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大運河沿線文物萬寧橋,地安門外大街將禁止部分機動車通行

新京報訊(記者裴劍飛)日前,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發佈了「關於萬寧橋文物保護採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地安門外大街將禁止部分機動車通行。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北京持續為這座古橋「減負」,包括明確30公里/小時的車輛通行限速要求,移出部分公共交通線路,還拆除了附著在萬寧橋橋體東側的自來水管道及通訊管路光纜。

2023年12月21日,一輛公交車從萬寧橋上駛過。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攝2023年12月21日,一輛公交車從萬寧橋上駛過。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攝

「關於萬寧橋文物保護採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明確提出,為確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玉河故道(澄清上閘含萬寧橋)」的文物安全與交通安全,根據文物保護和道路交通安全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決定自2024年4月15日起,地安門外大街(地安門西大街至鼓樓西大街段),除7座(含)以下載客汽車和公交車以外,禁止其他機動車通行。

「金溝河上始通流,海子橋邊系客舟。卻到江南春水漲,拍天波浪泛輕鷗。」這是元代著名詩人楊載的詩句,詩中所寫的金溝河就是通惠河,海子橋就是萬寧橋。

據北京市方誌館官網信息介紹,萬寧橋,俗稱海子橋,是大運河北京段現存最早的古橋,距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元代,漕船沿通惠河一路北上,經過萬寧橋進入積水潭,這裏遂成為繁忙的碼頭。

萬寧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最初為木質結構,後改用石砌築。元代《析津誌》記載:「萬寧橋在玄武池東,名澄清閘。至元中建,在海子東。至元後複用石重修,雖更名萬寧,人惟以海子橋名之。」玄武池是積水潭的別稱,海子橋是俗稱,萬寧橋是官稱。據說,「萬寧」取「萬年永寧,堅固不朽」之意。萬寧橋在地安門之北,地安門為明皇城的後門,因此又稱後門橋。

據北京市文物局此前發佈的信息,2020年,經系統勘測評估,萬寧橋使用狀況尚好,但文保狀況較差——存在橋體石材開裂或風化、勾縫滲水或脫落、橋體外掛市政管道、周邊景觀雜亂等問題,影響到文物的展示效果。

為給萬寧橋「減負」,近年來北京市持續推進多項工作。

2021年,北京市對萬寧橋通行車輛限速30公里/小時,限載總重20噸,調出82路公交車和3條夜間線路,並將鉸接式公交車改為單機公交車。

2022年,北京市完成萬寧橋一期修繕工程,調整了橋東側的綠化空間,增加了親水步道,修整了橋西側的河道駁岸。

2023年,北京市繼續為萬寧橋「減負」,當年2月27日24時,附著在萬寧橋橋體東側的自來水管道及通訊管路光纜拆除完畢,徹底解決了橋體東側外掛市政管道、影響文物保護及展示效果這一長期困擾萬寧橋的問題。

編輯 白爽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