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好稿丨峽畔褪去「黑色」 群山重披「金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吳堅 周泉 通訊員 李堯鑫

秭歸縣沙鎮溪鎮地處長江西陵峽畔。初夏時節,滿山坡花果飄香。果農於花叢中摘下金燦燦的果子,一車車運往鎮上的收購點。

時間回溯十年,群山環抱、煤礦眾多的沙鎮溪以「黑金」聞名。高峰時,全鎮辦證煤礦企業達112家,相關從業人員上萬人。挖煤收入高,來得快,許多村民無心管護果園,逐漸拋荒棄種。

長期開採煤礦,破壞了生態,也影響地質結構的穩定。2016年前後,沙鎮溪下狠心關停所有煤礦,開展生態修復,穩固山體及地下水資源,徹底告別「黑金時代」。

沒有了「吹糠見米」的煤炭產業,身處大山的沙鎮溪,如何繼續「靠山吃山」?

沙鎮溪集鎮(沙鎮溪供圖)

沙鎮溪集鎮(沙鎮溪供圖)

沙鎮溪集鎮(沙鎮溪供圖)沙鎮溪集鎮(沙鎮溪供圖)

重回柑橘主產區

煤礦關停之初,許多村民不願重新拿起鋤頭,選擇外出務工。一時間,全鎮常住人口從3.2萬人降至1.8萬人,出去的基本都是年青人。

梅坪村村民梅理正在打理柑橘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泉 攝)梅坪村村民梅理正在打理柑橘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泉 攝)

「我挖了多年煤,家裡橘園都撂荒了。礦關了後,我有傷病幹不了重活,無法外出務工,只能留在家裡繼續種柑橘。」梅坪村村民梅理說。

重拾荒山談何容易?柑橘品種改良,需要將橘樹種植密度從每畝100棵減至70棵以下,並重新嫁接,3年沒有收益,梅理等村民無法接受。

村里把專家請到田間,又帶村民外出考察,讓大家明白種柑橘不是沒有希望,只是過去種的品種落後了。

老黨員梅昌新帶頭,引導村民改良柑橘品種,提高種植技術和果園管理水平。鎮里還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培育銷售主體,加強農業產區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適度規模化種植和柑橘產業現代化,融入「秭歸臍橙」公用品牌。

荒廢的煤運碼頭旁種滿了柑橘。(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泉 攝)荒廢的煤運碼頭旁種滿了柑橘。(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泉 攝)
梅坪村果農在打理柑橘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泉 攝)梅坪村果農在打理柑橘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泉 攝)

「我們花了6年時間,才重回秭歸四大柑橘產區。」沙鎮溪鎮黨委書記覃曉峰說,目前,全鎮7.9萬畝柑橘均已改為倫晚、紅橙等優勢品種,品改後的橘樹大多進入豐產期,畝產值最高可達2萬元。全鎮百畝以上種植戶超過60家,建有精品果園萬餘畝,僅銷售柑橘的電商就有100多家。

61歲的梅理,如今是柑橘種植能手。他和老伴打理近15畝柑橘,刨去開支,每年收入不下10萬元。「比挖煤輕鬆多了。」梅理說。

「這才是真正的‘金飯碗’!」梅坪村黨總支書記張興朝摘下一顆橙子感歎。

沙鎮溪柑橘銷售企業在收購柑橘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泉 攝)沙鎮溪柑橘銷售企業在收購柑橘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泉 攝)

高山養牛 「金壩」再現

沙鎮溪有一部分高山地區,不適宜種柑橘,怎麼辦?

「我們廣泛動員鄉賢能人,流轉拋荒土地發展種植養殖產業。」覃曉峰說,如今,許多在外的年青人帶著資金、技術、銷售渠道等,紛紛返鄉創業、就業。

長春村梅朝輝返鄉之初,只是種草養牛。隨著養殖規模擴大,牧草需求量逐年增加。梅朝輝注意到,被村里人稱為「金壩」的水稻梯田拋荒多年。他決定流轉這些稻田,用牛糞種植高山冷水稻,再用稻草養牛。他還在稻田中置入鄉村旅遊元素,把層層疊疊的梯田打造成農耕體驗區、產業觀光園。每到水稻成熟時,高低錯落的梯田上金稻翻滾,「金壩」再現。

長春村豐收節。(沙鎮溪供圖)長春村豐收節。(沙鎮溪供圖)

2021年,梅朝輝當選為長春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在他的倡議下,村里辦起大米加工廠、油料加工廠等集體企業,加工銷售高山冷水米等綠色優質農產品。全體村民入股,共同增收。

在外務工多年的鄭鑫堯,去年回到長春村擔任輔警,如今已是油料加工廠廠長。

「村里的年青人越來越多了。」梅朝輝說,大家精神面貌也更好了,不再總是打牌、吵架,而是打鼓、跳舞。

曾承包經營過多個煤礦的王勇,如今也回到老家倒座鋪村種茶、養豬。

目前,沙鎮溪已形成7.9萬畝沿江柑橘產業帶,1.05萬畝半高山小水果產業帶,0.6萬畝高山生態康養產業帶,年農業綜合產值近16億元。

漫山遍野種滿了柑橘。(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郭啟超 攝)漫山遍野種滿了柑橘。(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郭啟超 攝)

農旅結合,「空心村」變「網紅村」

這幾年,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來到沙鎮溪,讓覃曉峰始料未及。

「起初只是想通過節慶活動,提高農產品知名度。」覃曉峰說,鎮里的柑橘、空心李等水果,以前等著商販上門收購,沒有品牌,銷售週期長,利潤空間小。

高潮村李花節。(沙鎮溪供圖)高潮村李花節。(沙鎮溪供圖)

2018年前後,高潮村的千畝空心李開花,「香雪漫天」的美麗景觀引來大批遊客打卡拍照。沙鎮溪搶抓契機,在高潮村連年舉辦李花節、採摘節。隨著人氣漸旺,村里空心李售價漲了3倍。李樹下的萵筍、豌豆等應季蔬菜也成為遊客的「心頭好」。不少村民辦起農家樂,每年增收近萬元。

高潮村李子豐收。(沙鎮溪供圖)高潮村李子豐收。(沙鎮溪供圖)

受高潮村節慶活動啟發,長春村也依託水稻梯田,連年舉辦豐收節、插秧節。這個沉寂多年的「空心村」在各大媒體及短影片平台火爆「出圈」,一躍成為「網紅村」。現在,沙鎮溪每年舉辦大小節慶活動近20場,吸引遊客10餘萬人。

高潮村李花節。(沙鎮溪供圖)高潮村李花節。(沙鎮溪供圖)

「最多的一天,接待了900多人。」因為生意火爆,長春村稻香驛站老闆王洪文去年又投資了40多萬元擴建驛站。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引進橙汁等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推進三產融合,努力讓更多人回來就業。」覃曉峰說。

如今的沙鎮溪,春有金橙,秋有金稻。

褪去「黑色」,重披「金裝」,沙鎮溪吹盡狂沙始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