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碳市場已建成「一網、兩機構、三平台」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李迪甘斯玉、實習生雷椰 常州報導

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峻,成為全球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我國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能源需求隨之呈現剛性增長。為實現我國的「雙碳」目標,採用市場手段有助於激勵企業以更靈活、低成本的方式開展減排工作。

5月15日,2024年全國低碳日「全國碳市場專場」在江蘇常州召開。在「多種交易制度協同發力,共同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主題活動上,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發表致辭表示,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經建立了「一網、兩機構、三平台」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碳排放權核算和管理能力顯著提高,碳市場表現平穩向好,碳價一度突破了100元/噸。碳市場的碳價不僅要反映目前的碳減排成本,還要反映「雙碳」目標要求的碳減排成本,才能使碳市場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取得實際成效。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發表致辭)(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陸新明發表致辭)

「一網、兩機構、三平台」建立

生態環境部目前正積極推進碳市場建設。「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上線交易,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兩個履約週期,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約51億噸,納入重點排放單位2257家,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場。」陸新明表示,當前已實現預期的建設目標,建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制度框架。

5月1日,《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實施,標誌著我國以行政法規形式明確了碳排放權市場交易制度,為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健康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開啟了我國碳市場的法治新局面。他介紹,目前生態環境部建立了「一網、兩機構、三平台」,一網是全國碳市場的信息網,「兩個機構」是注登機構和交易機構,「三個平台」是全國碳排放權註記登記系統、交易系統、管理平台。

「短短不到10年,我們國家的碳價突破了100元/噸,歐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U ETS)也達到了100歐元/噸,超出我們的想像。」陸新明表示,這充分說明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勢所趨,也說明了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新自願減排項目相關工作正在準備

今年1月,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也正式啟動。如今,強製性碳市場與自願性減排市場互補銜接、互聯互通。陸新明表示,這兩個市場標誌著我國碳市場體系基本構成。

陸新明介紹,近期生態環境部正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加快推進審定與核查機構支持審批相關工作,做好新的自願減排項目和減排量申請登記保障準備,在去年發佈的首批四個方法學基礎上,進一步推動方法學製定發佈工作,擴大市場支撐領域,為創造巨大的綠色市場機遇奠定基礎。

如何才能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碳市場?陸新明表示,碳市場現在行業範圍少,還有很大的挖掘潛力,要把碳市場跟碳金融緊密結合,碳市場活力才會顯現。他認為,中國碳市場價格成為全球碳定價的風向標,將是國際影響力的體現。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注登機構和所有從事碳市場工作的同仁們群策群力。

(編輯:鍾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