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寵物定製「假期」 寵物酒店管家上場

「五一」假期就要到了,陳浩然正在確認假期里的訂單情況,他是朝陽區一家寵物酒店的店長,目前,店內的房間預約已基本滿員。區別於普通的寵物店寄養,寵物酒店能提供更加個性化和貼心的生活服務,每一位店員,都是經過培訓的寵物管家。

近些年,養寵經濟的發展催生出不少相關新職業,寵物美容師、寵物上門喂養員、寵物殯葬師等,都反映著市場層出不窮的需求。從2019年開始,這些新職業慢慢進入大眾視野,滿足著養寵家庭出差、旅行等特殊時期的需求。

既能賺錢,又能和動物玩,有這種好事?陳浩然在寵物服務領域工作了七年,經歷幾次市場變化的他,沒有選擇離開這個行業。對他而言,這是一份身上必粘毛,累並快樂的工作。

陳浩然和寵物酒店的狗狗「王子」。新京報記者 景如月 攝陳浩然和寵物酒店的狗狗「王子」。新京報記者 景如月 攝

市場需求催生出寵物管家

最初接觸到寵物服務工作,陳浩然才二十歲出頭。入行後才發現,寵物服務領域的工作如此不同。寵物訓練師、寵物美容師,甚至寵物攝影師,具體到寵物日常生活的每個環節,都有特定崗位,學習內容和培訓需要也各不相同。在親戚家開的寵物店裡,陳浩然成為一名寵物管家。

「我很早就接觸到寵物寄養工作了,但那時候還沒有寵物酒店這個概念。」陳浩然說,這份工作的準入門檻並不高,卻和自己最初設想的輕鬆相差甚遠。

幾乎沒有任何寵物照顧經驗的陳浩然,就是一個「外行人」。陳浩然的虎口經常被咬傷,起初,他面對無法溝通的寵物,內心是茫然的。經驗是累積出來的,陳浩然在同事的幫助和自己的探索下,找到了一套與寵物相處的模式。

逐漸入局的他,不斷感受著市場變化帶來的影響。近兩年來,每逢假期,社交媒體上頻頻出現寵物託管日入千元的信息,這讓不少人將其當成「理想兼職」。「行業發展了,出現了新職業和新機會。但同時,對我們的要求也更高了。」

「擬人化」服務能為養寵家庭提供生活的儀式感

正如陳浩然說的那樣,市場不斷變化,精細化及個性化的需求逐漸浮現。從業的七年里,他在寵物店上過班,在新興城市創過業。三週前,他來到北京,成為一家寵物酒店的店長,這裏可以託管上百隻寵物,私人定製寵物的假期。

「寵物酒店這個概念比較新,整合了以往寵物店寄養、寵物學校等功能,提供的是更加全面、一體化服務。」陳浩然介紹,寵物酒店裡也有負責寵物美容、行為教學等不同方面的員工,他們被統一稱為寵物管家。

相比傳統的寵物寄養店,寵物酒店的面積更大,一般帶有開闊的草地供寵物玩耍娛樂。陳浩然介紹,客房都是24小時監控的,寄養的主人能夠實時看到寵物的情況,「它要是在屋裡玩累了,能到外面的院子裡曬曬太陽。」

酒店內部,除了寬敞的狗狗房間,還細化出寵物電影院、寵物餐廳、寵物游泳館和寵物幼兒園等區域。陳浩然說,寵物酒店提供的是一種「擬人化」服務,「我們就是照顧和陪伴寵物的‘大家長’。」

寵物電影院,乍一聽有點新奇,陳浩然打開一個約三十平方米的空間,裡面的佈置和電影院幾乎沒有差別。「我們會在這裏放映和狗狗相關的電影,基本上都是主人帶著寵物一起看。」

