。燕子歸來兮,帶來了春暖百花開,帶來了春風綠兩岸。

春分之特別,在一個「均」字:均分了晝夜,均分了寒暑,均分了春天。春天走到了中點,江北已暖,江南未熱。一切都剛剛好!

春分最具靈性的美,是千色萬彩在此時終於迎來了盛開的時節。曾經在冬日寒冷中蟄伏的土地,走過立春,走過雨水,走過驚蟄,已經完全甦醒。春風千里,吹開百花,大江南北暖意融融,既自外而內熏染著人們的心靈,又自內向外,由心而發,歡快的靈魂在滿園春色里自由地徜徉。

二候:陽氣升騰有大美

「雷乃發聲」,是春分節氣的第二候。顧名思義,就是天空中方始出現了雷聲。這是天地四時走到此刻的物候特徵。

春分之雷是萬物復甦的歡欣,當春天走到雷乃發聲的時節,每一天的春暖都在增加,每一分春暖的增加都在催發綠樹遍野、百花爭勝。

走在春分二候的京城,植物園的玉蘭在藍天下盛開,玉淵潭的櫻花繁盛似雪,鳳凰嶺的杏花如雲霞般燦爛。明媚陽光照耀著北國大地,舒心暖意中,仍有疏枝斜立,企盼著那新葉的萌發。

這樣的景緻,不由讓人喜悅、感動。春要完全擺脫冬的羈絆,獲得新生的自由,「雷乃發聲」,是天地間陽氣升騰的大美之境,洋溢著不可阻擋的向上生長的力量!

三候:花雨幽芳處,甜蜜的春愁

春分三候「始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是說:「電,陽光也,四陽盛長,值氣泄時而光生焉。」

「始電」,春雨瀟瀟,花雨江南是表現春分三候的典型春景圖。

一陣春雷一陣雨,春雨飛處春花落。一陣溫柔的風吹過,都會有花瓣點點化作雨。桑治代誌南的《絕句》「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描寫的正是這樣的情景。而那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真乃描繪春分之境的絕唱!

見此景,由不得春愁不生。徐鉉有詩:「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李白《月下獨酌》寫道:「三月鹹陽城,千花晝如錦。誰能春獨愁,對此徑須飲。」

此時的落花,非凋零之落,還帶著新生的嬌嫩,一朵花落了,看那枝頭,更有百朵千朵在爭相開放。這樣的春愁,就像那飄落的花瓣,帶著甜蜜的芬芳。在春風中盡情飄舞,成為春天當仁不讓的主角,佔盡春色。

詩說春分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雲。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桑治)徐鉉《春分日》

二氣莫交爭,春分雨處行。

雨來看電影,雲過聽雷聲。

山色連天碧,林花向日明。

梁間玄鳥語,欲似解人情。

——(唐)元稹《詠廿四氣詩·春分二月中》

雨霽風光,春分天氣。

千花百卉爭明媚。

畫梁新燕一雙雙,

玉籠鸚鵡愁孤睡。

——(北桑治)歐陽修《踏莎行·雨霽風光》

小樓歸燕又黃昏。

寂寞鎖高門。

輕風細雨,惜花天氣,

相次過春分。

——(桑治)杜世安《少年遊·小樓歸燕又黃昏》

風雷送暖入中春,

桃柳著裝日日新。

赤道金陽直射面,

白天黑夜兩均分。

——左河水《七絕·春分》

春分習俗

  • 春分祭日

春分祭日的習俗最早從周代就開始了。《禮記》說:「祭日於壇。」唐代孔穎達做疏稱:「謂春分也。」此俗曆代相傳。祭日的選址須謹慎,日壇是明、清兩代占士在春分這天祭祀太陽的地方。如今的日壇雖已告別了祭日敬神的時代,成為休閑娛樂的公園,但來此的人們還是會被太陽崇拜的氛圍所感染。

  • 社日酬神

春分前後是春社日,官府及民間皆祭社神祈求豐年。社神就是土地神。南方各地在這一天要演戲酬神,稱為社戲。魯迅的小說《社戲》描寫的就是這個事情。有的地方的人們會按習俗放假,每家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煮好,用細竹叉扡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麻雀來破壞莊稼。

  • 立蛋慶春

中國自古就有「春分立蛋」的傳統。據史料記載,這個傳統起源於4000年前,人們以此慶祝春天的來臨。傳說,春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立蛋比賽。春分玩立蛋,是一項很有趣味性的民俗活動,具有與時俱進的文化特質,因此得到廣泛接受而流傳下來。

  • 踏青放鳶

清人高鼎在《村居》一詩中寫道:「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說的就是春分時期放風箏的民俗活動。放風箏是一項有益身心的運動,急緩相間,有張有弛,有利於舒展筋骨,活動肌肉。同時到空氣新鮮的郊外踏青,沐浴在融融春光里,抑鬱的心情也能一掃而光。不過當下疫情還未結束,大家仍要注意防護,千萬不可疏忽大意。

春已至,花已開

願你不負長日,奔赴山海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社、人民日報

編輯 代文佳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