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對話|陳山枝:6G與AI融合將提升全社會的普惠智能水平

「目前我國6G技術研發取得了顯著進展,在無線傳輸技術、網絡技術和新場景融合技術等方面都有明顯突破。」中國信科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無線移動通信全國實驗室主任陳山枝如是說。

4月25日-29日,中關村論壇在京舉辦,期間的平行論壇之6G創新發展論壇以「共促通信與AI融合,引領6G技術創新」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圍繞「6G技術創新」「6G與AI融合」等熱點問題展開探討。

在此期間,陳山枝接受了新京報貝殼財經等媒體的採訪。陳山枝表示,中國在6G的標準推進中一直積極參與,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他還提到,6G與Al的融合可以利用廣泛部署的網絡基礎設施提供AI服務,形成新型的、泛在的智能化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提升全社會的普惠智能水平。

中國信科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無線移動通信全國實驗室主任陳山枝。主辦方供圖中國信科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無線移動通信全國實驗室主任陳山枝。主辦方供圖

我國6G技術發展在全球處於前列

談及我國6G技術進展,陳山枝表示,我國6G技術發展在全球處於前列。2019年6月,工信部推動成立了IMT-2030(6G)推進組,彙聚了70多家國內外運營商、製造商、高校和研究機構,聯合推進6G技術和產業發展。2019年11月,科技部聯合其他部委,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國家6G技術研發總體專家組,指導我國6G技術的總體發展。

目前我國6G技術研發取得了顯著進展,在無線傳輸技術、網絡技術和新場景融合技術等方面都有明顯突破。IMT-2030(6G)推進組已連續發佈數十本技術白皮書和研究報告,闡述6G系統的需求、場景、技術路徑和主要技術成果。從6G專利申請量上來看,中國以40.3%的佔比高居全球首位。此外,我國自2022年在業界率先啟動了6G技術研發試驗,目前已開展了智能超表面、通感融合、太赫茲、無線A1、分佈式自治網絡、算力網絡、數據服務等技術驗證,為技術研究和標準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面向6G的標準化,ITU(國際電信聯盟標準)已經製定了時間點,要求在2030年之前完成6G標準的發佈,國際標準組織3GPP已經基於ITU的需求確定了具體的標準化時間表,中國在6G的標準推進中一直積極參與,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陳山枝說。

6G可以促進更多AI應用的開發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通信領域和AI的融合也越來越普遍。6G與AI的融合將為產業帶來什麼?陳山枝表示,通信系統的大規模連接能力和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將為無處不在的數據收集、存儲、交換和計算提供一個分佈式的高效、節能、安全的人工智能服務基礎設施平台。

陳山枝解釋說,6G與Al的融合一方面可以應用人工智能解決無線和網絡自身問題,提升系統運行效率、網絡運維能力、用戶體驗。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廣泛部署的網絡基礎設施提供 AI服務,形成新型的、泛在的智能化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提升全社會的普惠智能水平,提高能源和算力利用效率。

陳山枝表示,依託於6G大規模分佈式網絡節點的海量數據和人工智能能力,將使能更先進、更大規模深度神經網絡模型的高效訓練,同時模型在網絡內大規模部署將使能用戶隨時隨地享受到人工智能服務。

此外,依託於6G更強大的算力和更智能的邊緣計算能力,可以促進更多AI應用的開發,包括自動駕駛、醫療領域的自主協作、算力卸載、數字孿生、網絡大模型等等。

推進6G高效發展需產學研用緊密配合

6G通感算智融合技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是什麼?陳山枝表示,6G正朝更高頻率、更大帶寬、更大規模天線方向發展,這為通信與感知融合帶來了可能。未來的通信系統將不再是單純的管道,通感融合一方面將充分利用移動通信系統的基礎設施,提供新型感知服務與應用,另一方面利用感知獲得的信息可以提升通信性能或降低通信開銷,並與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技術結合,有效提高無線頻譜效率。

但同時,通感融合在基礎理論、無線空口技術、協同感知、組網架構、硬件架構及驗證系統等方面仍還存在諸多挑戰,需要學術界、產業界共同攻克。

陳山枝說,產學研用各單位緊密配合,才能發揮最大合力,快速推進6G的高效發展。他進一步表示,高等院校應該充分發揮理論創新優勢,在基礎理論和基礎科學方面形成新的突破,引領6G新理論新技術創新;科研院所基於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科研實踐,在新材料、新器件、新技術方面具備領先優勢,為6G發展提供新的技術引擎。

而電信設備製造和電信運營企業可以發揮產業優勢,特別是其在技術標準化和標準產業化方面優勢明顯,可以以技術應用推動產業創新,同時通過新技術創新進一步促進產業鏈升級,提升信息通信服務能力水平,提升用戶服務體驗,提高產業能效。「通過產學研等多方合作,必將對我國6G通信產業帶來新飛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孫文軒

編輯 張冰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