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族管絃樂《雄安》奏響國家大劇院

4月24日晚,大型民族管絃樂《雄安》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 河北日報記者 韓莉攝4月24日晚,大型民族管絃樂《雄安》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 河北日報記者 韓莉攝

河北日報訊(記者韓莉)一陣緊似一陣的鼓點如萬馬奔騰,熱動全場;輕快歡欣的絃樂似春日喜雨,讓人嘴角上揚;二胡拉出了喜慶熱烈,竹笛吹出了清雅悠揚,在洋溢著滿滿燕趙風情的視聽盛宴中,雄安新區從歷史到未來的壯美畫卷正在徐徐鋪展……4月24日晚,國家藝術基金2024年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大型民族管絃樂《雄安》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精彩上演。此場演出作為國家大劇院第二屆「國樂之春」系列演出之一,由京津冀三地民族樂團聯合演奏,以國樂之聲展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十週年的輝煌成就,描繪雄安新區設立七週年的蓬勃圖景。

大型民族管絃樂《雄安》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河北演藝集團支持打造,是全國首部雄安題材的大型民族管絃樂作品。作品由浙江音樂學院作曲與指揮系教授、青年作曲家王雲飛創作,分為序曲《千年》與《風雅燕趙》《紅色隨想》《未來之城》三個篇章,以「尋根」「鑄魂」「追夢」為主線,展現了雄安新區建設與發展的歷史根脈、時代擔當和宏偉願景。作品先後入選了國家藝術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資助項目、2024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以及文化和旅遊部2022-2023年度「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

此次演出陣容強大。由河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攜手北京民族樂團、天津民族樂團共同為觀眾呈現一場國樂盛宴。

「天當被,地當床,蘆葦是屏障。咱是人民的子弟兵,打敗敵人保家鄉。」當舞台上全體演奏員在二胡的引領下一邊演奏《雁翎》,一邊情緒飽滿地唱響這首抗戰時期流傳在白洋澱的歌謠時,舞台下觀眾的熱情也被點燃。在第二篇章《紅色隨想》部分,二胡與樂隊《雁翎》、竹笛與樂隊《嘎子》生動刻畫出白洋澱「水上飛將軍」雁翎隊與小兵張嘎的藝術形象,紅色經典讓很多觀眾眼泛淚光。

塔吊林立,工地繁忙,澱水蕩漾,綠樹蔥蘢……民族管絃樂《青綠畫卷》以「澱」和「林」為描繪對象,用動人的旋律勾勒出雄安新區清新秀麗、美好祥和的生態畫卷。笙群與樂隊《塔海》以「塔吊林立」的城市影像為對象,古箏與樂隊《碧蓮》以別緻的視角描摹雄安高鐵站,奏響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篇章。終章《未來之城》讓觀眾對雄安新區的美好圖景憧憬無限。

整場演出氣氛十分熱烈,北京理工大學學生郭忠濱告訴記者,這場演出看得既振奮又激動,好像跟同學們共赴了一場「青春之約」,對雄安這座未來之城有了更多的瞭解和嚮往。

據河北省歌舞劇院院長羅洪亮介紹,今場演出也是大型民族管絃樂《雄安》全國巡演的啟動演出,此後將赴蘇州、嘉興、舟山等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及河南、山西、陝西等地進行全國巡演,以民族音樂的形式,講好雄安故事、河北故事、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