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產」變身「金名片」 五原黃柿子火出圈

地處河套平原腹地、黃河「幾字彎」最北端的巴彥淖爾市五原縣,是全國優質農畜產品生產基地。這裏水、土、光、熱資源富集,以及北緯41度農作物生長黃金帶的獨特優勢,成就了五原黃柿子沙甜可口的天賦味道。

五原黃柿子。五原黃柿子。

2014年,「五原黃柿子」獲批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2019年,被認證為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沉甸甸的「國字號」金字招牌成為五原縣大力發展黃柿子產業的有力引擎。

近年來,五原縣突出地域特點,積極探索做好「土特產」文章,著力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通過提升黃柿子品質、拓寬銷售渠道,發展深加工產業,做強「黃柿子經濟鏈」,助力鄉村振興。

五原黃柿子裝箱發運。 五原黃柿子裝箱發運。

「品種+科技」貫通生產鏈 

4月26日9時許,氣溫漸升,走進內蒙古民隆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大棚里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種植戶王芳萍正在忙著採摘黃柿子,一顆顆飽滿結實、晶瑩剔透的黃柿子掛滿秧藤,散發著淡淡果香,顯得格外誘人。

摘了滿滿幾筐黃柿子後,王芳萍又忙著分揀包裝,隨後由合作社進行統一回收。王芳萍介紹,今年她共承包了兩棟溫室大棚種植黃柿子,當下黃柿子大量上市,每天可採摘600多斤,每斤可賣到7元左右,兩個棚1年收入8萬餘元。

「今年黃柿子產銷兩旺,之所以能賣上高價錢,主要是更換了新品種,新品種最大的特點就是果型好、抗逆性強、豐產性高。種植後嚴控產品生產過程,保障產品品質,不打農藥,用的是農家肥,摘下來可以直接吃,所以柿子口感沙甜、味兒特別正!」王芳萍高興地說。

農戶種植的大棚黃柿子。農戶種植的大棚黃柿子。

五原黃柿子又名河套醜柿子、黃番茄、黃金果,已有60多年的栽培歷史。過去,村民們種植黃柿子都是自家留種,選種的標準參差不齊,品質逐漸退化,產出的黃柿子果實易裂、商品率低,一年到頭忙活下來,賺不了多少錢。

地標好品牌,需要質量「硬支撐」。五原縣綠色產業發展中心主任靳存旺介紹:「近年來,五原縣採取‘政府+科研院所+企業+農戶’模式,在開展黃柿子本土品種提純複壯的基礎上推進新品種研發,新培育出的兩個品種,既保持了黃柿子原有的口感和營養,又具有產量高、裂果少、商品率高等特點,滿足了加工銷售的市場需求。同時,在黃柿子種植過程中積極推廣‘五提五增兩防控’綜合技術措施,進一步提高了黃柿子的抗害性,提升了品質和口感。」

目前,五原黃柿子主要有溫室、塑料大棚和露地3類種植模式,黃杮子生長期110天左右,盛果期約3個月,基本實現一年一季一茬種植到一年四季多茬種植,黃柿子種植面積逐年增加,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

工人在打包黃柿子。 工人在打包黃柿子。

「線上+線下」 完善供應鏈 

「今天要發1萬多單黃柿子,已經分揀好的要快速裝車,抓緊時間送到客戶手中……」一大早,在五原縣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王惲和工人們早早就開始忙碌,分揀、打包、裝箱,將五原黃柿子發往全國各地。

王惲是五原縣振旭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主要從事線上線下河套農特產品銷售,經過5年的快速發展,在各大電商平台積累了一定的客源。這兩天,她家的黃柿子訂單數量持續增長,成為電商市場的熱寵。

「我們每天從種植戶那裡收購的黃柿子鮮果近1萬斤,通過各大電商平台,日均銷售量穩定在2000單以上,日銷售額達到5萬元以上。」王惲介紹,「目前,黃柿子大多發往北上廣深以及江蘇等地,年銷售量達四五百萬斤,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市場越來越大。」

五原黃柿子產業園。五原黃柿子產業園。

五原縣搶抓「互聯網+」發展機遇,依託河套電商產業園、國內知名第三方電商平台、自營電商平台、社區團購等對接供應渠道,把電子商務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探索「電商企業+種植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傳統企業」模式,推動黃柿子、糯玉米等當地農特產品產銷對接,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目前,五原縣河套電子商務產業園有45家銷售黃柿子的企業店舖和個人店舖,其中包含3家成熟的黃柿子供應鏈公司,日均銷售黃柿子2.5萬斤。2023年,全縣通過互聯網銷售黃柿子約27.5萬單,銷量137.5萬斤,通過指尖商城實現農產品熱銷,讓‘流量’變‘銷量’,好東西賣出了好價錢。」五原縣電商辦主任周璿說。