寵物餐廳和寵物游泳館,則更注重寵物生活健康。陳浩然說,入住的寵物客人,都會有一份特定的信息表,上面羅列著主人對寵物的情況描述和需要。「比如有隻狗狗需要吃減肥餐,每到飯點,我們就會送上根據它體重以及口味製成的減肥餐。有減肥或健身需要的狗狗,會有專門的游泳員教它們游泳。」

陳浩然有一隻關係親密的狗狗「王子」,它的性格比較活潑,是班級里的「社牛」。剛上完一節戶外活動課,陳浩然帶著「王子」一起回到了寵物幼兒園。在這裏,寵物行為訓練師帶領著寵物們上課,並對它們進行社會化訓練。「跟教真的小朋友一樣,一些比較怕人、敏感的小狗,也能在這裏收穫友誼。」

根據《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2023年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793億元,預計到2026年,這一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613億元,這意味著寵物市場的巨大潛力。

「養寵家庭變多了,也更願意在這方面消費,很多家庭都把寵物當作新成員,所以‘擬人化’服務不僅是服務在寵物身上,也能為養寵家庭提供一份生活的儀式感。」他說。

帶院子的寵物酒店房間。新京報記者 李欣桐 攝帶院子的寵物酒店房間。新京報記者 李欣桐 攝

人寵關係就是人和寵物的雙向奔赴

陳浩然的家裡有很多寵物,「我喜歡小動物,養寵物對我來說是一種精神需求。遇到挫折或者心情沮喪,狗狗就會跑過來陪在我身邊,蹭蹭我。」

在寵物酒店,獨居的年青人、退休的老年人,是他印象比較深刻的兩類人群,「寵物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的精神寄託,誰不想忙碌一天,下班回家後,有只可愛的小傢伙來和你打招呼。」

動物的愛,是純粹的愛。這是陳浩然總結的,也是這點,讓他在幾次想要放棄這個行業的時候,繼續堅持下去。

然而,不是所有的相遇從一開始就是美好的。陳浩然在北京遇到的第一隻狗狗客人,就澆了一盆現實的冷水。那是一隻家長很寵溺的查理王小獵犬,幾乎沒有社會化訓練,家長對狗狗的行為也比較放任,造成了狗狗出現敏感、暴躁等不良情緒。

是耐性和專業知識發揮了作用。週一到週五,陳浩然都能見到這隻狗狗,在寵物幼兒班的課上,他引導著它和其他狗狗接觸、玩耍,糾正其不良行為習慣。「後來這隻狗狗性格變得開朗了,能幫助家長和寵物走向良性的互動關係,我很有成就感。」

陳浩然說,寵物服務行業的意義,在於謀求一種更加和諧的人寵關係。在他看來,人寵關係就是人和寵物的雙向奔赴。

做寵物服務,對生命負責

寵物管家,或許就是雙向奔赴中的橋樑。

沐浴陽光,在草坪上奔跑,對指令作出回應,是寵物服務行業的溫馨時刻。而清掃糞便、被突然攻擊,則是需要面臨的工作日常。和這些小生命在一起的日常,陳浩然的每件衣服上都粘上了狗狗的痕跡。只要有寵物在地上,陳浩然永遠是蹲著的。他說,俯下身體,是和它們交流的第一步。

「做寵物服務,就要對生命負責。」近些年,隨著寵物在家庭生活中逐漸受到重視,人寵關係越來越緊密,但同時,也出現了公共空間不牽繩遛狗行為、寵物傷人事件。陳浩然認為,這些行業產生的問題,需要靠相應業務解決。「比如寵物行為訓練師、寵物心理師,這些職業能幫助寵物調整不良習慣,更好地在城市空間中生活。」

人寵關係不斷更新著平衡的空間,對照寵物服務行業從業者的評估也逐漸嚴格,陳浩然在每一個服務案例中成長。他說,這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的行業,未來的寵物行業,將出現更多「擬人化」需求,那時,服務將走向更高標準。

新京報記者 陳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