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潮的螃蟹|領導幹部應盡快補好「金融」這堂課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劉玉先 長沙報導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時至今日,金融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已癒發突顯。於實體經濟而言,穩定的金融活水對創新鏈、產業鏈的融合發展、增強韌性、拓展空間至關重要。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已癒發成為社會共識。

因此,提升金融核心競爭力,也日益成為各地「賦能」高質量發展的主攻點。

▲5月25日上午,湖南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修班暨2024年第8期湘江大講堂在省委黨校舉行。(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5月25日,湖南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修班暨2024年第8期湘江大講堂在省委黨校舉行。

省委書記沈曉明出席,省長毛偉明主持並作動員講話,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作專題輔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專題研修班共分為兩個階段。

5月25日是第一階段,以「湘江大講堂」形式舉辦。

本次主課堂設在省委黨校,分課堂設在各市州委黨校,採取影片授課方式同步開展培訓。

現職省領導,省直各單位、駐長省屬本科高校、省屬企業相關同誌,省委黨校有關班次學員等在主課堂參加。

第二階段擬於6月24日至26日在省委黨校進行集中學習研討。

從形式到規模,不難看出湖南對此次專題研修班的重視,也不難看出省委省政府對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視。

事實上,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聚焦「金融高質量發展」,已經進行多輪專題調研或研究。

2月20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專題調研金融工作並主持召開座談會,詳細瞭解金融服務、經營發展、科技創新、金融數據、產品開發、風險防範等情況。

2月29日,沈曉明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會議指出,要與時俱進抓好幹部隊伍能力建設,不斷創新培訓內容,突出提高金融專業素養和金融思維能力。

就在上週,中國大半個投資圈來到湖南。湖南省省級政府引導基金專題交流座談會於5月16日在長沙召開,與會嘉賓圍繞以產業基金助力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意見建議。沈曉明出席並講話,毛偉明主持。

▲5月16日,湖南省省級政府引導基金專題交流座談會在長沙召開。(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5月16日,湖南省省級政府引導基金專題交流座談會在長沙召開。(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按來湘赴會的清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倪正東的說法,「湖南發展形勢強勁,是中國中西岸地區最受創投機構青睞和歡迎的省份之一」。

投資界大佬紛紛上門「投資湖南」,湖南的各級幹部如何起而行之,接住這「潑天的富貴」?

因而,盡快補好「金融」課,既是應時之需,也是長久之計。

這是發展形勢的需要。

盧保經濟學獎獲得者希克斯在其著作《經濟史》中有一個著名的論斷:「工業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之前幾十年,蒸汽機技術已經成熟,但要將蒸汽機技術轉化成鐵路、航運與紡織產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所以,如果沒有一個有效的金融體系籌集充足的資金,工業革命也就不可能發生。

當前,中國正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主導權的競爭中努力,金融已經成為這場競爭中至關重要的內容。

2023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首次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將金融工作上升到更高戰略高度。

作為國家的組成機體,必須緊緊圍繞國之大者、國家大局,為整體貢獻部分的能量。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

但前提是,要緊跟中央的「指揮棒」,緊跟國家發展的「規劃圖」,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

這是做好重點工作的需要。

當前,湖南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加快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製造業的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的加速突破,充足穩定的資金鏈是基礎和保障。在這些重點工作、重大工程中,如果能巧用、善用金融工具,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月16日,15家金融機構代表共同簽署投資湖南倡議書。(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5月16日,15家金融機構代表共同簽署投資湖南倡議書。(圖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站)

比如,湖南要答好「文化+科技」和「文化 +旅遊」這兩道「融合題」,所需要適配和整合的資源,需要突破和應用的技術,需要引進和培育的人才,都將是海量的。

這對湖南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而能否讓挑戰最小化、機遇最大化的關鍵,或許就在於「闖關」的過程中「糧草」是否足夠。

而金融,正是解決發展「糧草」問題的重要渠道。

這是強化幹部本領的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金融產業日益多元、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產業變革風起雲湧,懂經濟、懂產業、懂金融越發成為各級領導幹部的「基本技能」,成為各級領導幹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

連馬克思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可見,這個世界的底層邏輯仍然是經濟工作。

領導幹部必須掌握現代金融知識,學會運用各種金融工具,用好金融這個「發動機」,才能掌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

然而,如何運用金融這個經濟槓桿,卻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運用得好,就會對實現宏觀經濟調控目標、抑制通貨膨脹、優化資源配置等起到積極作用,有效地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如果運用不當,也可能產生金融風險和經濟風險,甚至會危及經濟全局。

實事求是地講,作為農業大省、內陸省份的湖南,幹部在把握金融規律、運用金融工具、推進金融工作上還有短板,不懂金融、不會金融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因此,此次研修班的舉辦,緊迫性、必要性、重要性不言而喻。