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第二天,北京市屬公園迎客88萬人次,景山公園牡丹亮相

新京報訊(記者張璐)今天(4月5日)是清明假期第二天,北京市屬公園迎來遊園高峰,11家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共接待遊客88萬人次,較2019年增加26.21%,遊客量排名前三的是頤和園、天壇、玉淵潭。

當下正是踏青好時節,遊客到香山公園登高踏青賞春色,到國家植物園看桃花,到陶然亭公園看海棠花,到中山公園賞鬱金香。

記者獲悉,清明假期期間,景山公園在南門廣場展出50餘盆牡丹,它們通過催花技術提前盛開,讓遊客比平時更早欣賞到國色天香的風姿。除牡丹花外,園內玉蘭、連翹、榆葉梅、豐後梅、毛櫻桃、紫葉李等也競相開放。

景山公園展出50餘盆通過催花技術提前盛開的牡丹。景山公園供圖景山公園展出50餘盆通過催花技術提前盛開的牡丹。景山公園供圖

玉淵潭公園的八重紅彼岸、獎章、鬆前紅緋衣等中花期品種漸次綻放,進入觀賞期,公園再迎賞櫻客流高峰。由於地鐵16號線緊鄰東門,該門區入園壓力較大,因此東門採取向南門分流的疏導措施;西門門區引導部分團體遊客分流到西北門入園;東、南、西三個主要門區均增開紙質票售驗通道應對大客流。玉淵潭公園提示市民遊客避開公園東門入園,提升入園體驗,櫻花季錯峰錯時觀賞。

頤和園將陡峭道路、狹窄景區、碼頭等15個點位作為管理重點,以「疏」代「限」,在邀月門、九道彎、蘇州街等狹窄道路開啟單行線和分流路線,在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增加坡道,設置軟質隔離帶,通過適時調控院落進出口位置疏解通道壓力。提高廁所清掃頻率,重點為老、幼遊客提供服務,有效緩解女廁所排隊的情況。

天壇公園按照假期客流量管控應急預案,提前啟動遠端疏導,根據各點位情況採取「一門一策」「一院一策」,靈活調整分流措施。

編輯 白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