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護創新」: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助力打造世界一流科創園區

新京報訊(記者慕宏舉)4月23日,由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主辦,懷柔科學城管委會支持的「彙聚法治之力 守護創新之火」主題活動在懷柔科學城舉辦。圍繞知識產權護航世界一流科創園區建設這一核心議題,參與活動的園區、專家、學者、法官碰撞觀點,分享在服務北京科技園區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中的積極探索和實踐經驗,助力北京在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同時,推動創新創造可持續發展。

北京市人大代表於永慧,「三城一區」及中德產業園等北京高新產業佈局主要園區、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單位領導、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近百人參加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 圖源: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活動現場。 圖源: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開展「法護創新」工作行動以來,法官團隊32次走進科創園區,發放調研問卷2000餘份,走訪企業150餘家,收集知識產權保護需求建議近百條,形成調研成果17份,在助推產業發展、行業治理和企業創新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在「法護創新」工作行動成果發佈環節,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判第一庭法官張寧結合案例對地理標誌商標侵權判斷中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了介紹,建議園區相關企業盡快熟悉中國法製下有關地理標誌的維權途徑,掌握中國地理標誌商標司法保護的實際情況,提高企業地理標誌維權水平,實現品牌化、規模化發展。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判第四庭法官逯遙,通過分析「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現狀,介紹了我國企業「走出去」可能面臨的知識產權風險,建議企業應當加強知識產權提前佈局、優化海外知識產權策略、建立知識產權預警機制、充分利用相關貿易協定和國內政策法規以及服務平台,真正做到「走出去」「走進去」「走下去」。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判監督庭法官高瞳輝結合懷柔科學城科創單位需求,將科技成果爭議概括為職務發明權利歸屬爭議、技術人員流動中產生的技術成果權屬爭議、技術合作過程中產生的技術成果爭議三種類型;結合典型案例分析,重點提示科創單位關注人員關係和技術關係兩大核心要素;結合問卷調查掌握的情況,向園區科創單位提出了七項具體建議。

主旨演講環節,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莉圍繞「國際視野下科技園區創新保護體系建設」發表主旨演講,明晰了「科技園區」「創新保護」的概念。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處處長李彬圍繞「北京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思考」發表主旨演講,介紹了北京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進展,分析了北京市產業發展面臨的挑戰,分享了對於北京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思考。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數字經濟專班執行長唐建國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中的數據弱版權保護探索」發表主旨演講,介紹了大模型訓練的人才、數據、算力、資金、場景五大要素和合規、交付環境、利益分配機制三個製約人工智能產業落地的問題,並分析了目前探索出的破解之道。在對話沙龍環節,來自「三城一區」和懷柔、順義、平穀法院的嘉賓圍繞「園區知識產權保護護航法治化營商建設」主題深度對話,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觀點和思路。

活動現場。 圖源: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活動現場。 圖源: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桑治魚水錶示,本次主題活動圍繞知識產權護航世界一流科創園區建設這一核心議題,園區、專家、學者、法官碰撞觀點,分享在服務北京科技園區知識產權管理與保護中的積極探索和實踐經驗,是一場思想的盛宴。她表示,法治是創新的基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將一如既往地發揮司法職能,以公正球證樹立規則權威,以嚴格司法維護市場秩序,為科技創新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同時,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園區的知識產權保護不僅要關注國際規則的演變,更要注重本土制度的創新和完善,確保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既順應全球發展趨勢,又有效服務於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戰略目標。

編輯 甘浩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