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浙江:坐辦公室的”老司機”

直行、拐彎、停靠、避讓……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智能集裝箱卡車在港區內平穩行駛、自由穿梭,駕駛艙內空無一人。

一公里之外,王啟明在辦公室里,通過遠程駕駛艙的電腦屏幕監控著這些智能集卡的一舉一動。

「我的工作就是給無人駕駛的智能集卡當老師,把車輛訓練到更符合港區需要的模式。」

90後王啟明是一名擁有10年駕齡的集卡司機。2019年,梅山港區啟動智能集卡項目建設,這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成為了港區首批智能集卡安全員。

5月22日,在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遠程駕駛艙,集卡司機王啟明接受記者採訪。人民網記者 葛泰佚攝5月22日,在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遠程駕駛艙,集卡司機王啟明接受記者採訪。人民網記者 葛泰佚攝

「當時,領導讓我去試一下,然後接觸了下來,發現這個東西挺先進的。」

智能集卡最開始調試、測試,效率並不高,可能還會影響其他崗位的作業。怎麼保證安全、提高效率?這就需要「老司機」用駕駛經驗、標準規範,持續對智能集卡「培訓」。

2022年6月,智能集卡項目正式開始無人化作業。

作為寧波舟山港核心港區之一,梅山港區2022年度集裝箱吞吐量連續突破700萬、800萬標箱,2023年突破900萬標箱。在作業量更大、更繁忙的開放環境下,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集卡與人工集卡混行作業,並不簡單。

5月22日,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智能集卡正在作業。人民網 章勇濤攝5月22日,寧波舟山港梅山港區智能集卡正在作業。人民網 章勇濤攝

如何明確路權、製定無人駕駛的通行規則?

「在我們港區,直行車輛要給轉彎車輛讓行。」王啟明說。

2021年,梅山港區聯合政府有關部門、專家團隊,研究製定交通規則和自動駕駛試驗區的建設方案。

參與製定通行規則的王啟明,提出了「直行讓轉彎」的初步建議,最終被吸收落地為「縱路上的直行車輛要給轉彎進箱區車輛讓行」。

「因為轉彎花費的時間比較多,按普通道路的規則可能會造成車輛積壓排隊,影響港區整體作業秩序和效率。」他說。

「老司機」的經驗再次發揮了大作用。

經過4年多的建設,如今梅山港區已擁有全球最大規模遠控自動化設備集群,有更多像王啟明這樣的「老司機」升級為智能集卡安全員。

「工作強度降低了、工作環境改善了、安全性大幅提升了。」坐在遠程駕駛艙,王啟明同時遠程支持12台智能集卡實時作業。

「誰能想到,集卡司機也能坐辦公室了?」(章斐然、戴謙、王震、葛泰佚、方彭依夢、章勇濤、陳陸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