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觀察|小行星防禦、月球旅遊 當科幻「點子」逐漸成為現實

當深空探測實驗室開始向社會徵集近地小行星防禦方案與深空遙感星座的建設方法,當中國科學院的專家開始探討建設太空電梯的可能性、預測月球旅遊到來的時間,你是否感覺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橋段開始逐漸走入了現實?

4月27日至4月29日,作為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的平行論壇,第八屆中國科幻大會在石景山區首鋼園召開,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探訪首鋼園區大會現場,採訪了前沿科技與科幻領域的諸多嘉賓,發現科幻小說構想與前沿科技探索已經開始相互滲透、相互啟發。科幻與科學似乎只有一線之隔,科學是科幻的基礎,而科幻是科學的明天。

太空電梯不違反科學規律 電磁彈射發射火箭正在論證

在科幻大會現場,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長吳季發表了題為《空間科學與航天技術的新發展》主旨報告,吳季介紹了除了常規火箭之外,其他「離開地球」的方案,如《流浪地球》電影中出現的太空電梯,以及使用電磁軌道代替火箭燃料等。

除了科學家的身份,吳季還是一名科幻作家,他創作了《月球旅店》、《月球峰會》兩部科幻小說,並預計月球旅遊在未來10到20年會實現。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實際上很多科幻小說中的構想確實在未來進入了現實,很多科幻小說家本身也擁有很高的科學素養。如凡爾納《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就是今天潛水艇的雛形,而科幻大師阿瑟克拉克發佈關於地球同步衛星的專業論文19年後,人類成功實現了實況轉播電視畫面。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項目主任、中國科幻研究中心特聘專家員三丰表示,科學幻想與科技創新之間呈現雙螺旋關係,「科幻提升個人和組織的創新性,啟發科技創新,助推科技創新的擴散,科幻原型評估科技的社會影響。而科技發展則刺激科幻創意生產,科技賦能科幻文化產業發展。」

令人驚訝的是,對於類似「電磁彈射」發射火箭的構想,火箭專家們確實在現實中進行了考量。

我國民營火箭公司星河動力的「穀神星一號」系列固體商業運載火箭已經成功發射了十次。對於除了固體火箭和液體火箭外,是否還有「電磁彈射」等其他火箭發射方式,星河動力航天副總經理崔品現場回答了貝殼財經記者的提問,「我們正在跟航天科工集團聯合論證,通過地面上的能源加速火箭來提升它的運力。」

「不過,火箭在出軌(道)之前屬於低空,如果在地面上就已經達到了很高的速度,那麼就會帶來一些防熱問題,彈射也不能對火箭產生太大的衝擊。這一方案要想成為現實,對火箭材料、地面技術、二者的匹配度等都有要求。」崔品告訴貝殼財經記者。

崔品(左一)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 主辦方供圖崔品(左一)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 主辦方供圖

吳季介紹,很多人在夢想用電磁軌道、電磁彈射代替火箭燃料,這存在很大困難,主要的問題是電磁彈射的能量密度不夠,「電磁彈射不可能實現大推力的發射,我們仍然要依靠化學燃料。現在的解決方案,為了減少阻力,把磁懸浮和化學燃料放在一起來考慮,比如一個磁懸浮的軌道上加一個火箭,這樣能夠在起飛的時候獲得更高的速度,當然仍然存在大氣阻力的問題,所以能不能借助天體或者在山體建一個軌道,把磁懸浮和化學燃料加在一起,就加上電力,來減少進入太空的成本。當然,這麼做的問題是一旦有軌道,發射傾角就固定了,不可能隨意改變。」

當科學家開始寫科幻 科幻是科學的明天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擁有科研背景的人往往也具備成為優秀科普、科幻作家的資質。

4月28日,第十二屆北京科幻創作創意大賽「光年獎」獲獎名單出爐,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為光年獎科幻中長篇小說一等獎作品《滄海一歌》獲獎作者碳閃頒獎,碳閃曾攻讀動物學博士,擁有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儲備。

碳閃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科學知識肯定有益於科幻寫作,但同時一些科幻構想也有未來成為科學現實的可能,比如他在自己的科幻處女作中設計了一種可以記錄細胞發育的細胞器,這一設想並不違背自然科學。實際上,目前許多科學上的未解之謎,如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擁有許多假說,而這些基於合理想像的假說往往也是科幻小說寫作的優秀素材。

劉慈欣為碳閃(左一)等獲獎作者頒獎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羅亦丹/攝劉慈欣為碳閃(左一)等獲獎作者頒獎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羅亦丹/攝

對於科學與科幻的關係,吳季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唯一的觀點就是不要違反科學的規律,比如不要違反圓週率,數學在全宇宙中都是普適的,不光是人類,即便是外星人也適用。」

吳季認為,只要不違反基本規律,比如太空電梯,雖然現在實現不了,但也可以暢想。如果寫硬科幻,技術背景是需要的,如果寫得「軟一點」也不要違反規律,否則達不到科普的目的,可能還會帶來一些誤解。

貝殼財經記者在科幻大會現場發現,許多曾經的科幻「點子」已經開始逐漸成為現實,科學家們也開始尋求集體的智慧,希望得到更多有助於科學發展的奇思妙想。

4月28日下午,深空探測實驗室在科幻大會的一場沙龍上介紹了其面向社會進行的「近地小行星防禦與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方案」全球徵集大賽。該大賽分兩個賽道,旨在加強近地小行星撞擊風險應對,推動近地小行星防禦技術發展和工程實施,以及為未來集成一體化、全天時、高精度的綜合星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助推地月空間經濟發展。

大賽組委會成員劉文鉞介紹,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是在深空領域建設和運營的空間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台,「人類未來要想駛向深空,必須要建立通信網絡。」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雖然駛向深空看似是科幻設想,但我國航空事業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2024年3月20日,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將鵲橋二號中繼星和天都一號、二號通導技術試驗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其中天都一號衛星主要用於開展環月軌道測定軌試驗驗證與地月空間高速測控技術驗證,為中國「鵲橋通導遙綜合星座」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雖然大賽的主題非常專業,但是我們也希望能徵集到更多有意思的想法,包括前不久月球科研站的話題,我們發現網絡上湧現出了很多有意思的創意點子,例如採取地下熔岩洞的方式建設月球科研站。很多想法如果僅通過業內一些點對點的渠道難以全面覆蓋,所以本著‘高手在民間’,希望吸納更多智慧。」對於為何要在科幻大會期間舉辦這一沙龍,並向社會人士廣泛徵集方案,深空探測實驗室科研工作者桑治葉晴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生產端,不斷進步的技術顯著提升了科幻文化內容的生產效率和質量。在消費端,科幻文化內容的沉浸式體驗已逐步成為廣大用戶追求的方向。科幻文化產業支撐技術的國產化程度越來越高,並有集成化和集群化發展的趨勢。」三丰說。

記者聯繫郵箱:luoyidan@xjbnews.com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