線上訂單不斷,線下市場火爆。在五原縣的各大農特產經銷門市,作為禮盒銷售的黃柿子一箱一箱地被運走,場面非常火爆,成為市民遊客走親訪友必帶佳品,五原黃柿子的市場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覆蓋率快速提升。五原縣已經與全國20多家連鎖酒店企業簽訂協議定點銷售,建立5家市外直銷店直接銷售,推動了黃柿子產業持續發展,擴寬了產品銷售渠道。

黃柿子火鍋。 黃柿子火鍋。

「加工+轉化」 完善價值鏈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當你被一鍋熱辣滾燙的川渝火鍋辣得大汗淋漓時,不妨試試五原縣的黃柿子養身火鍋。在五原縣的一家黃柿子火鍋店,還沒到用餐的高峰期,店裡就坐了不少食客。點上幾碟小菜,涮著幾片鮮肉,道上幾句家常,便可在火鍋飄香中縱享舌尖上的美味。據餐廳負責人張飛介紹,這樣的火爆狀態已經持續了好多年。

「每天到店裡就餐人數是300—500人,桌數每天大概是70桌到150桌,日均銷售額3—5萬元,顧客回頭率超過50%。」張飛告訴記者。

為了創建獨具一格的「黃柿子」火鍋,張飛以五原縣黃柿子為原料,聘請了有多年火鍋從業經驗的大廚開始研發「黃柿子養生火鍋料」。為保證黃柿子鍋底的健康,他用胡蘿蔔和南瓜泥中和黃柿子的酸味,生產的黃柿子火鍋料不加任何防腐劑,同時配套了爽口、解膩的柿子汁,在色、香、味上俘獲了眾多食客的味蕾,滿足消費者的高端飲食需求。

「黃柿子火鍋味道清淡鮮香,非常健康養生,飯前喝一碗湯,酸甜開胃,用它涮肉感受原汁原味的鮮香,再搭配上鮮榨黃柿子汁,真的是美妙絕倫!」食客李月英稱讚道。

遊客採摘黃柿子。遊客採摘黃柿子。

「黃果果」雖小,用途卻無限大。為將黃柿子「吃乾榨盡」,五原縣還主攻黃柿子精深加工,近年來陸續開發出黃柿子汁、黃柿子火鍋料、黃西紅柿氣泡水、黃西紅柿丁、黃西紅柿果糕等黃柿子製品,同時加強黃柿子品牌建設,打造「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條。

為了助力五原黃柿子產業做大做強,當前,五原縣大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的黃柿子產業園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當中,該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建設85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1棟,7200平方米生產車間、原料車間各1棟,並配備黃柿子原漿、黃柿子火鍋底料、黃柿子汁生產線。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8000萬元,標準化廠房、生產車間、原料車間已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和設備訂購安裝工作。

五原縣大豐糧油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趙飛雲說:「一期項目投產後,我們計劃年產黃柿子原漿1.8萬噸,其中,利用6000噸原漿生產黃柿子汁,6000噸原漿生產黃柿子火鍋底料,賸餘6000噸原漿作為原料,供應草原紅太陽等火鍋底料生產商,二期計劃在一期基礎上擴大產能,繼續投入建設生產線。投產後將為實現黃柿子就地加工轉化,推動全縣果蔬產業提檔升級貢獻我們企業的力量。」

種植大戶誠邀四方來客品嚐黃柿子。種植大戶誠邀四方來客品嚐黃柿子。

截至目前,五原黃柿子年種植面積3000餘畝,畝均效益達到萬元以上。全縣共7家黃柿子加工、銷售企業,2023年產量1700餘噸,產值3800餘萬元。黃柿子相關產品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在全區12個盟市和全國各地均有銷售,90家五原黃柿子火鍋店遍佈自治區內外。2023年,製定完善了五原黃柿子全程標準化技術手冊,黃柿子汁成功申報「蒙字標」認證。目前,已成立五原黃柿子產業協會,共授權26家企業、合作社使用「五原黃柿子」地理標誌農產品標識,有力擴大了五原黃柿子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大田里的黃柿子苗。大田里的黃柿子苗。

今後,五原縣將加大項目支持、落實優惠政策、做好服務保障,進一步加強品種提純、標準化種植技術推廣、產業鏈延伸、品牌打造和市場營銷,充分挖掘「獨一份」「特別特」「好中優」「錯鋒頭」的內在潛力,建成集種子培育研發、基地種植、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全產業鏈體系,力爭一二三產綜合產值超過5億元,將黃柿子產業打造成享譽全國的富民強縣特色產業。

內蒙古日報•草原全媒記者:薛來

五原縣融媒體中心:焦波 張誌中

新聞編輯:楊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