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格西王姆:「90後」的她,給73位老人當「媽媽」

格西王姆(中)和馬爾康市敬老院的老人們在一起。格西王姆(中)和馬爾康市敬老院的老人們在一起。

□ 本報記者 朱寧寧

跳科目三、喝奶茶、吃螺螄粉、用美顏相機拍照、對著鏡頭「比心」……在海拔2600米的高原上,四川省馬爾康市敬老院的老人過著時尚且新鮮、跟傳統敬老院不太一樣的生活。這一切,主要緣於他們有一個「不走尋常路」的院長。

全國人大代表、馬爾康市敬老院院長格西王姆是位熱情爽朗的「90後」。充滿活力、衣著時尚的她,讓人很難將其和敬老院院長的身份聯繫到一起。

格西王姆幾乎每天都會在朋友圈分享敬老院老人們的點滴生活。翻看她的朋友圈,是一件很治癒的事情。不管是照片還是小影片,裡面滿是老人的燦爛笑容,隔著手機都能讓人感受到快樂。繪畫課、手指操、拍影片、舞台劇、過集體生日……格西王姆想盡辦法豐富著這裏老人們的精神生活,老人們的生活被各種新鮮好玩的事情塞得滿滿噹噹。

之所以選擇來敬老院,格西王姆有自己的理由。格西王姆曾經是福利院的孩子。6歲的時候,一場泥石流讓她失去了雙親,她跟3歲的妹妹有一段時間被安置在曾經的馬爾康社會福利院生活,在政府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長大,這讓她十分想把得到的關愛傳遞給更多的人。

今年是格西王姆來到馬爾康敬老院的第15個年頭。2008年,馬爾康市敬老院建立;2009年,18歲的格西王姆作出決定,重返馬爾康市敬老院,成為臨時聘請的養老護理員;10年後,2019年,格西王姆成為馬爾康市敬老院院長。儘管已結婚生子,但她絕大部分時間仍然住在敬老院,十幾個春節都是在敬老院度過的。查房、收拾床鋪、喂飯、洗澡……前前後後,她在這裏精心照料了100多位老人的生活,像女兒一般盡孝,從一個做什麼都略顯生澀的小女生成長為多面手。其間吃了多少苦,格西王姆從不願多說。

在敬老院,老人們給了格西王姆多年未曾體會到的父愛母愛。她的衣兜總是鼓鼓的,有時是一把糖果,有時是幾個橘子,這都是老人捨不得吃特意留給她的。但很多時候,格西王姆更像是這些老人的「媽媽」。年紀大了,老人心靈愈發回歸孩童,「老小孩」們會撒嬌,會吃醋,甚至會爭吵,格西王姆要耐性地解決這些紛爭。

在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之前,格西王姆幾乎沒有離開過敬老院。老人們的吃喝拉撒、矛盾調解,裡裡外外,大事小情,都離不開她。今年格西王姆參加完全國人大會議從北京回來的那天,敬老院里的幾十位老人一早就坐滿了院子,有的老人高興地在院子裡唱起了歌。看到格西王姆熟悉的身影出現,人群倏地爆發出掌聲,幾位老人默默扭過臉去,抹了抹眼淚。

格西王姆很愛笑,也最喜歡看到老人們笑,在她「主掌大局」的敬老院里,歡聲笑語格外多。但格西王姆也有發愁的時候。比如,敬老院面臨護工短缺和流失的問題。敬老院現共收住了73位老人,平均年齡為74歲。其中,需要全護理的老人有8人,半自理的有43人。這些老人都需要工作人員去服務,給他們洗澡、洗衣服,有些還要喂飯、處理大小便等。但院里目前只有25位工作人員,年齡最大的55歲,最小的32歲,只有兩位「90後」。沒人願意來的原因其實也很容易理解,一是地方偏遠,二是薪金待遇比較低,而且服務照顧老人的工作確實不好做。

這些年,格西王姆見證了敬老院的點滴發展,正是對養老事業的堅守與熱愛,使得格西王姆深知敬老院存在的潛在不足。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格西王姆連續兩年都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為發展農村養老事業發聲。她希望引入更多社會力量助力養老事業,提高一線農村養老護理人員薪金待遇,鼓勵更多的年青人投身到這份事業中來。在她看來,年輕的養老護理人員是老人們看世界的一扇窗戶,能帶給老人更多新鮮的東西。

格西王姆告訴記者,不久之後,自己將帶領老人們搬進全新升級的馬爾康市養護院,新的院址就坐落在她兒時每天上學都要翻越的那座大山的山腳下,等待她和老人們的,是更美好的生活。同時,也有更重的責任等著她。這片小天地裡,格西王姆將繼續像一道光,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代表感言

人人都會變老,老年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全社會都應當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周到細緻的關懷。人人都會變老,老人們不僅僅需要身體上的照顧,更需要心靈上的陪伴。要讓所有人樹立起「敬老愛老,人人有責」的理念,這其實也是對自己負責。我會繼續本著「一切為了老人,一切方便老人,一切服務老人」的理唸好好服務老人,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青人加入養老事業中來,讓老人們生活得更舒心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