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震引發局地海嘯災害性過程基本結束

新京報訊(記者張建林)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獲悉,4月3日7時58分(香港時間),中國台灣海域(23.81°N,121.74°E)發生7.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2千米。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供圖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供圖

根據中國地震台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里內近5年來發生4級以上地震共256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根據最新監測結果,中國台灣花蓮站於3日8時8分監測到105釐米的海嘯波,中國台灣成功站於3日8時41分監測到45釐米的海嘯波,中國台灣龍洞站於3日8時29分監測到21釐米的海嘯波,日本石垣島於3日8時30分監測到30釐米的海嘯波。

據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介紹,目前此次海嘯災害性過程基本結束,海嘯警報也已解除。

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海嘯首席預報員趙聯大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次是菲律賓板塊俯衝至歐亞板塊引發海底地震,且震級較大,震源深度較淺,為逆衝型地震事件,容易引發海嘯。」

趙聯大表示,此次中國台灣地震引發局地海嘯,主要影響台灣東區海域,對福建、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不會造成災害性影響。

據介紹,預警等級的發佈,自然資源部海嘯預警中心會根據地震參數變化和海嘯觀測信息的變化,及時更新。

此外,趙聯大建議,沿海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和應急預案做好海嘯防災減災工作,沿岸低窪地帶的人員和居民應密切關注政府部門發佈的海嘯預警及避災指令,停止一切活動。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