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區推動電網防汛能力提升,未來整體供電能力將提升兩倍以上

北京即將進入汛期,5月16日,新京報記者走進房山區十渡鎮,探訪電力恢復重建情況。目前,房山區正在推進實施電網防汛能力三年提升規劃,未來,房山區整體供電能力將提升兩倍以上。

全新電力鋼管杆可有效抗擊洪水

隨著夏天的到來,九渡村拒馬河邊益民食宿園的老闆晉顯芳忙起來了,「最近回頭客多了一些,雖然比不上往年同期,但是有客人光顧,我們也高興。」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中,洪水灌入益民食宿園的兩層小樓,電力設施遭到嚴重損壞。「多虧供電所的師傅們,洪水退去後第一時間來幫我們維修電路。」晉顯芳告訴記者,今年4月,民宿重新裝修準備開門迎客,供電所工作人員又趕過來檢查配電箱、開關、插座及大型電器用電情況,隨後晉顯芳終於可以踏踏實實開業了。

5月16日,張坊供電所工作人員對九渡村拒馬河邊一家剛剛裝修完畢的民宿房間進行安全用電檢查。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5月16日,張坊供電所工作人員對九渡村拒馬河邊一家剛剛裝修完畢的民宿房間進行安全用電檢查。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從益民食宿園出來,沿著淶寶路前行大約700米,便可以看見一段嶄新的10千伏架空線路橫跨拒馬河,在河面上空的線路中央,懸掛著一組1米長、紅白相間的警示燈。「這段線路便是恢復重建10千伏西河路示範段,矗立的3根電力鋼管杆替代了傳統的混凝土電杆,可以大幅提升抗洪水平。」房山供電公司張坊供電所所長薑生介紹道。電力鋼管杆高15米、直徑約1米,深至15米的地基讓其「穩如泰山」。迎著水流的方向,杆塔護坡呈菱台形,可有效提高抗水流衝擊、抗洪水漂浮物撞擊能力。

5月16日,房山十渡搶修點,工作人員在利用超聲波檢測儀對架空線路進行巡檢。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5月16日,房山十渡搶修點,工作人員在利用超聲波檢測儀對架空線路進行巡檢。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在線路改造提升時,房山供電公司應用微氣象監測技術,通過暫態錄波型架空線路故障指示器彙集單元採集溫濕度、大氣壓、風速、風向、雨量、河道積水深度等信號信息,由微氣象傳感設備上傳到配電自動化雲平台。在汛期或寒潮天氣,工作人員可以用張坊供電所的辦公電腦查看周邊環境的有關參數,提前預判線路運行狀況,實現線路故障原因分析和氣象突變預警預防功能。

5月16日,供電所工作人員展示講解激光除異物儀的操作方式。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5月16日,供電所工作人員展示講解激光除異物儀的操作方式。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度夏前對山區電力設備開展特巡

在度夏前,房山供電公司對山區電力設備開展特巡,保障受災地區電網安全。薑生說:「我們巡視一段線路,經常一走就是三四個小時,好多線路架在半山腰,需要穿越灌木、草叢爬山才能到達巡視點位,往往走到半截,工作服就濕透了。」

山區巡線除了要配備望遠鏡、紅外測溫儀等工具外,還要帶好木棍、手鋸等輔助工具,用來驅趕蛇蟲、開闢道路。對於人員無法到達的深山區,工作人員則採用無人機進行巡視。

對於無法到達的深山區,工作人員採用無人機進行巡視。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對於無法到達的深山區,工作人員採用無人機進行巡視。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在十渡搶修點,張坊供電所每天安排2組工作人員開展24小時值守,對轄區4條10千伏線路開展日常運維巡視工作,全力做好轄區電力應急與用戶報修工作。

5月16日,在十渡搶修點,國網北京房山供電公司張坊供電所工作人員對轄區線路開展日常運維巡視工作。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5月16日,在十渡搶修點,國網北京房山供電公司張坊供電所工作人員對轄區線路開展日常運維巡視工作。  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全面提升地區電網可靠性

按照「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房山供電公司有序推進防汛防災能力提升,儲備三年防汛提升項目。

2024年,房山供電公司成立配電網防汛能力提升工程柔性團隊,在度夏期間與氣象、交通、通訊等屬地保障部門建立防災減災聯動機制,完善應急指揮體系建設,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加強搶修物資與搶修力量部署,確保電網安全平穩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

新京報記者從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獲悉,在恢復重建過程中,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將電網重建與韌性城市建設、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人居環境改善等相統一,編製電網防汛能力三年提升規劃。規劃提出,在電網平原防澇、輸電線路防汛、山區電網加強、電網生命線建設、防汛應急五個方面佈局提升,增設科技手段夯實電網基礎建設,全面提升地區電網可靠性。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在房山地區打造「2+8+N」項電網規劃項目,即2項220千伏輸變電工程、8項35千伏電網升級改造、N項10千伏及以下配網改造提升,實現主網南北雙鏈,供電能力提升2倍以上,配網實現80%線路的改造提升,減少裸導線,全面提升配網可觀、可測、可調、可控自動化水平。

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編輯 陳靜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