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去年共賺1.38萬億 盈利承壓下找尋新業務轉型

國有銀行業績全部出爐。3月28日晚間,六家國有銀行2023年業績報告全部披露完畢。據貝殼財經記者統計,去年全年,六家銀行營業收入共計3.53萬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38萬億元。

六家國有大行均保持淨利潤同比正增長,營業收入總體平穩。在持續讓利實體經濟的大背景中,銀行盈利承壓已成為行業現象,國有銀行能夠保持穩健發展較為不易。

「從長期發展態勢看,我國市場空間廣闊、產業體系完備,高素質勞動力眾多,經濟增長潛力大、韌性足。宏觀經濟增長為銀行長期穩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農業銀行董事長穀澍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銀行想要經營向好,就要穩住資產質量、穩住淨息差、穩住中間業務服務價值貢獻。

淨息差持續收窄多家銀行利息淨收入同比下降

六家國有銀行利息淨收入增長出現分化。據貝殼財經記者統計,工行、建行、農行、交行均同比有所下降,中行、郵儲銀行仍保持正增長。但六家國有銀行的淨息差均持續收窄。

淨息差持續收窄已是行業共同的現象。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的數據顯示,商業銀行淨息差在近兩年內逐季下降,已從2021年末的2.08%下降至2023年末的1.69%。其中,國有銀行淨息差水平已從2021年末的2.04%,下降到2023年末的1.62%。

建設銀行在年報中指出,2023年,為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動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兩次下調,我國銀行業整體淨利息收益率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因各家銀行的業務結構和策略各有不同。

「銀行穩住息差是要從資產、負債兩面來看。」穀澍在農行業績發佈會上指出,去年農行貸款的收息率是比上年有所下降,與行業趨勢和可比銀行基本一致,這是主動向實體經濟讓利的結果;而負債端,去年末農行客戶存款增量同業最多,人民幣客戶存款付息率是1.71%,保持可比同業最好水平。

事實上,儘管銀行業在去年曾多次下調各類存款利率來減輕負債端成本上升,但從年報數據來看,各家銀行由於存款等上漲較快,導致了利息支出出現了雙位數的增長。如建行、交行利息支出同比增幅均達19%以上,農行達到20%以上,中行則同比增長44.54%。

此外,穀澍補充表示,淨息差分析除了看存貸款利率,還要看投資品種的免稅效應。農行去年投資了大量國債,利率儘管較低,但非常安全,減少了所得稅費用。

代理業務等成拖累銀行應穩住中間業務收入價值貢獻

從中間業務收入來看,六家國有銀行去年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普遍出現下滑,這主要是由於代理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收入的減少。

建設銀行數據顯示,該行去年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188.94億元,較上年減少3.37億元,降幅1.75%。其中,代銷基金受資本市場波動、降費政策影響,收入有所下降。同時,資產管理業務收入106.80億元 ,較上年減少55.05億元 ,降幅34.01% ,主要是理財及信託產品受規模下降影響收入有所下降 。

在六家國有銀行中,中國銀行是唯一一家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增長的銀行,增幅達5.31%。中國銀行在年報中表示,這主要是由於該行加大業務拓展力度,顧問和諮詢、受託及銀行卡等業務收入增長。但其代理業務手續費亦同比下降了5.31%。

穩住中間業務服務價值貢獻方面,穀澍在業績發佈會上指出,銀行既要為實體經濟主動讓利,也要不斷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他指出,當前消費類業務要著重把握消費恢復增長機遇,加大第三方支付、信用卡等業務拓展力度,提高增收潛力。代理類業務要儘量向客戶和合作方讓利,另外要努力推動以量補價,通過綜合服務能力提升來提高這一部分的價值貢獻。同時,對公中間業務,要持續提升銀團、人民幣結算、國際結算、債券承銷、顧問類融智業務等對公綜合服務質效。

資產質量持續向好房地產、地方債風險可控

2023年,六家國有銀行資產質量持續向好,六家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率均有所下降。其中,中國銀行降幅達0.05個百分點,是六家國有銀行中降幅最大的銀行。

「防控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資產質量也是商業銀行的生命線。」農業銀行副行長張旭光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該行不良貸款率比年初下降4個基點,逾期與不良貸款的剪刀差連續15個季度保持為負,撥備覆蓋率提升到303.84%。

在房地產、地方債等重點的風險領域方面,多位銀行家在發佈會上指出,相關風險總體可控。

工商銀行副行長王景武表示,在房地產領域,工行堅持管好存量、精準化險,加大風險房企和項目的處置出清力度,確保資產質量穩定可控,2023年末,工行境內房地產業不良率較年初下降0.77個百分點;在地方債務領域,工行嚴格執行國家關於地方債務管理的各項政策規定,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和商業可持續原則開展業務。融資主要投向經濟財力較好、債務處於合理水平的區域,優選現金流較為充足的客戶及項目。地方債務領域的信貸風險總體可控。

張旭光也表示,2023年房地產等領域出現了一些新增不良貸款,但風險總體可控。通過積極落實「金融16條措施」等政策要求,對不良貸款早反映、快處置,農行房地產行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房地產不良率、新發生不良均較2022年有所下降;城投企業資產質量穩定,持續處於較低水平,化債政策穩步推進,償債風險得到有效化解。

「預計今年資產質量仍將繼續保持穩定。」張旭光進一步表示,當前穩增長、穩就業、擴內需的宏觀調控政策持續發力,為資產質量穩定提供了相對有利的環境。 同時,該行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持續加強重點領域信用風險形勢研判,不斷提升數字化風控識別、預警、處置能力,全行風險管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都讓該行有信心保持資產質量的持續穩定。

優化發展策略大行正在尋求新業務轉型突破

國有大行正在尋求新業務轉型突破,科技成為了重要的方向之一。

在2023年度工商銀行業績發佈會上,首次以工行董事長身份出席的廖林談及「五化」戰略轉型思路。他指出,工行要始終保持強烈的機遇意識,立足工行40年後再出發,將重點進行「五化」轉型。所謂「五化」,即佈局現代化、風控智能化、動能數字化、結構多元化、結構生態化。

在廖林看來,佈局現代化是突出主責主業,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培育新質生產力為著力點,加大對三大工程,國家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風控智能化是按照「主動防、智能控、全面管」的路徑,著力打造穩健工行的特徵。動能數字化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術,培育壯大數字路網的新質生產力。而結構多元化是指完善「大中小微個」協調發展的客戶結構,提升「零售+普惠」貸款的佔比,增強收入多元化的支撐。基礎生態化是深入實施GBC+基礎性工程。

穀澍亦指出,科技將改變銀行的未來。農行將統籌好當下經營和未來發展,特別重要的是要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為未來發展打造堅實的科技支撐。農行將推動核心業務系統全面實現分佈式架構轉型,提升數據中心規模容量和算力,並持續構建數據驅動的業務經營模式。

此外,交通銀行在年報中指出,該行將聚焦零售先行打造數字化經營體系,一體推進企業級架構、業務中台和產品工廠建設,個人、企業手機銀行和企業網銀迭代上線,「雲上交行」與物理網點高效聯動,人工智能在客戶服務、風險防控等場景的應用不斷深化,業務線上化、場景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薑樊 編輯 陳莉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