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嫦娥六號團隊含「青」量滿滿,這是最好的節日祝福

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並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又一次成功「奔月」!嫦娥六號探測器預選著陸和采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前所未有的月背「挖寶」將創人類首次,相較於2020年實現月球正面采樣返回的嫦娥五號任務,週期長、創新多、風險高、難度大。如今正值「五四青年節」,今年也是探月工程正式立項20週年,再上九天攬月,更讓人關注起這支團隊的青春能量:隊伍中有不少年青人,團隊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

青年挑大樑,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都在成為常態。疫情突襲,80後、90後甚至00後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誌願者挺身而出;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上,一批00後體壇新星冉冉升起;廣袤鄉村地區,青年幹部、大學生村官為「希望的田野」奉獻智慧……多面的青春,同樣的精彩,在祖國需要的各條戰線上,一代代青年人用實際行動書寫著無悔歲月,也一次次回擊著社會質疑。

一段時間以來,在輿論場中,年青人似乎總給人留下「非主流」的刻板印象,很多人就此憂心某代青年又會是「垮掉的一代」。某種程度上,其中飽含的擔憂,正是對青年的重視,但又多少有些認知層面的誤解。

得益於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今天的青年人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也面臨著更多挑戰和不確定性。所謂「整頓職場」,背後往往是個體權利意識的生長;所謂「躺平」「上香」,也多是面對生活的一種情緒自洽。人生從來沒有固定劇本,奮鬥更無統一模樣。我們可以看到並且有充分理由相信,那些向上向善的品質仍在代代傳承,那些兢兢業業完成工作、多姿多彩經營生活的年青人,就是中國發展的堅強支撐。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長征路。青年是富有青春活力的時候,同樣也是生命中最為「承壓」的階段:工作繁忙「壓力山大」,家中老小需要照顧,物質條件有待積累,資歷閱曆還談不上豐厚……這些挑戰同時襲來,讓青年人分身乏術,他們需要成為人生的「多面手」,「緊平衡」狀態下的偶爾失衡也實在難以避免。對於國家最有朝氣、最有銳氣的這群人,社會理當充分理解,拿出實實在在的支持幫助。既在就業、教育、住房、醫療等層面完善方案,讓年青人多一些「小確幸」,少一些後顧之憂;也創造寬容的生活工作環境,用將心比心替代先入為主,讓青年的成長之路更加順暢、高效。

「青年的樣子就是社會的樣子。」沒有一代年青人會垮掉,這屆青年更沒有辜負時代。當對青年人的理解支持幫助成為社會共識、成為積極行動,他們就能更加自信地追夢圓夢,那些閃閃發光的青春風采,也將構成一個社會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