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回來了,9000餘隻鳥兒暢遊密雲水庫

新京報訊(記者吳婷婷 通訊員李婕 楊彥明)春和景明,密雲水庫濕地又迎來許多熟悉的「老朋友」。鸕鶿、紅嘴鷗、蒼鷺、骨頂雞、鳳頭鸊鷉……目前已有24種、9000餘隻鳥兒回到密雲水庫。

2月23日,密雲水庫管理處水生態所管護員鄭文帥在巡視時發現第一批大約60只蒼鷺飛抵密雲水庫「鳥島」,它們的到來拉開了候鳥回歸的序幕。連日來,鷺類、鶴類、雁鴨類等候鳥成群結隊陸續返回密雲水庫。「蒼鷺、白鷺、鸕鶿等鳥類會在‘鳥島’上擇枝築巢、育雛,而白枕鶴、丹頂鶴、大天鵝等鳥類稍事休息,補充體力後會繼續向北方遷徙,尋找適宜的繁殖地。」鄭文帥說。

優越的生態環境,讓密雲水庫成為鳥兒的家園。李婕 攝優越的生態環境,讓密雲水庫成為鳥兒的家園。李婕 攝

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為促進生態系統平衡,維護生物多樣性,密雲水庫管理處總結研究鳥類棲息地生態功能提升等示範項目的成功經驗,動態監測調查水庫水鳥群落結構變化。

在具體監測中,密雲水庫管理處根據留鳥及候鳥活動特點、規律,綜合運用鳥類AI智能監測系統、紅外相機、觸髮式紅外監測儀、觀鳥鏡、望遠鏡等設備,詳盡記錄鳥類發現時間、種類、數量,繁殖季產蛋、孵化、育雛等情況,掌握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為密雲水庫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提供數據支撐。

「近年來,通過衛星遙測技術,我們進一步掌握了鳥類在密雲水庫的活動規律和對棲息地的需求,逐步建立起密雲水庫流域鳥類重要棲息地質量評估體系。」密雲水庫管理處水環境高高長黃楠介紹。

根據生境、海拔、植被等環境因子,2023年,管理處在水庫流域設置了16條樣線和15個樣點,綜合採用樣線法、樣點法,對內湖、清水河、小漕村、調節池等地的鳥類資源進行了全面摸底。

為構建鳥類美好家園,2023年,密雲水庫管理處在濕地建設實驗數據分析的基礎上,推進密雲水庫濕地生態系統研究和保護管理。同時,結合當前水庫高水位運行常態化形勢,開展水庫消落區生態修復,保護生物多樣性。對水位上漲較多的區域,已累計清除枯死木5萬餘株,開展水庫消落區微地貌改造並監測數據變化,種植水生植物,保持密雲水庫生物多樣性。

「通過栽植濕生植物,可以有效攝取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元素,降低水體富營養化風險,同時為魚類、鳥類提供豐富的食物,生態效益顯著。」水生態所所長孫威威介紹。除了開展鳥類棲息地治理提升項目,水生態所還採取搭建本傑士堆及自製鳥巢、鳥類及哺乳類等野生動物救助、水源涵養林撫育等多種措施,為鳥類等野生動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繁衍環境。

根據監測數據,密雲水庫地區共發現記錄鳥類235種,不僅全面涵蓋蒼鷺、白鷺、骨頂雞、赤麻鴨、北紅尾鴝等密雲地區常見鳥類,還記錄了丹頂鶴、東方白鸛、大天鵝等14種國家一級、3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自2019年開展系統監測以來至2023年底,密雲水庫地區已累計增加鳥類45種。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